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朦胧
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后,全国民众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献爱心。一时间,中国爱,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汇聚到灾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众多爱心人士中,“磨刀老人”吴锦泉两千多枚硬币捐灾区的善举被人们传为佳话。http://s16/mw690/63322b12gdb288838ee8f&690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吴锦泉今年82岁,家住江苏省南通市,近两年来,他走街串巷替人磨刀、磨剪刀,辛苦积攒下2224枚硬币。当他得知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的消息后,来到南通市红十字会把一元硬币1714枚;五角硬币503枚;一角硬币7枚共计1966.2元,全部捐给了灾区。一个生活拮据的耄耋老人,倾其所有献爱心的义举着实令人感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启示。
如果说富强者救灾是善举,那么,贫弱者救灾则是圣贤。1966.2元,在一些人的眼里远比不上明星、富豪百万元善款数额多,而对于磨刀老人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因为这是老人两年的全部积蓄。磨一把刀只能换回几元收入,老人需要磨多少把刀才能收入1966.2元啊?可以说,老人捐出的每一枚硬币都渗透了辛劳和汗水。吴锦泉老人生活并不宽裕,本应该得到别人的扶助,而他倾其所有献爱心之举,是他崇高境界的使然,那每一枚硬币都承载着老人沉甸甸的爱,由此可见,爱心不应该以捐款数额多少来衡量。
磨刀老人只是普普通通的黎民百姓,他的善举平凡中见伟大,滴水中见阳光,他给国人树立了一面大爱无疆的旗帜。诚然,磨刀老人倾其所有捐献的1966.2元善款,对于灾区所需或许微不足道,然而,老人的古道热肠带给被救助者的是温暖,是阳光,是慰藉,是力量。这种雪中送炭,雨中送伞,助人为乐,舍己助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民族爱,同胞情,也彰显了人性之美。这种精神鼓舞了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士气,也坚定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
倾其所有献爱心,唤起的是更多人的良知,使一些价值观、人生观迷失或扭曲的人觉醒。那些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抱怨者;那些不惜重金用公款吃喝挥霍的官员;那些为了个人得失追名逐利的人,在吴锦泉老人善举面前不觉得汗颜吗?倾其所有献爱心,即使是微博的捐助,也能汇聚成撼天地的力量,在这种力量下,我们深信一切艰难险阻都能克服,任何天灾人祸都能战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