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各抒己见、时事杂评 |
据新京报称,一位老人因烫伤住院,吃饭时因护工疏忽大意被呛食死亡。法院认定护工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判决委派护工的积水潭新兴劳务服务中心赔偿38万余元。
因为护工的疏忽大意,导致了伤者呛食而死,虽然法院认为病人已经聘请了护工并交纳相关的护理费用,即意味着死者已经与劳务服务中心订立了有偿护理合同。对于死者来说,或许赔偿已经无济于事,但是介于法律与现实层面上来看,金钱或许对于死者家属是最好的弥补方式。
还记得,前段时间全民口诛笔伐的“冷血护工”事件,经过那次护工逼老人喝尿的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敬老福利院、对劳动服务中心的护工、对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做了全面的剖析。可以说,“冷血护工”事件的出现,对于社会或许是一件好事,它将社会保障制度的阴暗面和不足之处首次曝光于全社会,它的出现也引起了全社会对养老体制的深思和护工职业情操的考虑,等等。其实”冷血护工“这种现象在中国或许还有很多,可是一直没有收到社会的关注,这种隐患被曝光无疑是一个好事。
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冷血护工“的阴影刚从人们心头淡去,可是”疏忽大意护工“又浮上水面。或许前者是有意,可以说是残忍冷漠无情的;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无意的,是不慎疏忽大意致伤者死亡。虽然动机初衷不同,但是本质却是殊出同归,都给被看护的人带来了伤害,这种伤害是不可弥补的。所以一而再再而三,这种由于护工引起的事件,不得不让我们再去深思,如何将这类事件彻底杜绝,所必须做到的有三点:
第一:护工的职业道德。很多时候,劳动服务中心你就会随便找几个人充当护工,而自己从中拿点中介费。其实护工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养,首先就是他们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如何去照顾好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所需要的服务的人、、、这一切都是一个护工所需要掌握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吃苦耐劳就行了。某种程度上来说,护工一般去服务老人或是病人之类的,这些都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全方位的照顾。所以一个护工的职业技能和道德情操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子女的赡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护工引起的时间,都是源自于这些人没有的带子女很好的照顾,对于病人或是老人,只有自己的子女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惯和痛处,而那些被聘用来护工,由于很多地方不知情,也难免疏忽大意。所以国家更应该制定有关规定,对于这些老人或是病人,他们的子女都应该做到更好的照顾和赡养。
第三:体制的改善。这其中由于护工引起的事件,揭示了国家养老体制的不健全、敬老福利院体制的不完善、医院管理制度的漏洞、、、这些最后都归属于体制的不完善,中国现在已渐渐的走入老龄化阶段,所以以后老人将会是这个社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些制度的不完善,将既不符合步入老龄化的中国国情,改善已是当务之急。
不管是“冷血护工”还是“疏忽大意护工”,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一个现象的出现,有时其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是其折射出来的背后影像才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如何将这类事件杜绝,光喊口号或是指责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从源头做起,才可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