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妈妈的味道”飘香三镇

(2011-04-19 20:25:05)
标签:

杂谈

让“妈妈的味道”飘香三镇

 

    楚天金报讯 文图/本报记者胡彩丽 通讯员余元芬 戚丹

  创业人物:肖苗,35岁,中专毕业,曾在商场当营业员,卖过保险,后转而跟妈妈学习做手工米酒,创立了自己的品牌“苗苗米酒”。如今,她亲手制作的米酒飘香武汉三镇。
  创业理想:一直坚持制造手工米酒,让这种原汁原味的不需要防腐剂的米酒,走上更多人的餐桌,并早日建成自己的旗舰店。
让“妈妈的味道”飘香三镇




  跌撞受挫 被逼走上创业路

    她卖过皮带,去保险公司做过代理,也在商场做过营业员,却一直都不如意。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性格太实诚,不擅长说一些锦上添花的话,结果不仅生活费难保,还亏了不少钱。
    肖苗的妈妈以前是粮食局的职工,下岗后就在家附近卖点粮油,也搭着卖点自制的湖南米酒。后来,粮油越来越不好卖,米酒的生意却越来越好,回头客非常多,一天要出几缸酒,而且经常有陌生人找上门来买。看到女儿的工作一直不顺,母亲建议她,干脆开个米酒厂,专做手工米酒。肖苗一想,与其艰难择业,不如辛苦创业,加上老公也正好转业了,正好可以搭一把手。
    于是,1996年,肖苗很快去添置了各种扩大生产米酒的设备,办理了各种证照手续,还为米酒注册了“苗苗米酒”商标,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遍寻酒曲 认真细致出好酒

    除了各种工艺之外,做米酒最关键的,是要有味道醇正的好“酒曲”。虽然很多地方都有做米酒的传统,但流传出的酒曲方子也千差万别。为了找到一种甜度适中的酒曲,他们走了很多地方,做了无数次试验。
    开始,肖苗用的是以前湖南农村里卖得最多的一种原始酒曲,但工业制酒曲兴起后,这种酒曲渐渐绝迹了。她们特意去了湖南很多乡镇寻找,也没见到。后来,他们就使用苏州一种叫做“蜜蜂”的酒曲,味道非常温和,酸甜度适中。但后来,这种原始酒曲也渐渐供应不上来了,她们就又联系上海、南京等地的酒曲商。每找到一种,她们就赶紧弄回来做试验,尝尝在不同温度和火候下的味道如何,结果对这些酒曲都不太满意,有的不甜,有的有酸味,有的带苦味。现在,她们用的是宜昌的安琪酒曲。
    每天早晨6点,肖苗就起床泡米,大约要泡400斤左右。各种米的味道也很有讲究,她特意挑选了云梦、应城等地的优质纯糯米。米泡到3-4个小时,就上锅蒸一二十分钟,蒸好后装碗拌匀酒曲并封装好。最后将数万碗米酒搬进车间,一层层摞起来,盖上几十床棉被,等待其升温到28-30摄氏度之间,达到米酒发酵的最佳条件。这些活一个人忙不过来,肖苗就请了两个工人搭手。大约18-30个小时后,米酒就可以出厂了。
    特别要留意的是,如果蒸锅、笼屉、盆、拌勺等有一丁点油花,米酒发酵就会失败,因为米会因此出现绿、黑霉。所以,所有的用具每天都要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才能放心使用。做得好的,糯米不散,可以分割成块。如果发酵过度,糯米就空了,全是水,酒味过于浓烈。如果发酵不足,糯米有生米粒,硌牙。甜味不足,酒味也不足。
    肖苗告诉记者:“卖手工米酒,说到底还是靠原始的手艺和口味,不加糖、防腐剂以及悬浮剂等添加剂,让米酒喝起来原汁原味。之所以在每个环节都得特别认真细心,是想让米酒味道醇正,图个回头客。”
     一位尝过肖苗这种原味手工米酒的人说:“我喜欢这种米酒,是在这里面喝出了‘妈妈的味道’,因为一喝就想起了小时候。”每当遇到困难或感到疲倦时,肖苗就会想起这句话,倍感鼓舞,她决心坚守传统工艺,留住“妈妈的味道”,让每个人在喝米酒的同时产生一点美好的回忆。

  先尝后买 以销带产遍三镇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肖苗销售米酒的路子越走越宽。2000年,肖苗自己联系了中间商,通过代销的方式,让米酒走进了超市。家乐福、华联、武商量贩、中百等大小型超市,都曾出现过苗苗米酒的身影。只是好景不长,三年后,由于中间商以及其它种种原因,苗苗米酒退出超市销售。毕竟,肖苗的纯手工米酒是家庭式生产,而且是传统做法,并非大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模式,产量非常有限。在利润有限的情况下,她也不能雇佣更多工人。米酒销售一度陷入低迷,肖苗又开始另寻市场。
    开始的路非常艰难,不管刮风下雨,肖苗和丈夫都会开着车,专门去一些大型企业的食堂、各种集贸市场走访。去了之后,先丢下米酒让负责人品尝,留下联系方式后就走人。开始他们去了青山石化,顾客尝了之后,立刻要货300盒。没多久,跟青山石化有业务往来的汉口一家公司,也要求送几盒过去尝尝。一般情况下,只要顾客一尝,要不了多久,肖苗就会接到订购电话。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些订购者通过口口相传等方式,把苗苗米酒传遍了武汉三镇。一收到订单,肖苗的老公就用最快的速度送货过去。有时在小区附近停一下车,来买米酒的人就立刻打围,要求定期送货。
    让“妈妈的味道”飘香三镇

   眼下,肖苗的订户基本固定在三百家左右,都是吃她米酒多年的回头客。米酒生产也变成了“订单式”加工,每天以销定产。虽然生意并不算大,年营业额约在20万-30万元左右,肖苗却自得其乐。
    她告诉记者,眼下的目标就是开一个米酒“旗舰店”出来,让更多人尝到这种米酒的风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