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理想靠人类基本价值支撑
(2013-02-03 10:03:55)巴菲特说他投资对象是伟大的企业,它们“必须拥有一条能够持久不衰的‘护城河’”,一类护城河是成为低成本生产商,另一类护城河是拥有强大的全球性品牌。
只有“强大的全球性品牌”,是无法复制的。
从1980年到2011年,标准普尔500强企业总市值中的无形资产,已从几乎可忽略不计到占了60%比例,其中总市值的30%来源于品牌;而在斯登格增长品牌中的公司,投资回报率是标准普尔500企业的4倍。所以,斯登格坚信:企业的唯一优势就是品牌优势,追求最大化利润和崇高理想实际上不可分离;理想是取得行业领先的最终驱动力。
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直接的是能否为客户创造超过其成本的价值,而品牌就是最大的超额价值。没有理想的品牌,很难应付竞争者无所不及的仿制,唯有理想能支撑品牌不断丰满,持续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各类排行榜上,中国不缺乏大企业,但缺乏伟大的企业。因为太多企业将目标盯在了“世界500强”、“份额第一”的量化指标上,而一再搁置基于品牌理想的企业“护城河”。
“品牌理想指的不是利他主义或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是阐述企业存在的基本理由和增长的动力。其目的是整合协调并充分利用对企业未来至关重要的人员的行动”,吉姆·斯登格说。“宝洁的品牌理想是“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谷歌的品牌理想是“满足所有人的好奇心”,IBM的品牌理想是“构建一个智慧的星球”,可口可乐的品牌理想是“让人们尽享幸福时刻”,惠普的品牌理想是“通过技术奉献社会”,麦思德的品牌理想是“真正高效的绿色清洁产品”,必胜客的品牌理想是“让人们在必胜客享受亲情和友情”,杰克丹尼威士忌的品牌理想是“酿一天酒,就只酿最好的”……
全球增长最快的50个品牌有着共同的点是:以人类五大基本价值为基础确立品牌理想,围绕品牌理想构建企业文化;传播品牌理想,鼓励员工和客户参与实现品牌理想;提供品牌理想的客户体验;依照品牌理想评估企业经营与员工。
伟大的品牌是基于改进他们所服务人群的生活,企业的核心信念只有与人类的基本价值联系起来,才会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发展机会。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青岛啤酒等注重“激发愉悦”,联邦快递、星巴克、乐天网、中国移动强调“建立联系”,亚马逊、苹果、谷歌、红牛等注重“激励探索”,喜力、轩尼诗、爱马仕、奔驰等注重“唤起自豪”,IBM、麦思德、舒适达、海尔等突出“影响社会”。
围绕品牌理想构建企业文化,吉姆·斯登格为我们贡献了“十计”:展示有感染力的品牌理想并加以实践;在公司内外,清晰展现领导者的形象和表达领导者的意图;根据成功的需要对公司进行规划设计;迅速组建正确的团队;捍卫一切创新;设定高标准;每时每刻都在培训;做一些象征性事件激发人们对重要方向的兴奋感;如赢家般思考和行动;努力为企业留下遗产。
忘掉利润,忘掉营收,把着力点放在打造企业优良品牌上,或许才是走向伟大企业的第一步。
叶 雷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