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家长为什么喜欢打孩子?

(2010-11-23 14:15:44)
标签:

教育

孩子

领导

分类: 杂文时评

 从宏观上来看,中华民族还处于蒙昧状态,并没有完全进入理性状态。每天打开网页看新闻,有多少非理性的、暴力的新闻发生。一方面与社会制度有关,另一方面与个人的内心有关。中国人还不习惯于理性思维,人类解决问题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暴力,不必动那么多的脑子。一个民族是否进入理性状态,看它使用暴力的程度都可以了。我们国家的教育、城市建设、经济开发等等方面,都有暴力的存在。

 

中国家长为什么喜欢打小孩?因为“打”是最廉价、最简洁、最直接的方法,不需要家长动脑筋,不需要阅读大量的教育书籍,只要有一根棍子就足够了。很多家长反映,十五六的小孩是最难管的。但为什么难管?为什么这个年龄的孩子会出现逆反心理?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心理?大多数家长从来不会思考这样的问题。

 

教育本来是一门学问,但家长们对这门学问的了解几乎等于零。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家长已经被生存的压力逼到只能选择暴力的手段了。家庭教育与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中国家庭教育空缺的主要原因。

 

家长们的非理性心理是导致暴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经常看到,父母打小孩,并不是因为小孩犯了一个什么错误,而是源于父母心情不好,只要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就会用小孩当成出气筒。例如,一个几岁的小孩,想拥进父母的怀里撒撒娇,如果父母心情好则罢了,如果父母心情不好则会说:“滚,滚一边去。”父母用亲情据有的包容性,肆无忌惮的发泄自己的怒火,这是对亲情的亵渎。但如果父母今天心情好,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就算孩子犯了天大的错误,父母也不会责怪它,对一些根源性的错误视而不见。

 

家长情绪上的波动对孩子心理上的伤害是极大的。面对一个情绪波动比较严重的家长,孩子会时刻出于紧张的状态,害怕家长突然性的爆发,时时刻刻在揣摩家长的情绪,给有效的心灵造成一定的压力。

 

家庭教育的主题,并不是在于传播知识,而是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中国的孩子每天有多少在麻将声里做作业的;有多少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难以入睡的;有多少在二手烟的烟雾中呼吸的;有多少在谎言中成长的;这些都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但面对这些问题,有多少父母会理性思考的?除了打之外,没有太多的办法。

 

中国社会情况复杂,每个人会被动的扮演多种角色,家长也是一个角色。与社会上的角色不同的是,家长角色的内核是血缘、感情、责任。而在社会上、单位里、组织里,角色的内核大多是利益的驱使。所以,家长这个角色比任何社会角色都重要。但很多人把家长这个角色放到次要的位置上,每天回到家里,面对孩子都是一张疲惫、不耐烦的脸。反而到了单位上,见了领导,见了老板,都是一张笑脸。对于家长来说,最美的表情是用自己的笑脸面对孩子的怒脸。最丑陋的表情是用自己的怒脸面对孩子的笑脸。

 

 

中国孩子

词、曲:周云蓬(盲人歌手)

 

不要做克拉玛依的孩子,火烧痛皮肤让亲娘心焦

  不要做沙兰镇的孩子,水底下漆黑他睡不着

  不要做成都人的孩子,吸毒的妈妈七天七夜不回家

  不要做河南人的孩子,艾滋病在血液里哈哈地笑

  不要做山西人的孩子,爸爸变成了一筐煤你别再想见到他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饿急了他们会把你吃掉

  还不如旷野中的老山羊,为保护小羊而目露凶光

  不要做中国人的孩子,爸爸妈妈都是些怯懦的人

为证明他们的铁石心肠,死到临头让领导先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季遐想
后一篇:痛,快乐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