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报》:在长春市卫生局举办的“市民看医院”活动中,长春市卫生局健康办工作人员向市民做起了健康宣讲,并发放了包含控油壶、控盐勺、身高体重控制表盘、腰围控制带的“健康礼包”,看了控盐勺,很多市民惊呼:“怎么一天才能吃这么少的盐?”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少吃盐,但据统计,我国普通家庭摄盐量要超过健康标准两倍多。究竟吃多少盐才算达到健康标准?菜里怎么放盐才能做到健康与美味结合?记者对此采访有关专家。
摄盐过量
增加中风危险还长皱纹
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摄入水平是每天12克,超健康标准一倍多。专家认为,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危险,高食盐摄入还与慢性肾损伤、胃癌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有很大联系。同时还可能导致甲状腺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此外,女性摄盐过多会造成皱纹增多,面部细胞失水。对于儿童来讲,摄盐过多会使孩子易发上呼吸道感染,并影响锌的吸收。据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健康咨询门诊主任医师李凤云介绍,1岁到6岁的孩子建议每日摄盐量不要超过2克,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也要控制在3克左右。
摄盐标准量
咱们国家是6克
对于高食盐摄入的危害,人们还是有一定认识的。长春市民李阿姨酷爱养生,对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盐摄入量在5克以下,我国推荐为6克”的摄盐标准,她早有耳闻。于是每天做饭的时候,她都拿一个啤酒盖,自己掂量差不多控制在6克盐。同李阿姨一样,很多人虽然都有少吃盐的意识,但是吃多少却没有概念。6克盐到底有多少?一个啤酒盖那么多?还是一茶勺?对此,长春市卫生局健康办的工作人员指出,用啤酒盖衡量食盐多少并不准确,最好用控盐勺,能精确控制摄盐量。此外,人体需要通过食盐摄取钠元素,除食盐外,通过鸡精、酱油等调味品也能摄取,所以如不控制添加各种调味品,必定造成摄盐超量。
改变就餐习惯
能有效减少摄盐量
“我总是按照摄盐健康标准做饭,可是孩子总是嫌淡。”市民王女士的问题想必也是很多家庭都面临的。有关营养师表示,口味是由长期就餐习惯养成的。北方人略显口重,对于少摄入食盐不习惯,其实可采取在饮食中逐渐减少放盐数量的办法,注重发挥蒜、葱、姜等调料的作用。在吃方便面时做到不放整袋调料包、不喝汤,因为盐主要溶在汤里,而所有调料包的含盐量相当于10克,几乎达到建议量的两倍。而经常在饭店吃饭的人,盐摄入量也超标,这是由于饭店为了迎合顾客的口味,菜品味道都比较咸,所以能不外出吃饭,就不要外出。
除了改变就餐习惯外,人们在烹饪食物的时候最后放盐,还可选择虾米、紫菜、醋等进行味道调配,从而增加味道,减少摄盐量。
国际流行配料YE(酵母抽提物)
能有效增味降盐
博主提示:除了以上方法减少摄盐量以外,现在国际上发达国家普遍使用一种新型调味配料YE(酵母抽提物)来解决盐摄入过多的问题,YE作为天然面包酵母中提取出的营养物质,除营养丰富以外,本身具有强效的增鲜增味作用,能满足大家对味感需求的同时,降低食盐的使用量,从而更完美的做到健康与美味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