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班即静  入座即读

(2015-08-28 22:29:5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入班即静  入座即读

——学习文明养成篇教育手记

对每个班主任来说,吃过早饭后最喜欢见到的场景是:未进教室,就听见同学们琅琅的书声传入耳畔;一进教室,只看见同学们个个手捧书本或朗读或背诵,专心致志。迟来的同学,进教室后,轻轻地放好书包,轻轻地取出书本,也跟随着班级读书的大队伍,或诵或读起来……

可是,我们三6班的现状却是老师不进教室,读书声响不起来,早到的大部分同学趁此时机赶快和同伴聊聊私天,话话家常。“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些古训跟同学们讲过无数遍,可是读书的氛围营造不起来,需要毅力去完成的主动读书,克制聊天的行为还是难以养成。怎么办?每天逼迫自己比学生更早到校?让老师进教室前的大好时光白白溜走?这样都不行,于是我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几个月下来,效果比较明显。

一、有领读

首先要让学生形成早到校早读书的意识,通过外界的影响逐步让学生养成入座即读的习惯。于是,我们班每天早晨安排一名学生领读,领读的同学稍早与其他同学到教室,在他的带领下,到教室的同学来一个读一个,来一群读一群,逐渐到教室的同学就没有时间、也没有氛围聊家常了。久而久之,入座即读的意识植入孩子的头脑中,偶尔教室里没有领读着,也不会乱哄哄如菜市场了。“有领读”还能培养读书小助手。轮到领读的同学会觉得任务光荣,他们的读书自觉性空前提升,一轮一周天天都很早到校,他们还会边领读边注意提醒自觉性不够的同伴。有领读的日子,老师走在四楼的楼梯上就能听到我们班上琅琅的读书声了。

二、勤指导

我们三年级的学生朗读能力不强,读书喜欢拖音,不管读啥内容,都喜欢两字一顿,尤其是找不着句中的重点词语,不知重音落在何处。于是乎,轻声的“的、了、着”,孩子们喜欢重重地把它们拖长、加重,在齐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朗读指导,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跟着老师读。当学生领读到教师进教室后,就由老师接过学生领读的棒,亲自带领学生一句一句读课文。在老师领读时,让学生听清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等,要求学生做到:朗读清楚,语气流利,感情鲜明,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拖腔,咬字吐词清楚明白。时间长了,放开手让学生自己读,咦,学生自己听着也感觉不一样了,这样自然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创设出浓烈的朗读氛围。

三、定任务

让学生入班即读,长时间只用一种学生领读方式,他们也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齐读终究是集体行为,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学生的读书需求及读书的目标也有很大不同,总是以齐读的法式进行,会让一些孩子失去早读的兴趣。于是,我有时有针对不同的课文,头天傍晚就给孩子们定任务。比如,刚上完《七颗钻石》,我会要求孩子们第二天早读课上背诵下来,根据能力的强弱,孩子们背诵的篇幅也有区别,先背诵下来的到老师处登记,并获得班级之星的奖励。有了这么明确的任务,孩子们一来到教室,不用谁督促,就赶快背诵了。定任务读与领读相结合,教室里就书声琅琅一方天了。

四、搞竞争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于是,我在早读课上引入竞争机制,的确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我们的教室里有一块专门展示背诵课文的墙面,称“你追我赶”。背诵一篇文章,名字的上方会贴上一面小红旗。文章背得多,红旗就贴得越高。蓝色墙面上的红旗装饰,一进教室就引入眼帘,特别显眼。三年级的同学已经很会要面子了,上课前夕,我时不时会提醒一句“呦,xx,你的红旗长的挺高啦,恭喜你啦!”再瞅瞅几个红旗长得“低矮”的名字,“xx,不对劲啊,你看,(指着红旗墙面)你到现在还没长个儿。是不是需要加强营养了?”他们会觉得不好意思,第二天会读得格外卖力。当然,对几个背诵慢的孩子我会额外定内容,让他们也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在“你追我赶”中,为自己争得一面红旗。一个月一次,我们还进行评比,评比出本月谁是背诵大王。

入座即读是学习文明养成的习惯之一。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更喜欢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早读,我们也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摸索,做到人人爱上早读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随笔随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