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慢练的奥妙
标签:
太极学习 |

慢练悟松静。能静就能松,太极拳的静分心静和体静,只有心静下来,才能使整个身体放松。如何在练习太极拳中获得松静?那就是放慢练习。在慢练中寻找身体中的松静状态和感觉,不仅要寻找身体内部的松静,也要仔细寻找每一个拳式里的松静。细心揣摩拳架在静止定式时保持这种状态,在运动过程中也仍然要保持这种状态。在逐渐强化练习太极拳深度的过程中,将身心放松到自然通透,最终实现一种忘我松静的高级境界。
慢练悟用腰。慢练能体悟腰运转中的各种变化。练拳时如果只有手动而腰不动,就失去了太极拳的根本,只能叫太极操。太极拳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旋转运动的程序是:由腰轴转动带动躯干运动,再由躯干转动带动下肢和上肢的运动。这种传承转带动作,能使肢体运动形成上下相随、全身协调一致。当你分别用这两种不同方法打拳时就会发现,用手主动带腰动,手臂和肩就会紧,不灵活;当用腰主动带动时,手臂和肩是放松的。长此默识揣摩慢慢练习,拳架会愈练愈精,身上越练越松,下盘越练越稳,腰胯越练越活,劲路越练越整,练拳兴趣极为浓厚。
慢练悟衔接。练拳时要慢慢体会上一动作与下—动作之间不能间断、不能停顿地的练习,交替得越清楚、越细致越好。太极拳的虚实转换,是通过松胯下沉实现的,在进退顾盼动作转换时,要用尾闾找脚后跟。进步时,要用尾闾找前脚跟,退步时用尾闾找后脚跟。凡胯的前进、后退、左右放置都必须用脚底紧贴地面左右拧的反作用力来带动,这样由脚底的力带动两胯,由两胯带动全身的动作,练习愈久,全身则愈来愈放松而轻灵,所有的力,均由脚底作用于地面的反作用而出。如此就能将劲沉至脚底,练出“劲起于脚,主宰于腰,而形于指”的境界。
http://p4.itc.cn/q_70/images03/20200610/0d341106ef14462bb187da2ea4d946ac.jpeg
慢练悟呼吸。太极拳缓慢的动作,自然地能使呼吸变得深长。开始时先求自然呼吸,拳架练到一定阶段后用腹式呼吸,然后呼吸与动作相配合。要注意动作与呼吸的配合不能过于机械,有些动作能够结合的就结合,不易配合的不要勉强配合。太极拳的呼吸是根据动作变化而自然形成的,与动作配合不起来或用自然呼吸法的人,坚持练拳时间长了,也会不自觉地使动作和呼吸结合起来。开合、虚实与呼吸要自然结合,合和虚是蓄、吸,开和实是发、呼,一开一合就是一呼一吸。开合是姿势上的现象,虚实是内劲的轻和沉的现象,呼吸是运动生理上的自然现象,三者密切地自然结合,构成了太极拳锻炼方法上练意、练气、练身三结合的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
在太极拳缓慢的练习中,一定做到慢而不散、慢而不断、慢而不僵、慢而不呆。练慢是为了快,而这快也是在慢练的基础上渐序而来的,唯有这慢练能筑基夯实,才能练出太极拳“静如山岳,动似江河”的磅礴气势。
在太极拳缓慢的练习中,一定做到慢而不散、慢而不断、慢而不僵、慢而不呆。练慢是为了快,而这快也是在慢练的基础上渐序而来的,唯有这慢练能筑基夯实,才能练出太极拳“静如山岳,动似江河”的磅礴气势。
太极拳慢练的方法:
1、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正确地运用丹田呼吸,所有的大小动作都要丹田带动。
2、仔细体会从手腕到手臂的画圈、缠拧中找出在空气中受阻力而产生缠丝劲的感觉!
3、仔细体会从脚到腿的缠拧中找出在空气中受阻力而产生缠丝劲的感觉!
4、脚下生根两脚始终五指抓地,两脚始终使劲下踩,全身重量到脚。
5、所有的动作要以圆为主,走弧线螺旋缠绕。
6、两条手臂要软下来,像鞭子那样软,特别是肘窝儿,不要僵。由腰带动手臂,用腰比做鞭杆,两手比做鞭子。“练时要像在抽丝”,寻找出像在糖浆中搅动着抽出了丝的感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