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该退却的教育

(2014-11-14 08:47:52)
标签:

学生

老师们

家长

易委屈

承受能力低

分类: 教育教学

又是一次大型考试需要布置考场,班干部指挥学生移动各自的座位,我检查之后再指挥个别同学做些微调。一切都很顺利,最后只剩下一个女生的座位需要从前排往后挪一点就好了。她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而她身后其他同学的座位都已挪走,整列只剩下她一人了。我需要她将座位移到第二排靠墙的位置。出乎意料的是,当我跟她说明意图后,她竟然非常情绪化地说“凭啥啊?那个XXX为啥不坐那?”。更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她的双眼中竟逐渐开始泛起泪花,好像受了极大委屈似的。不可否认,靠墙的柱子确实很碍事,一般人坐在那会有些拥挤和不自在,但以往每次布置考场,大家也都客服了困难,没人提过怨言。所以,她的反应让我很意外,我觉得一般学生是不至于因计较这点事而如此闹情绪的。为了避免她的情绪更加激动,我用近乎商量的语气向他解释需要挪她的座位的原因,最终她才极不情愿地照做了。

事情过去好几天了,但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么小而平常的事情却能让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委屈成那样?为什么就因为座位旁边有柱子就不想吃亏而不愿意临时坐在那?我想不到其他答案,只能猜测这个女生在家估计是真正被当作宝贝来看待的,家人估计很少让她“吃亏”,甚至从来不让她“委屈”,所以导致她小事都不愿意“吃亏”,小事也能极度委屈。

发生在身边的另一件“大事”进一步让我感受到现在学生的“委屈点”有多低。11月4日,十堰郧县城关一中1名八年级男生因上课违纪、下象棋被班主任批评而跳楼自杀。此事一出,大家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对现在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委屈点之低感到惊讶,老师们更在担心,现在的学生到底还能不能正常地去教育了。不让打,不让骂,不让体罚,老师们都能理解,可如今,正常的批评教育却也会让学生委屈到放弃自己的生命,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老师们对如何面对犯错的学生真的有点茫然了。

回想起自己的求学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和一起读书的同伴们就没少被老师打,更别说严厉批评了。父母也经常嘱托老师,让把我们管严点,该批评则批评,该打就要打,这更让老师们批我们批得心安理得,打我们打得无后顾之忧了。如果我们的委屈点都像现在的一些学生这么低的话,估计早就出很多问题了。反而是有时想想,恰是老师的批评、打骂促使我们能受得了委屈、吃得了苦头、管得了自己的散漫之心而在学习之路上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也许过去打骂式、强硬式的教育方式有它的不是和弊端,需要我们摒弃、改进和革新,但这不能成为老师和家长完全纵容学生的理由和借口。教育改革和教育方式的转变,绝不能演变为因噎废食式的不教育。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存在的问题,老师可以不打、不骂,但却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必要的引导、说教甚至批评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就是失职失责;家长虽然没必要刻意委屈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去过挨饿、受冻的苦日子,但却不能太过呵护孩子,而忽视了对他们能吃一点苦、能吃一点亏、能受一点委屈、能承担一点责任的宽广胸怀的培养,否则就有对孩子的纵容、溺爱之嫌。

总而言之,面对委屈点越来越低的学生,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所面临的教育任务都更重了,教育存在的风险也都更大了。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老师和家长们必须迎难而上,用更人性、更科学、更合理方式和方法使教育能继续下去,而不是因噎废食、害怕风险而逃避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