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催生酵母巨头
(2012-11-15 13:42:12)
标签:
600298安琪酵母杂谈财经 |
异想天开催生酵母巨头
发得了馒头、膨得出面包、酿得起白酒
楚天都市报
记者
张颖
编者按:
一个多月后,一条年产1.5万吨的干酵母生产线,将在北非埃及投产。对于26岁的安琪酵母公司来说,这是他的一次历史跨越。
今天,安琪施展拳脚的地方,已不仅是中国、亚洲,还有酵母生产强国英、法的门口。他的产品,已出口到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独辟奇径,用酵母改变传统食品
安琪今日的风光,26年前,许多人想都不敢想。
1986年,俞学锋从政府机关来到安琪。做酵母,要用糖蜜。宜昌深处内陆,远离广东、广西、新疆等糖料市场。那时,酵母全都用于发酵面包,而中国人有几个人吃得起面包?
俞学锋和他的经营团队盯上了人们常吃的馒头:它也需要发酵,能不能用酵母做馒头?千百年来,中国人做馒头用老面发面。改变一个人小小的生活习惯尚且不易,改变整个市场的消费潮流又何其艰难。
1989年底,俞学锋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用了一个至今仍被很多商家屡试不爽的推销方式——现场制作演示。现场十分火爆。用酵母做馒头,安琪酵母这个名字,开始在千家万户心中“发酵”。
吃干榨尽,为小酵母开辟出大空间
创新,就是要敢于异想天开。这被俞学锋常挂嘴边,也被写进了集团文化手册。开发馒头酵母是如此,全球首创酿酒酵母也是如此。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安琪开发了一种耐高温的酿酒酵母,用于白酒和酒精生产,同样一改酿酒行业千百年来的发酵工艺。
在食品、白酒酒精两大行业站稳了脚跟,安琪又开始“不安分”了。之后,安琪重新进军烘焙市场。毕竟,在酵母行业,面包酵母的技术门槛更高、开拓价值更大。
随后,围绕着酵母,吃干榨尽,安琪又逐步在烘焙、调味、营养保健等多个领域建树,并屡次给市场带来惊喜:无铝油条膨松剂,从源头上解决油条“铝害”;“福邦”系列,填补国内饲料酵母空白;赛雪江,专为幼龄动物开发,是目前市场上首款能完全替代血浆蛋白粉的产品…
走出国门,角逐国际大舞台
14岁时,安琪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艳羡对象。他成功上市了。新的起点,安琪有了新的目标:“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有安琪”。这一年,安琪酵母吹响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
专家点评
着眼民生与异想天开
著名经济史学家、中南财大教授赵德馨
安琪公司只用了26年时间,就从鄂西一个小工厂变成了上市公司,走上了世界。演变之快令人惊叹。在我看来,促成这个奇迹发生的主要是两条。一条是产品选得好,着眼于民生。二是经营得好,善于异想天开。
经济史学总结的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验之一是,想要致富,最好是生产和经营人人要用、户户离不开的商品。因为这类东西,市场和利润的总量可以很大。食盐是这样,酒是这样,酵母也是这样。我家里就用安琪产品做馒头、酿米酒。
酵母是一个古老和大众化的东西。经营这类产品要想得到成功,关键在于一个“新”字。出异即创新。要出异,首先是敢于解放思想,异想天开。一个经营古老和大众化商品的公司,如若能把异想天开形成企业文化,它就会日日新,永葆青春,无往而不胜。
将着眼于民生的产品和善于异想天开的企业文化结合为一,是安琪公司成功之路,它因此也为经济史学提供了新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