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银币与银质钱币的区分标准
(2011-09-02 15:16:39)
标签:
古币宋代银币银质钱币区分标准杂谈 |
银币是指含银量高的钱币;银质钱币是指含银量达到一定品位的铜银二元合金。按照赵立仁先生的解说,含银量达到一定品位的铜银二元合金应该是两位数,这样才能称为含银钱币。两位数的范围是10—99,据赵立仁先生的检测结果,宋代钱币含银量高低不一。从他选样的含银钱币中,含银钱币的最高值是咸平元宝饼钱,含银量37.16%;含银钱币最低值的品种很多,崇宁重宝含银量5.63%。
对含银量高低不一的钱币如何区分,标准是什么?能不能把含银量超过50%的钱币称为银币,把含银量界于10%---50%的钱币称为银质钱币,很想听听泉友的意见。
标准是人制定的,制定的标准起码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接受,这是基本的原则。墨绳往哪里弹,弹下的墨线就是边界。也许有泉友提出自己的看法,日本“庆长丁银”原纯度为80%,到末期的“安政丁银” 含银仅为14%,标准不好定。
我不知道泉界如何区分银币与银质钱币,他们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前一篇:5000年前的玉器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