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元登天柱山记

(2022-12-31 19:33:15)
标签:

天柱山

古南岳

徒步

登山

天柱峰

分类: 五岳三山
       想去攀登天柱山已经不是一两年前的想法了。最早向我推荐此山的是一位同事,他多年前去游览过天柱山,对其赞不绝口,知道我喜欢爬山,强烈推荐我去游览下。很快我又了解到它的另两个头衔:一是中国五岳中的“古南岳”;二是安徽三大名山之一,于是更是向往之。2020年暑期在杭州学习时曾经有计划想去游下,查了一下,发现杭州到那儿的交通竟然非常不方便,就这样放弃了。时隔两年又是暑假八月,单位团队在莫干山疗养,我又冒出了去天柱山的想法。这次再查了下交通,发现竟然两小时就可以到达,便暗自决定前往。又查了下天气,发现12号天气晴好却是中元节,13号天气则是阴天还有微雨的可能。由于对“中元节”的忌讳,我在12号与13号之间来回权衡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12日进行本次游览。事实证明这是个非理智但明智的选择,在大好夏日中看到了最美的天柱山。
       天柱山也被称作黄山的姊妹山,其风景风格与黄山如出一辙。峻峰、奇松、怪石、甚至云海都不逊于黄山,只是规模上要比黄山小很多。有道是“既生瑜,何生亮?”。天柱山的名气之所以不如黄山,应该是因为它离“中原第一山”——黄山太近了,两者又同属一省。如果它是离黄山较远的另一个省,那估计又会是个被一方独宠的宝贝,捧上天。
中元登天柱山记
          由于坐公交错过了徒步上山的南大门登山口,我被送到了“大龙窝”索道下站。犹豫了片刻后,我决定还是将错就错索道上山,一是考虑到自己的腿在6月份的足球比较中被扭伤一直未痊愈,另是考虑能在下午时分完成全山徒步浏览,在下午三、四点左右赶回家的动车。最终完成的徒步线路为:大龙窝索道上站(振衣岗)—高奔台—总关寨—百步云梯—天柱松—天池峰—拜岳台—鹦哥石—一线天—蓬莱峰—拜岳台—仙人洞—青龙背—潜龙窟—西关寨—抱翠亭—莲花峰—甘露泉—左慈炼丹房—炼丹湖—天柱山庄—天蛙峰—霹雳石——南大门。

中元登天柱山记
       8月12日上午7:55,在景区区间车经过南大门上山口时,我拍下了这张照片。当时司机下车不知去干什么,把我们晾在车上约7、8分钟。由于第一次来,我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南大门的上山口,而是认为这是一个大寺庙。
       我是于11日下午三点多告别了在建德一同疗养的同事,乘动车到天柱山所在的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动车站。由于到达时还不是很迟,我决定搭出租车直上天柱山镇,并在车上用手机定好了住宿。约40多分钟后到达了天柱山镇的住宿民宿,入住民宿时已是晚上十点左右。
      天柱山镇实际上就是天柱山山脚下的一个小镇,北面车路上山不久就是游客中心。12日上午7点起床,洗漱完毕,背上背包,在镇上吃了碗面,就进了景区大门。
      
   
中元登天柱山记
8:02到达大龙窝索道入口,我在这里大约逗留了五分钟左右,然后决定乘索道上山。

中元登天柱山记
8:17坐在索道厢里,看到这岩峰和蓝天,感觉选择今天来是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同时还是不断提醒自己,毕竟日子特殊,凡事小心为好。

中元登天柱山记
8:27下了索道便是振衣岗。大凡景区建索道也都是有讲究的,索道大多建在山脚下与山腰间,这一段如果不坐索道走山路,大多山路都会在密林中,而且风景也比较一般。因为大多名山大川的雄奇风景都是在半山腰至山顶段。

中元登天柱山记
8:32到达古南岳亭,亭中有《古南岳碑》为景区管理局所立,记载了汉武帝南巡过潜山(今天柱山)设坛祭山,再汉宣帝制诏太常五岳祭山,其中南岳为潜山;至隋,南岳南移到今湖南衡山的历史史实。

中元登天柱山记
8:35到达高奔台,此处是我全程遇到人最多的地方了。此后沿途游人很少,猜想一方面是因为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

中元登天柱山记
高奔台不远处的平台向东北方向眺望,可以看到象鼻石。这几年疫情,很少涉足野外,象这样的顶级风景风更是多年未入眼,心情大好,脚步也轻盈了不少。

中元登天柱山记
高奔台是个叉口,我仔细看了这张指示图的介绍后,决定从总关寨这边上山,理由是这边路程短就说明更险要一些,估计风景也会好些。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8:52天蓝山青、风轻云淡、路险人稀,独自行进于美景之中,亦步亦停、亦歇亦摄,享受久违的逍遥自在。

中元登天柱山记
8:29到达总关寨,危崖之下,只有一条险道攀壁而上,尽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几株松树(应该是黄山松)耸立其旁,每个到过黄山或天柱山的人都会对这种松树留下深刻印象,因为它们的根深扎于岩缝之中,从外表看就是长在岩石上,好象不需要一点土壤。

中元登天柱山记
9:07,爬完这段岩阶就是古炮台,这样一个位置在冷兵器时代真可谓是天险。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松岩相伴,妙趣横生,每一处都象是个大型山水盆景,想来盆景的造景师在造景时的初衷不就是把自己云游名山大川的所见美景搬入自己家中吗?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9:19看到这棵松树(天柱松)时,我着实吃了一惊。因为在黄山那棵叫“盼客松”的松树与它长得很相像,我在旁停留了良久,欣赏它的雄姿,估计它应该是这山中最有名的一棵松树了。在它的背后一座巨峰现出了身形,那就是天柱峰了。

中元登天柱山记
9:26继续向上,已接近山顶,登临南侧台面,诸峰均匍匐于脚下。

中元登天柱山记


9:30到达天池峰顶,这里比较平坦开阔,极目四望,一览无余。天柱峰就在它的东边不远处。

中元登天柱山记
从天池峰北望,一方石柱冲天而起,雄伟壮丽,那便是天柱峰了。此时的我是既欣慰,又略杂失望。欣慰的我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即将登顶,估计下山也会在两小时内完成,这样就能顺利地按原计划赶上今天的火车回家。失望则是感觉这山的精华区域真有些小,与黄山的宏大比起来相去甚远。

中元登天柱山记
在天柱峰的左下方有一座低矮的山峰——蓬莱峰,一条观景栈道沿峰脊修建,后来走上去,才发现那是天柱山最美的风景所在。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在天池峰上是观赏天柱峰的最佳位置,待走得太近,反而无法窥其全貌。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9:45走上连接天池峰与天柱峰间的石阶道。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其间可以看到一首被刻在崖壁上的李白赞美天柱山东诗“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宴皖公山,巉绝称人意”。在网上查了下后才发现后面还有几名。全诗如下:
          江上望皖公山
                       ·李白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9:55来到了天柱峰下的一线天内,这里是能到达的最高处,我检查了一下周边,确实没有条象样的路能够再向上攀登,感觉有些失望。此处离峰顶应该还有30多米高吧。从外表看,峰顶确实没被开发过,而且似很狭窄,容不得几人站立,峰的周围无树木遮掩和附着,我也不好在众目睽睽下做攀登尝试。只好与众人一样,仰望峰顶后悻悻然离去。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9:59就在此时空中传来轰鸣之声,一架直升飞机绕峰顶盘旋了好几圈。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10:02蓬莱峰就在从天池峰到天柱峰的路边,我踏上这条栈道,猛发现风景独好。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从天柱峰通向天池峰的沿途也不只有蓬莱峰,还有一些怪石奇峰也很值得欣赏。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10.23,过“拜岳台”就是另一侧的下山路,快到中午,太阳有些毒,不过可能是海拔较高的缘故,气温还是比较舒适。

中元登天柱山记
远眺青龙背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下山这一段从天柱峰到炼丹湖这风景都非常好,尤其又以青龙背为最,
中元登天柱山记
10:40到达青龙背上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11:00到达青龙轩,这里向南望毫无遮挡,一览无余,南面的山山水水尽收眼底。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过青龙轩不久就是西关寨,这一段道路急转直下,但沿途风景蔚为大观,让人流连忘返,忘记了脚下的险象环生。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11:34即将到达炼丹湖,拍下上面这张照片后,我的相机就没电了。此后拍摄的照片都来自手机。

中元登天柱山记
炼丹湖不大,但是这山中难得的水景,水面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湛蓝。

中元登天柱山记
过了炼丹湖后基本都在这样的松林中穿行,看不到太多的风景,只有默默地赶路。

中元登天柱山记
这个点到达天柱山庄,知道离出口已经不远,做在石凳上吃了些干粮,休息了一下,准备继续赶路。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中元登天柱山记
最后一程无话,到达南门出口人并不是非常累。在这里搭上景区区间车下山,再转去潜山动车站的动车。途中我还发现了有更快的方案可以到家,于是修改了动车票,于晚上九点左右回到了家。


最后赋诗一首,纪念这趟旅程

         中元惶恐登天柱,白云碧空得天助;
      古岳悬阳遮不住,老松携风穿岩渡。

中元登天柱山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龚滩古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