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徒步线路攻略(十四)-狮子山至飞泉寺

标签:
狮子山飞泉寺雁荡山徒步方洞 |
分类: 徒步线路 |
9:28我们到达狮子山脚下的步道起点,这里位于104国道与进入雁荡山的大道——松溪大道的交叉口,停好车马上开始。
9:31发现一路上彩旗飘扬,原来是温州市电信系统职工正在此进行登山比赛,不过他们的目标是登上狮子山顶峰,而我们则远不止此。
9:32稍高一点便可看到白溪及沿溪边修建的松溪大道,它是现在通向雁荡山主景区的主要干道。远处高耸的绝壁山峰便是赫赫有名的朝阳嶂,响岭头村就在它脚下。
9:37狮子山的登山道修建于前年,外地游客是不会来这的,由于它毗邻雁荡镇,所以平时来爬山的以当地人居多。
9:39这个高度已经能俯视雁荡镇及周边了,这是东侧的情景,图中的T形路口便是松溪大道与104国道的交叉口。104国道向东沿伸,一直向杭州、南京、北京。
这是西南侧的情景,104国道宛如一条长龙蜿蜒向前,途经乐清、温州、继续南下,一直到福州为止。至宋代起它便是一条官道,只不过时常改道,比如宋、明时期,它是从雁荡山中穿过的。直至今日它仍是温州地区最最重要的交通动脉。
东北方向,松溪大道与白溪。
9:42连续登上两个插着红旗的山头,还以为就此算是登顶狮子山了,放眼北望,才发现顶峰还在几里之外。单从风景而言,相当普通,但由于有了这条步行道,突然生动起来了。
9:56由于一口气爬了半小时都有点累,大家在中途的这个亭子里休息了一下。
10:11参加温州电信职工登山赛的第一名选手超越了我们,在峰顶我们得知他的成绩在18分多点,来自乐清。登山有条很重要的经验:在没有特别强的选手情况下,取得好名次的往往是当地人或多次走过该线路的人。其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第一次做某事比第二次做该事的效率明显要慢一些,这就是所谓“熟能生巧”吧。
10:13狮子山步行道修建得还是相当完善,从峰顶北侧下去后拐向东侧再向南形成环线,在西侧则有分路也通向山下,大大方便了周边村民登山游览。
10:19终于登顶,可以看到步行道的全貌。在此前很多比赛选手气喘吁吁地从我们身边经过。
10:32从北侧走下峰顶100多米,步行道偏向右(东向)形成环线,而我们则要继续向北走上土路完成自己的线路。
11:05十几分钟后我们登上这座山尖,现在已可看清前方路与山的大致情形。
11:17山路突然变宽与沿山脊的一条“车路”重合在一起,我们最初不明白这荒山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条康庄大道。直到到达在建的茶园才明白它应该是为建设茶园而修建的,或是有更深的用意?
11:23这条线路在两年前被开发出来,这两年一直较为热门。但今天我们一路没有遇到一个同道中人。
11:34一直行进在土路上,时值正午太阳暴晒,只能不时躲到路边树林里挡一下太阳。
11:35山峦南侧,我们发现了下面的景象竟然是如此美丽,实际上每次我们来雁荡都要从那里路过,但却不知道下面是这样河网纵横的美景。如果雾霾能小点,金秋时节的稻田与河网交织的画面会更加清晰纯美。
11:36道路在前方要延伸到两山间的峡谷中,那样便晒不到太阳了,我们加快了脚步。
11:38在到达此处时,我们发现在土路的左侧有条小路通向山上。大家决定在此先吃下午餐再决定走哪条路。
11:54午餐期间经商议决定走那条土路,而非上山的小道,原因主要是大家对这条土路通向哪里非常好奇。
12:00土路在向前又延伸了三、四百米后突然出现了断裂,前方明显被山洪冲毁过,形成了一米多深的沟壑。看不出是否还有路可以前行,于是我们决定派两个人过去探下路再决定是否回头。
12:21两位探路者在前行100多米后大声呼叫我们,不仅找到了断路的另一端,而且还发现了水源。于是我们在水源处重新装满水后,继续向前。
12:25在走过这段塌方区后,我们发现已是峡谷的尽头,土路呈“之”字形绕向山去。
12:36当我们走到两山的接洽处时发现了这些人为建造的石墙。
然后看到是这样。。。
再然后是这样。。。
在此处虽然有座小屋,但却无人居住,所以我们无法搞清这个庞大工程是用来干什么的,只能称为“在建茶园”。至于是已被荒废,还是只是暂时停工也不得而知。但大家都认为哪怕把它全种上油菜花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12:55我们沿茶园内的道路走上山脊,看到了雁荡山西侧的群峰,那高耸的独峰便是芙蓉峰。
这茶园确实大得有些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决定沿着园内的道路一路向西行进。
茶园几乎是沿山脊南侧平铺开来的,看样子已基本完工,层次分明的线条极具美感。
13:09几乎花了半个小时我们才穿越了这个在建的茶园,在穿越了一片小树林后,我们发现这回我们真正进入了茶园。。
13:14这片真茶园也不小,从方洞景区南望这边的山,确实可以看到山上有一片茶园,在视野中只有豆腐干大小,想必就是这块了,只是这块豆腐干如此庞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惊喜还刚刚开始。。。
视野越过茶园我们看到了北边方洞的峰顶——板嶂岩顶。
然后。。
14:03继续前行的路是走在山脊上了,与前不同的是一直在树林的落叶中穿梭。
前面的伙伴发现了一条大青虫,要我给它拍张照,青绿的颜色与满地的枯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4:16在行至一个山脊叉口时我们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当然是事后才知道的),在山脊的右侧有一条很明显的小路下行,而山脊向前的路却不太明显。我大声喊叫,要确认走在最前面的两个伙伴走了哪条路。得到的回应是他们已经沿小道下行了,于是我们也跟着下行。
14:21我们下到山底部的一个十字路口,稍作休息后,我们向西侧的路继续前进。但很快便发现进了很密的树林,光线变得很暗,路又越来越窄,最后完全消失了。这时叫大家上山走回山脊,大家都有些不愿意。就这样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
15:29就这样,我们在四周寻找出路,最终在山谷的沟壑中发现了一条向西延伸的水管,沿水管有隐约的路迹。大家推断,只要有水管就能沿它找到人家,何况它是沿西延伸的方向,与我们要走的线路即使不重合也是平行的。这条路真不能算是条路,有部分地方积水严重,我们只能试探前行。当走出时已是一小时之后了。
15:31走出山谷是一块空旷的田野,太阳有些偏西了,心情是好了不少,但不知道自己在哪里。
15:35沿田梗走了一段后就发现前方有条很好的石阶路,也不知道此路通向哪里,我们只能向着它偏西一端走去。
15:43在经过一个向西的叉口之后路弯向东方,过一座小桥时就到了路的尽头,在桥边竟然有两个小伙子在“电鱼”。我们上去问他们飞泉寺的方向,他们告诉我们应该从向西的叉口走很快就到。而向东的这条路是上山去茶园的。
我们推断,如果我们不在中途下山,而是沿山脊继续走下去,应该是在这里下山。所以这才是“正道”。
走上向西的石板路,大家都已经非常疲惫,希望能尽快找到出路下山。
15:55路的右侧出现了这样的一片山村景象,还有人影,我们决定过去参观下并问下路。
询问的结果是这里就是飞泉寺,如果继续向西走可以去能仁寺再下山,如果要直接下山,在北侧有石阶路可以直接下山。
既然已经到达飞泉寺,当然要去参观一下,先经过的是座大墓,回来上网查了下得知是“八老爷墓”。由于八老爷解放前去了台湾,此坟应为空坟。关于飞泉寺的历史与阮氏的故宅不再详说了,推荐两篇博客,讲得非常详细。
沧桑一千年——雁荡山飞泉寺探秘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19413c0101c82a.html
阮经天家世http://ent.sina.com.cn/s/h/2012-02-13/07453551980.shtml
这座破败的房子就是当年阮经天的祖父阮季良盖的别墅,据说他现在已变成了牛栏,世事变迁,终难料定。
16:22在飞泉寺参观了下,转了几圈硬是没找到下山的路,只得回去找最初碰到的农妇,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才在东侧找到了路,终于可以下山了。
下山的石阶路相当平整,够得上一级步行道的标准。但对于已经疲惫不堪的我们来说过于漫长了些。
山道的对面就是观音峰与它下面的莲台嶂,还有就是方洞景区的峭壁。
16:54将近半小时后终于走到了山下,这里正好是景区公路的仁堂公交侯车点。
我们坐景区公交车回到出发点,提车回乐清,约在晚上6:30左右回到家中。
更多徒步线路相关资讯请查看本人此目录下的博文: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64668270_3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