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hone第一代,你用过吗?

(2015-06-29 18:32:30)
标签:

杂谈

2007年的今天,第一代iPhone正式在美国发售,开启了手机的新时代。如今,不管你是不是“果粉”,你手中的那只手机都与这款手机带来的革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面,就先跟着芭先生去看看它的真面目吧!


iPhone们的“祖先”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在苹果公司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上透露,将推出第一代iPhone(也被成为iPhone 2G)。同年6月29日,这款iPhone正式在美国发售。




和现在的iPhone6相比,第一代iPhone确实显得有些“原始”了,它甚至不能安装程序,连复制粘贴这样的功能也没有,但它却确确实实引领了触屏手机的新时代,有的媒体甚至把它誉为“上帝手机。乔布斯在当时的发布会上称:“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


如今你已经很难见到初代iPhone的身影,但它却被收藏者所关注,在ebay上,甚至有高达5400美元的拍卖价格,而在刚发售时,8GB版售价为599美元。




不过,第一代iPhone当时在中国大陆地区是没有发售的,大部分人甚至连听都没听过,但少数人却还是存在的,看看使用过这代iPhone的潮人们怎么说吧:


宇:“当时买不到,我那个是人家送的,觉得这手机好厉害,不过现在想起来觉得特2。”


大恒:“我的是在香港买的,当时就觉得屏大。后来没舍得卖,一直留着,现在还能开机呢。”





各代iPhone大盘点


苹果手机从最初的iPhone 2G到如今的iPhone 6已经经历了8代(iPhone 2G-iPhone 3G-iPhone 3GS-iPhone 4-iPhone 4S-iPhone 5-iPhone5S/5C-iPhone 6/6 plus ),你是从哪一代开始用它的?看看网上大神晒的图吧。




iPhone3G


这一代iPhone加入了3G功能,所以被叫做“iPhone 3G”,除了3G功能这个最大的进步,还有就是系统升级为IOS3.0。



iPhone3GS


苹果从这代手机开启了隔代加“s”的这个传统,3GS和3G在外观上没有什么改变,但配置方面却有了不小提升。300万像素、660MHZ处理器频率,这在上一代都是没有升级的,这些变化也让这一代的iPhone性能更好。


iPhone4


这一代的iPhone被很多人所熟悉,全面改变的外观是它的亮点之一。IOS4.0系统,500万像素,屏幕分辨率也提升为960×640。相信很多人都是从这一代开始使用iPhone的吧。




iPhone4S


4S和4之间依旧是外观不变、配置提升的关系。这一代iPhone最大的亮点就是加入Siri语音助手。


iPhone5


外观再次发生变化,最大的亮点是屏幕升级为4.0英寸,“更薄、更长”,成为了这一代iPhone的特点。




iPhone5S


外观虽然较上一代没有变化,但是“土豪金”的加入引起了热烈的凡响,指纹识别功能也成为这一代的亮点。


iPhone5C


C被很多人理解为“cheap”,这一代iPhone也被很多人当成“廉价版iPhone”,虽然实际上凡响没有那么好,但是各种鲜艳的颜色也确实很惹眼。




iPhone6 /iPhone 6 plus


这一代的尺寸增大的不止一点点,但是就像苹果自己所说的“岂止于大”。不过,性能更强大的iPhone 6却面临被“掰弯”的风险,多少也有点让人无奈。




iPhone 6S还是iPhone 7?


如果按照一贯的传统,下一代的iPhone应该会被命名为“iPhone 6s”。不过,也有人猜测,下一代的iPhone也许会因为改变较大,而直接命名为“iPhone7”,而不是之前加“s”的命名规律。当然,无论名字叫什么,下一代iPhone的改变还是值得我们期待。


颜色——据说,下一代iPhone会在原有的金、银、灰三色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颜色选择,而被猜测最多的则是粉色,这个猜测应该会让不少少女心的果粉非常期待吧。




摄像头——人们猜测下一代iPhone将在摄像头方面有所改善,连前置摄像头的像素也会提高,爱自拍的你这回要开心了。


处理器——升级为A9处理器,不仅速度快,据说还能更省电。




材质——可能会采用苹果定制的7000系列铝合金材质,这说明什么呢?“被掰弯”这件事不会再发生了。


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无论猜测如何,最后的答案还要等到苹果官方发布时才会揭晓,我们就拭目以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