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2014-04-23 14:16:04)
标签:

服装

苏州园林

湖南

织物

俗话说

分类: 散文

                                    文/月朦胧

http://s2/mw690/001OCWP0gy6Ikto8Knn01&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身着刺绣服装的女子                

    

    刺绣是我国一种具有悠久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对我来说,喜欢刺绣艺术和绣艺品由来已久。记得还是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整天介与闺蜜们一同绣花描凤,切磋绣艺。那时放学后,写完作业或四处寻找刺绣图案,或与绣娘们同坐一处飞针走线,我们可以连续刺绣几个小时,常常忘记吃饭、睡觉,也忘记了今夕是何年。就这样,一件刺绣作品,几天的光景就完工了。

 

    那时,家中随处可见我的杰作。如刺绣的门帘、窗帘、书包,还有奶奶穿的绣花鞋什么的。呵呵,丹凤朝阳、荷塘月色、踏雪寻梅、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动物、景物、植物、人物在我的作品中栩栩如生。刺绣作品多了,我就赠送给亲朋好友,特喜欢的,自己收藏起来。当然,我的刺绣品远不如正规厂家的刺绣产品,充其量只是民女个人爱好的产物。还别说,我刺绣的枕套、门帘、沙发帘还作为嫁妆赔我一同嫁到了婆家。

 

    因为喜爱刺绣艺术品,成家后的我购置了许多刺绣元素的生活用品。如被面、床罩、摆件、折扇、旗袍、丝巾、首饰盒、桌帘还有刺绣棉袄等。这些产于国内著名刺绣厂家的刺绣物件大多图案秀丽、色彩和谐、造型立体,绣工精细。每当我欣赏这些物件时,总是心生欢喜,爱不释手。

 

    人往往就是这样,一旦自己喜欢的事物,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研究它,关注它,欣赏它。平素,但凡有关介绍刺绣方面的书刊,我都要买回来阅读,每逢刺绣产品展销会和博览会,凡是我能参加的,绝不会错失良机。就这样,这些年来也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刺绣文化艺术的历史和发展前景有所了解。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到秦汉时期得到发展。早在远古时代,就伴随着玉器、陶器和织物而诞生。随着中国丝绸之路的发展,刺绣逐渐成为中国手工艺的一枝奇葩。刺绣,就是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麻葛、布帛等底布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从而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古籍中称为“针”或“女红”。

 

    中国刺绣的品种很多,最著名的是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它们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江苏苏州出产的苏绣,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苏绣艺人能用四十多种针法,一千多种花线绣出各种花鸟、动物和幽雅的苏州园林。苏绣绣工精细,图案秀丽,特别是苏绣小猫,明亮的眼睛,蓬松的毛丝,就像真的一样,成为苏绣的名牌产品。
   

     湖南也称为湘,湖南出产的刺绣被称为湘绣。湘绣至少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一些画家参加了湘绣的设计工作,所以湘绣作品带有中国画的特色和意境。俗话说“苏绣猫,湘绣虎”,湘绣狮虎,生动地绣出了狮虎的凶猛,是湘绣的传统产品。
   

    粤绣出产在广东省,粤绣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粤绣色彩艳丽,图案整齐。粤绣作品中最多的是龙、凤。“百鸟朝凤”、“九龙屏风”是粤绣中的优秀作品。
    

    四川省的别称是蜀,四川的蜀绣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十分有名。蜀绣的针法有一千多种,既能刺绣花鸟鱼虫,又能创作山水人物。蜀绣的传统作品是芙蓉鲤鱼、公鸡和鸡冠花。除了“四大名绣”之外,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上海的“顾绣”,苗族的“苗绣”也都很有特色。
   

    刺绣的用处很多,可以绣服装、被面、枕套、床罩等生活用品,也可以成为华贵的艺术品和陈设品。因此,刺绣品具有实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它不仅充实和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从缝纫到刺绣作为手工艺的刺绣,是在一般缝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穿针引线到缝制衣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千百年来,中国的刺绣产品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如今,我已经多年不拿绣针了。但是,喜爱刺绣品的雅兴却有增无减。因为刺绣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使用价值,更多的是激发了我的审美情趣、充实了生活情调,使我获得了精神慰藉。

 http://s12/mw690/001OCWP0gy6IktxdIPp2b&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4/mw690/001OCWP0gy6IktkrzZp33&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12/mw690/001OCWP0gy6IktllnnR2b&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3/mw690/001OCWP0gy6IktlUMoi92&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15/mw690/001OCWP0gy6IktmOtHg1e&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1/mw690/001OCWP0gy6Iktp7W6c20&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3/mw690/001OCWP0gy6IktqHuoy12&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9/mw690/001OCWP0gy6IktwkENq58&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8/mw690/001OCWP0gy6IktrUort57&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5/mw690/001OCWP0gy6IktuCK0cd4&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4/mw690/001OCWP0gy6IktydhHJf3&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http://s8/mw690/001OCWP0gy6Iktz96nB17&690: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TITLE="刺绣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
                                                 (本篇博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