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中国舞一、二、三级教学法

(2012-07-20 20:04:47)
标签:

幼儿舞蹈

教学法

杂谈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第一二级教师教学法试题

1、 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2讲解(边讲边做)下列动作的训练目的、规格、要领、节奏及术语。

 

训练目的:

① 平踏步:学会“平踏步”,训练膝部的松弛和灵活。

② 推指、绕腕:学会“推指”和“绕腕”动作,训练手指的柔韧性和腕部的灵活性。

 

动作规格:

① 脚位:

正步位:脚尖、脚跟分别对齐,脚的内侧靠拢。

小八字位:脚跟靠拢,两脚尖分别外开,两脚之间形成90度的直角。

大八字位:在“小八字位” 的基础上,一脚向旁横移一步,两脚跟之间的距离约为一脚。

② 旁开腿:“仰卧、正步位绷脚”,双手“旁斜下位”扶地,自髋关节开始向旁开至最大限度,膝、及脚背始终对上方。

 

动作要领:

① 扩指:手掌及手指最大限度伸展,指根最大限度向外扩张。

② 勾绷脚:“勾脚”时,脚跟用力,脚跟最大限度延伸。

“绷脚”时,脚踝、脚背同时用力,脚趾最大限度延伸。

 

动作节奏:

① 头的动作(一级)

② 摆  

 

动作术语:

① 蛙跳步:扩指双托手;双起单落蛙跳步;大八字位蹦跳步。

② 头的动作(二级):低头;倾头;点头。

 

3、什么是教室的方位?

答:教师有8个基本方位(或称8个点);以教师为1点定位,每向右转动45度为1个点,转动一周共8个点。

 

4、什么是动作的运行路线?举例说明。

答:指动作运行的轨迹。如:直线、弧线、圆线(平圆、立圆)等。

5、什么是动作的用力点?

答:动作时身体主要用力的部位。

 

6、音乐反应训练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①音乐反应训练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音乐反应训练能促进大脑发育。

③音乐反应训练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为什么教节拍从儿歌开始?

答:①儿歌具有鲜明的节拍感。

    ②儿歌的内容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③ 以儿歌作为幼儿学习节拍的切入点。通过说儿歌,同时一个字做一个动作,让孩子直接感受并掌握音乐节拍的一拍及半拍。

 

8、为什么要严格要求教师的动作必须规范?

答:因为12级的学生是以模仿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的动作是否正确关系学生学习的质量。

9、教师教授12级课程的方法是什么?

答:主要用示范的方法,示范时应采用镜面教学法。

 

10、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

答:①教师应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

    ②授课时有饱满的热情。

    ③用美丽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同时多鼓励学生。

 

11、教师除了掌握教材和教学法外还应具有什么品质?

  答:爱学生,有责任心。

 

12、第12级学生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好奇心强。

      ②喜欢模仿。

      ③喜欢表扬。

      ④注意力持久性短,易受干扰。

      ⑤自控能力差。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第三级教师教学法试题

1、 背诵年级教学任务

2、 讲解(边讲边做)下列动作的训练目的、规格、要领、节奏及术语。

 

训练目的:

① 踮脚走:学会“踮脚走”动作,训练脚踝的力量和控制能力及身体挺拔向上的感觉。

② 吸跳步和敬礼:学会吸跳步;合上节拍做动作;纠正自然体态。

 

动作规格:

蹦跳步:“正步位”站立。“扩指”手型,双臂屈于肩前,“蹦跳步”同时双臂向前划立圆。

 

动作要领:

弯  腰:

“前弯腰”:脊椎要最大限度伸展。

“旁弯腰”:腰的旁侧肌肉最大限度收缩,另一侧最大限度伸展。手扶地时,肘放松。

“后弯腰”:保持呼吸畅顺。

“转  腰”:以腰为轴,向左或向右最大限度转动。(13级转动幅度为28点)。

 

动作节奏:

① 踏点步

② 踮脚走

 

动作术语:

① 波浪:旁大波浪;前大波浪;胸前小波浪。

② 手位:前平位上翘指;旁平位上翘指;上位;下位;旁按手位(旁斜下位)。

 

3、什么是自身的方位?

   答:围绕自身的上、下、前、后、旁、平、斜位。

 

4、什么是动作的形状?举例说明。

   答:指动作的形象和状态。如:鸡冠状、兔耳状、蛙状等形象,以及上弧、下弧、圆弧形等动作状态。

 

5、什么是动作的角度?举例说明。

答:是指动作所形成的夹角。如:45度、90度、180度等。

 

 

6、第3级课中的组合有哪几种节奏型?举例说明。

答:2/4拍、4/3拍、4/4拍。

 

7、为什么要进行模仿与想象的训练?

答:①模仿与想象的训练是早期教育的最好方法之一。

    ②模仿与想象的训练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③模仿与想象的训练能促进大脑发育,并有益于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8、如何进行模仿与想象的练习?

答:①引发幼儿的兴趣;

        ②启发幼儿视觉记忆;

        ③培养幼儿良好的主动观察能力;

        ④使模仿与想象进入故事化、拟人化。

 

9、第13级课中的组合被拆成单一动作后,用哪些方法重新组织再教授?

   答:将组合拆成单一或局部的动作后,可放在:节拍练习,讲故事或游戏·····等中练习。

 

10、为什么制定教学计划?

答:教学计划是为使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教学规律具有科学性,避免主观性、随意性和盲目性,为确保教师完成本学期所确定的教学任务。

 

11、教学计划分几个阶段?

   答:分为三个阶段:

    ①恢复课阶段。

②推新课阶段。

③复习、巩固、提高阶段。

 

12、教学计划中几个阶段的时间如何分配?

   答:恢复课。推新课阶段共占3/4课时;巩固、提高阶段占1/4课时。

 

 

中国舞考级第一级课

 

第一堂课授课内容参考:

1、 教师自我介绍

2、 让孩子记住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3、 培养孩子听口令的习惯

4、 认识身体的部位或左与右

5、 教授一级课中局部或单一动作

 

 

上课提示:

1、以上内容可通过:节拍练习、讲故事、做游戏等有趣的、使学生欢快的方式进行,应吸引孩子乐意来上课。

2、排学生的位置时,要用有趣、快捷的办法。

3、教师不可能通过一次课认识众多学生,应采取一些有趣的方法,逐步的但又尽快的记住的学生的姓名。

4、请考虑一堂课中何时点名是最佳时间。

5、一开始就养成学生说术语的习惯。

6、课程内容要时站、时坐,交替进行。

 

                                                      中国舞考级编委会

                                                         2010年9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