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物馆镇馆之宝:新石器时代石铲欣赏

(2010-01-16 00:17:10)
标签:

石铲

善群

博物馆

刃部

一级文物

平南县

杂谈

    收集各博物馆的馆藏精品,对比欣赏。

    平南县博物馆,一级文物:   

    http://s9/middle/63348e7cg7d36621f7588&690
   1994年8月平南县大安镇罗旺村村民农善群在大安新客河捞沙时发现,1994年11月7日上年,农善群把大石铲送到博物馆,经平南县博物馆梁奇、莫建华两位同志鉴定后,农善群主动献出。

   该大石铲宽29厘米,厚1.5厘米,长46厘米,铲柄长2厘米,宽3厘米,米黄色,平肩,双肩对称,中间出柄,束腰,肩下逐渐内收成弧形,弧线柔和圆润,由肩部至刃部逐渐变薄,石铲通体磨光,制作规整,据有关资料记截,古代是祭祀用品。所用石料硬度在4-5度左右。1994年12月28日入藏平南县博物馆


http://s14/middle/63348e7cg7d36636fa3dd&690
http://s9/middle/63348e7cg7d3672bcef18&690  

      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一

       双肩楔形石铲  新石器时代晚期 高39.2cm,宽17.7cm,厚1.5cm

      (藏于柳州市文化局)
http://s8/middle/63348e7cg7d36751b7af7&690 
    楔形双肩大石铲(镇馆之宝)

http://s9/middle/63348e7cg7d3f27c93248&690

     楔形双肩大石铲采集于桂南新石器时代著名遗址———隆安县大龙潭遗址。197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发掘隆安县大龙潭遗址,开34个探方,揭露820平方米,所获除1件小陶罐外,其余全是石器,石器中仅1件双肩石凿和1件菱形器,其余全是石铲,完整者高达231件。广西南部,以左右江汇合的三角地带为中心,分布着一种特殊的原始文化。其原始文化的代表性遗物就是形体硕大,棱角对称,打磨光洁的石铲。这种石铲主要集中于广西南部,以隆安、武鸣、扶绥、邕宁、南宁市等五个县市交界处发现最多,广东也有发现,据《越南画报》报道,桂南的近邻越南北部的广宁省等地也有零星的大石铲出土,学术界习惯称呼其为“桂南大石铲”。

  楔形双肩大石铲,长66.7厘米、宽27.2厘米、厚1.9厘米,采集于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大龙潭遗址表层,其加工如此精美,鬼斧神工,令人叹服。该石铲现收藏于广西博物馆,它束腰而有棱肩,双肩对称,肩下逐渐内收成弧形,弧线柔和圆润,堪称石器中的艺术杰作。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桂南大石铲”的出现,肯定与农业发展有关,部分石铲为实用的农业生产工具,不容质疑,原始农业常伴生出原始农业祭祀活动。遗址中有不少石铲没有开刃,或使用痕迹,而成群地堆放着。石铲的置放排列很有规律,直立或斜立排列组合,均刃部朝上,柄部朝下,由数件分别构成一定的队列,凹字形、圆圈形。充满着神秘色彩的石铲堆放形式,明显寓意深刻。农业祭祀中摆设的用具,在加工制作方面越来越偏重形式美,以致脱离生产实际,那些用易碎的石材或甚至为玉石制作的形体夸张得特别硕大或特别短小,又特别精美的石铲,显然不是实用工具,而纯粹是祭祀用品。楔形双肩大石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市场报》 (2003年02月22日第八版)

八桂瑰宝 - 双肩束腰石铲

收藏单位:崇左市文物局

http://s5/middle/63348e7cg7d3f396d7284&690

      新、旧石器时代古人生产工具(封开县志

      图一

http://s7/middle/63348e7cg7d3f506eb336&690

   图二
http://s16/middle/63348e7cg72ebd89a2a2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