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应该重视教科研

(2017-04-06 09:52:47)
标签:

教育

研究

文化


        提起教科研许多老师颇有微词。归结起来有这么几种倾向:一是,重教轻研。认为教科研是那些大学教授等专门人员从事的工作,与普通教师的教学工作关系不大,最多不过是些花花草草的雕虫小技,像美、英、日等国家根本就没有教科研这么个机构,但他们科技水平依然一流,几乎每年都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产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是王道。二是,研教脱节。现实中教科研偏离了“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方向,不少教师展现出来的教科研成果实在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使大多普通教师望而生畏。再加上学校里确有一些教科研骨干教师的教学效果让人大跌眼镜,“以研兴教”成了笑话,以研促教受到了严重质疑。三是,精力不济。大多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是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的,整天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忙得像个陀螺。社会、学校、家长等各方要求不断加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教师疲于应付,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以上看法,我很多方面感同身受,目前的确存在教与研如何兼顾,成果与成效如何兼有,名气与底气如何兼得这类两难问题。但我觉得这些问题当中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向,那就是教师自身的发展。

        一、教科研是教师人生幸福的需要。教育是农业,教师是农民,教科研就要像农民重视农业技术一样,从容缓慢地走进学生的心灵,翻土、施肥、浇水、除草、间苗。如果农民种庄稼年年使用老办法,播撒老种子,不用新技术,不知优选良种,不顾时令气候,不懂病虫防治,那么农民可能就会广种薄收,甚至颗粒无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会是细小、琐碎和具体的,这些小问题往往制约着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这就需要教师来研究解决,解决得好就能丰产丰收。如果教师只知道死教书、教死书,不学习新课标、不学习新理论,不研究教材和学生,不研究教法和学法,同样出不了成绩。

教育不仅需要按部就班的执著,更需要经年累月的守护。在这样平淡的生活状态下,时间一长,岁月的激情恐被燃烧殆尽,风雨兼程中也会尽显倦意,没有了“诗”和“远方”,可能真的只能“苟且偷生”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无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科研应该指向师生的发展,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说过:“一个人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事实上,教师不仅只是一位有着专业素养的师者,更应是一位有思想、有情怀的幸福的人。

二、教科研是教师精神成长的需要。许多未来学专家认为,未来的学校应当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倾听,合作学习。日本教育专家佐藤学说过:“如果说19世纪和20世纪的老师都是‘教的专家’,那么21世纪的教师则必须成为‘学习的专家’。”做好教科研必须要热爱读书,“热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驱动,不同于由外而内的“喜欢”,它是属于外生性质的。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黄庭坚说得更严重:“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读书不是为了新课程,不是为了校长,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我们教师自己。一个善于读书,勤于钻研的教师才会从教科研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并能从旧中看出新来,从平凡中看出变化来。事实上,我们教师的观念新了,精神丰盈了、成长了,世界在我们的眼里就新了,教育教学工作就能作出新来。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就85%归功于他对待事业的态度。一个热爱读书学习、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人,必定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人生就会充满阳光并富有生命的意义,而且这种积极的人生也会深刻地影响学生、家人,特别是自己的孩子。“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做出样子。”(陶行知语)你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自己就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教师要播洒阳光,首先自己就得充满阳光。只有当我们教师自己的内心是强大的,思想是充满魅力的,他的灵魂才会是智慧的,精神才会是丰盈的。

三、重视教科研是教师人生绽放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都渴望成功成才。《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老师非常喜欢这样一首诗:“假如我命该扫街,就扫得有模有样,一如米开朗琪罗在画画,一如莎士比亚在作诗,一如贝多芬在做曲。”日本邮电大臣野田圣子,曾经做过洗厕所的工作,她说,她就是洗厕所,也要洗得最好。作为教师我们无须过分拔高自己的职业信念,但坚持职业操守确是必须的。“人生没有彩排,也无法剪接,每天都是现场直播。你要做的,就是演好每一场戏。”(《爱情公寓》吕子乔语)作为教师重视教科研可以为了评优晋级,可以为了成名成家,“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语)但真正的优秀的骨干教师,是自我追求,自我修炼,自我发展的结果。上海钱梦龙说:“我不是打造出来的。”福建陈日亮常讲:“我不是培养出来的,是野生动物。”我们教师需要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着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的东西再研究,这应该是教师平凡的教研人生。不要梦想着用别人的成长模式打造自己,别人的就是别人的,别人的鞋穿在自己脚上永远不合脚,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一切都会变得很顺畅,人生也会变得更精彩。

                                                                                                                    (写于2017325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