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古道,重庆市最有名的古道。来重庆前已做了些规划,想找条这里的古道走下,感受下这边的市井文化。没想到到达重庆后我们住的地方离这里还非常的近,那就更增强了我们要走下这古道的决心。
百度上对这条古道的说明就了了几行字:黄葛古道,曾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地,被称为重庆的“丝绸之道”。该古道始于唐朝,宋、元、明、清时期处于鼎盛时期,属巴渝十二景之一。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中期前,这条古道依然是一条交通要道。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这里已不再是人们为生计忙碌之道了。经过几年的短暂沉寂之后,这条古道再度迎来了兴旺的人气,树木参天的古道,吸引了不少中老年人前来健身。


6月20日8:42,我们一行六人,乘两辆出租车大约经过了几分钟时间就到达了黄葛古道的入口。

与繁华的市中心比较,这一带的市井仍保持着“老重庆”的风貌,破败、陈旧,这些老房不知是能追朔到文革,还是民国时期?


8:47我们在这古道入口拍了几张合影后便开始了“征程”。

从入口的介绍来看,这古道被称为“重庆南出第一通道”。这句话很准确的定义了它的地位。


一开始一段是在一条高速下穿过,查了下,这上方是“南山立交”。


一路有很多的雕塑、介绍牌、休息亭,介绍着这条古道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对于这条只有两公里不到的古道来说,可以用“密集”来形容。

沿途的亭阁之中有很多中老年人,或健身、或闲聊、或歌唱,想起家乡的东塔山的清晨也是如此这般的景象。一座有山城市的人们是幸福的。


9:10看到这座房子时,算是到达了山岭的最高点。本以为接下来会是一段畅快的下山路,没想到迎来的却是一条文艺小资的老街。




再走一两步就是“三毛故居”了,中国台湾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在80、90、00年代被国内无数女青年追捧、敬仰的文学家——三毛就出生在这里。一行六人中有三位语文老师,显然这个意外收获让他们惊喜万分。


在故居的门口安放着一块签满名字的牌子,可以看出这是在渝的三毛粉丝们在3月26日三毛生日那天举办过活动留下的。晃然发现三毛如果还活着她已经78岁了,比我逝去的父亲还大4岁。但相信大多人与我一样,记忆中的三毛好象永远都是年青时的样子,永远不会老去。因为对她容颜的记忆每个人都停留在了三十年前她离世的那一刻。这也许也是一个人戛然而世的一个意义所在吧?
这不是很多女生终生追求的人生终极目标之一吗?不知道三毛离世前那刻有没把这点预见到。。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荫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三位女神在自己“女神”的门前留影纪念。


本以为老街是坡度较陡的向下路,没想到是路面平坦的康庄大道,几乎感觉不到坡度。从卫星地图上看,这一带的居民区被夹在两条山岭之间,是个狭长的山谷。估计这块地面要比我们上来的那片重庆中心区抬升了不少。

老街大约只有一百多米,尽头是条车水马龙的大马路。
9:33我们完成了本次行程,坐出租车返回旅馆。
这条古道估计是我至今走过的最短古道了。从近年走过的古道来看,大多重要的古道都比较短,这点略加思考,很容易明白。古时人们开辟道路,并不是为了看风景、搞旅游,而是为了便捷人员往来,货商通达。所以当然会选择两地间最短最易于行走的线路规划。至于风景,那只是随缘巧合而已,再之于文化,则是先有了古道,然后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