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中的珠儿形象
(2010-11-01 13:55:20)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读读读读书~ |
霍桑的《红字》被认为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之一,可作者却倾向于称《红字》为一部传奇,因为作者在作品中结合自己的想象与幻想,大量地使用了浪漫主义的描写手法,虚实结合,引人入胜。尤其是在对珠儿这一形象的刻画中,更显示出作者巧妙的心机。
作品叙述的故事单一,人物也很简单。主要围绕着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齐灵沃斯和小珠儿四个人写了彼此之间的感情纠葛。海丝特·白兰本来是齐灵沃斯的妻子,两年前遵从丈夫的安排先到新英格兰这片大陆来定居。等到齐灵沃斯两年后历经艰辛来到这个小镇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妻子——海丝特却站在刑台上接受众人的拷问。因为在这两年之间,海丝特与当地的牧师丁梅斯代尔私通并产下一女,珠儿。海丝特在众人的逼问下并没有说出牧师丁梅斯代尔,并从此以后带上通奸的标志——A字,在这个小镇上居住了长达七年的日子。这期间,齐灵沃斯为了找到真正的罪犯一直隐姓埋名的生活在海丝特的周围,当发现是牧师丁梅斯代尔的时候就一直对他这位所谓的“好友”进行精神上的折磨,不断走向罪恶的深渊,而海丝特则在这七年间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通过做女红抚养珠儿,并热心扶弱济贫,不断进行赎罪,走向善的边缘。而丁梅斯代尔,这位缺乏勇气的懦夫因为一直想要承认却又不敢承认自己所犯的罪恶,所以一直沉浸在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不可饶恕的罪责中而不能自拔,所以身体每况愈下。知道最后,海丝特准备于丁梅斯代尔一起远离新大陆重新开始新生活之际,丁梅斯代尔在自己最后一次布道后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最终倒在自己的布道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开篇的第一章,作者就带有阴沉的、灰暗的基调描写到“在大门的一侧,几乎就在门限处,有一丛野玫瑰听然而立。这一束野玫瑰就是象征着整个故事,故事中的各大男女主人公就是着玫瑰花的花瓣,而花蕊则是作者意识里一直根深蒂固的“原罪”。
表面上看,整个故事只写了三个大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与心灵救赎,似乎与这位七岁的小女孩珠儿丝毫没有关系,可是作者却给珠儿这个形象着墨颇多。一些认为珠儿就是海丝特身边活化了的A字,就是具象化的A字,一方面,海丝特希望珠儿能够像胸前的红字一样华丽而服帖,另一方面珠儿在无法理解母亲的情况下又做出让海丝特不安与困惑的事情。这个鲜活的人物时时刻刻带给海丝特爱的温馨,有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海丝特自己所犯的过错。珠儿是海丝特的爱,也是海丝特的痛。
珠儿的形象,虽然在作品中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童,但是给人的感觉却琢磨不透,给人一种雾化的感觉,不清不楚却又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个人物的真实存在。这或许正是霍桑的高明之处,珠儿的真实存在是写实,可是珠儿的性格又时而矛盾,令人困惑,这就是写虚。
读者常常会把自己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中的人物身上,如海丝特·白兰,我们多会给以她同情、赞美,亦或是敬佩。对于齐灵沃斯,读者可能则更倾向于厌恶、反感。可是对珠儿这样一个角色,却不知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感情色彩词语来定位。
珠儿是天使,作为一个七岁的小女孩,而且每天还被妈妈打扮得十分漂亮,那么她一定是一个十分可爱而招人喜欢的小女孩。珠儿是海丝特活下来的唯一精神支柱,当长官打算把珠儿带离海丝特身边单独对她进行抚养的时候,海丝特还努力的争取甚至竭斯底里的要求把孩子归由自己抚养。珠儿就是海丝特的小棉袄一样温暖着这个尝尽社会冷暖的女人。珠儿天使的一面还表现在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融合。珠儿每次都可以与大自然的万物玩得很好,她会抓海星、捉水母,也会与小鸟玩,还采集各种水草为自己做草帽,她可以与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都玩得不亦乐乎。当母亲带着珠儿走进森林中的时候,“她还真的抓住了阳光,并且站在阳光中放声大笑,全身披着的灿烂的彩晖,还随着她快速移动的活跃激荡着而闪闪发亮”任何人看到这样的场面都会感动的,怎能让人不爱珠儿呢?怎能让海丝特不爱珠儿呢?珠儿简直就是天使,有着她的自然、率真、可爱的天性。从这些地方来看,作者是对儿童纯真、自然的写实叙述,是实写。
但我相信每一个读者给珠儿的印象绝不会单单只是天使这么简单,珠儿总是在我快要喜欢她的时候让我对她产生莫名的恶感,觉得这个孩子一点都不可爱,甚至可以说有时是让人讨厌的。她对待跟她一样大的孩子的时候,没有友善而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