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女性常见病——乳腺增生
(2011-07-01 09:40:27)
标签:
转载 |
临床表现
(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也有少者挤压乳头可见有血性溢液或者乳白色溢体溢出、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5)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程度分期
下面把乳腺增生的程度分期介绍给患者朋友,以便自我诊断其严重程度:
一、乳腺增生(Ⅰ期乳腺增生):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35岁,症状表现较轻,属于乳腺增生Ⅰ期。在乳腺增生患病率中占70%以上,往往不被引起重视,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其表现的症状可能就只是月经前一个星期左右乳房出现疼痛感,而在月经来之后此症状就消失。疼痛时间比较短(可能只有三四天的时间)。这个时期的治疗也是最容易的,时间上也会比较短一些。
二、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小叶末梢导管扩张症,Ⅱ期乳腺增生):是乳腺初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从增生发展到乳腺导管扩张,在检查中常表现为小叶末梢导管扩张的信息。症状表现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Ⅱ期。患者的常见症状不仅仅是乳房疼痛,较Ⅰ期的疼痛症状,小叶增生期的乳房疼痛周期性不是那么强,很多乳房疼痛则会于情绪变化有关系,生气和劳累时都能明显的感觉到乳房刺痛。另外疼痛还会辐射到肩部、背部等处,致使女性患者在做家务时间长或者是电脑工作者长时间工作会都会感到上肢酸痛。
三、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乳腺增生):是乳腺二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多发生在40~55岁,症状表现非常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Ⅲ期。囊性增生的恶变率在70%以上,也就是说比良性的纤维瘤的癌变机率都要高些,处于这个增生期的女性更应该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和定期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检查时的表现可能会乳管有一些囊性扩张,常见的也都伴随有乳头溢液,颜色多为黄绿色、棕色或血性,也有一些为无色的液体。
四、乳腺囊肿病(Ⅳ期乳腺增生):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性肿块,癌变率90%以上。
五、乳腺癌(Ⅴ期乳腺增生):多由囊性增生和囊肿进一步发展而来,乳腺癌的肿块大多数为无痛性的,并且患者自我检查时都能发现肿块的形态跟其他的肿块不一样。乳腺癌肿块大多数为孤立性的单个肿块,质地属于坚硬,与周围的组织界限不清。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大多数都是选择手术切除,这又分为保乳治疗、放射治疗、全切手术治疗等等。目前来说增生类的癌变机率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小的。有些家族性的乳腺癌患者容易患,另外就是有乳腺增生并且一直没有进行治疗和改善致使病情发生恶化的多些。基本上在增生阶段就进行治疗的患乳腺癌的少一些。
乳腺癌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必须要把体内的癌细胞完全切除干净,这样手术的成功率才大一些。一旦发现在X检查时,钙化已经遍布整个乳房的话,这个时候进行保乳手术恐怕就清除的不太干净了。
乳腺增生,传统中医专家认为它是由于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滞血淤、痰凝成核所致,中医学称之为“乳癖”。现代医学则认为,它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完全是由于妇女体内的激素周期性变化所导致。当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过高,黄体孕激素过少,或者这两者分泌不协调,就可以引起乳房中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
专业营养师建议:乳腺增生根据中医和西医的解释,一个是肝脏、脾脏和气血的问题,一个是体内激素平衡的问题,从营养的角度可以进行调节,在营养改善补充的基础上,加上药物的治疗,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一、保护肝脏
二、脾脏是先天之本,造血储血的器官,具有统摄血液的作用,同时也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多吃栗子、山药、马铃薯等补脾健胃、补气补血食物。
三、调节体内激素平衡 补充天然维生素E——安琪纽特天然VE,天然植物提取,含有100%天然α-生育酚,起到双向调节激素作用,同时清除自由基,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四、服用安琪纽特酵母多糖胶囊,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并可清除体内异物,靶向清除变异因子和前癌细胞,预防囊肿、肿瘤和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