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高段习作评改的有效探索

(2011-05-31 15:35:45)
标签:

习作

批改

评改

宋体

作文

杂谈

 

http://s11/middle/6337b606xa48d811ad4ba&690

http://s8/middle/6337b606xa48d84e7d1d7&690

http://s3/middle/6337b606xa48d876d0512&690

 

 

小学高段习作评改的有效探索

小河中心校  蔡 毅

 

【内容摘要】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客观评价,也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延伸。采取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习作评改方式,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主体”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作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评改方式,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又轻松的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  引导    学生   评改   有效

 

大凡语 文老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批改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学中最费时、费力、费神的事。语文教师加班加点、认认真真批改出来的习作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大多只看看总批和分数,至于老师为什么要如此评定,有何得失,失分在哪里,今后应如何取长补短等,却很少有学生认真去琢磨。下次作文依然是标点不当,错别字多;词不达意,话不成句;没有主题,叙述不清。直面现实,笔者认为学生习作水平难以达到大纲所规定的写作基本要求的主要原因是现行的习作评改方式出了问题。语文老师要更新习作评改理念,让习作批改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的事情,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评改变为评改习作的主人,让老师从裁决习作好坏的“法官”变成引导学生批改习作的组织者和引领者,让习作批改成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原动力。

如何提高习作评改的有效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勇于担当评改小老师

观念是人对于一种事物的根本看法,它能决定一个人对于这种事物的态度,在学生的观念里,评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写作文是才学生的事。因此,把评改习作的权利还给学生,切实做到《新课标》要求的“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水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作文教学理念,老师还要做很多工作。要让学生的观念随之转变,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从榜样示范、对比实践和形成观念这三方面做起。

如在一节习作课上,我把《新课标》里“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评改要求。”出示给学生朗读,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这一要求的含义。在初步理解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播放优秀习作评讲课例中学生修改习作的片段。观看后引导学生谈谈课例中的孩子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当学生说到自我进行作文修改有借鉴的意义时,我便适时给学生讲著名作家修改作文的故事,再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一字之师”和“推敲”的典故,使学生感悟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再要求学生当场按要求写一段话,写完后,我要求一半同学写完不用修改马上交上来,另一半同学先自己修改,再请别的同学帮助修改,修改好后自己认为满意了再交上来。我把两部分同学的课堂小练笔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并及时作了比较式点评。显然,后者的成绩明显要高于前者,这一结果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修改习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在学生心中种下了我也能评改作文,我也要好好修改习作的种子。

二、降低门槛,让学生敢于担当评改小老师

学生明确了自己修改习作的重要性后,都愿意参与到评改习作的活动中来,但这对于学生来说评改习作是一件新鲜事,也是一件大事,一向由敬重的老师做的事,现在要由自己来完成,不免会心生畏惧。因此,教师必须消除批改习作的神秘感,坚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学生感觉评改习作并不是一件难事,并愿意去做这件事。

第一次组织学生评改习作时,我把最新的一次习作分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上,课件出示要求:开口读习作,圈出错别字,用波浪线画出有语病的句子。这些基本要求,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并能很快根据教师给出的扣分标准,给出相应的分数。当然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及时地肯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感觉自己能行。第二次组织学生批改习作时,我在第一次评改的基础上多加了一项:根据习作的要求写出评语。接下来,每一次习作的批改都相应地多加一个要求,如书面是否整洁,格式是否正确,标点符号运用是否适当等。每次提出要求,都相应地教给学生正确的使用修改符号,使学生轻松地进行批评,享受到批改习作的成功感。为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更好地跟踪学生批改习作的情况,每次批改完后,我都要求学生签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

后来,逐步提出文章的选材、结构层次、语言特点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必须花较多的时间(一般要用三至四次的习作来巩固一个要求)和方法进行指导,介绍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例句,加以说明,规定针对某一方面的批语的具体导向,而且在评分指导上也不能作太具体的要求,由批改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酌情灵活处理。

教师给学生搭建好批改习作的阶梯,学生自然能顺藤摸瓜,勇敢地接受一次次的任务。

三、优化方式,让学生乐于担当评改小老师

让学生批改习作,并不代表教师能撒手不管了,而只是从效果低下的教师单边批改习作改革为高效的多边指导学生批改习作。教师应该全程参与其中,每次习作教师至少独立批改二分之一左右,以了解学生作文总的倾向和作批改示范(小练笔可全部放手让学生批改),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批改习作的方法和常识。组织学生批改后,教师也要浏览一遍,对学生的批改进行及时的评价。以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批改习作,使学生长期对批改习作保持浓厚的兴趣也应该是老师要考量的工作之一。以下是我常用的几种指导方式:

(一)教师示范批改方式

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具体操作是灵活多样的,但教师示范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给予学生批改习作的方法,让学生批改起来有章可循。

面向全体的示范。当学生感到自己评改习作很愉悦时,我们就应该趁热打铁,积极示范如何批改。首先在全班的习作中选择两篇具有代表性且有明显毛病的作文复印给学生每人一份(隐去作者姓名),然后利用视频展示台,把范文的评改过长投影在显示屏上,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我评改习作的过程。我一边读,一边发现问题,圈圈画画,大约批改了习作的三分之一时,我停下笔来,让学生谈发现。这样的示范方式,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反馈完毕,师生共同批改剩下的内容。这时不再由我自己读了,而是指名让学生读,师生一起发现问题,老师通过视频展示台修改,学生在自己手头的范文上改,改完后,请学生把改好的习作读一读。这样批改完一篇习作后,大部分学生对批改作文已经不再陌生了,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马上自己批改另一篇习作,教师巡视,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针对个别的示范。个别性示范一般是在集体示范后,对一小部分接受能力较低的学生进行的。这种示范我常常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来完成。在这个示范过程中,我大多以更加轻松的语气,以更有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巩固评改方法。

(二)交流式批改方式

平时的小练笔日记等,学生相互批改后,把典型的病例和自己不敢下定论的地部分记下来,与同学再交流,还是解决不了的地方,就找老师来商讨,时间一般定在早自习时间。

为了体现批改习作的重要性,我有时会减少其它作业,把批改习作当作是一项家庭作业。学生把自己的习作与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共同修改,并邀请批改的家庭成员签上名字,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对批改认真的学生和家长通过小纸条和电话联系的方式予以肯定和表扬。此做法不仅引起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同时也亲密了家校关系。

一段时间的全员培训后,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涌现出来了,我把这部分同学任命为小组长,实施“手拉手,一帮一”工程。由组长们自由选择组员组成小队,每队四个同学左右(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水平再稍作成员的调整)并给自己的小组起个醒目的队名。教师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并制定一些竞赛标准。

每次习作批改完毕,小组内要集体评出最优秀的一篇习作和一则最优秀的评语,推荐收集到班级《优秀作文选》和《优秀评语录》里,期末统计数量,奖励入选数量最多的前五名同学。竞赛很受我班学生的欢迎,每次小组批改习作,孩子们都会变得很团结,很认真,很谨慎,力求挺进前三名。学生的写作热情大大提高,还经常要求老师布置练笔作业。

毋庸置疑,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客观评价,也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延伸。采取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习作评改方式,是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为主体”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作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的评改方式,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又轻松的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了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泉坪的河
后一篇:七 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