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诗歌类别表格

(2014-10-04 10:02:20)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词歌赋阅读指导

诗歌类型

主题

结构特点

表现手法

语言特点

常用意象

边塞诗

1、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体会边塞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

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但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3.虚实结合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表达效果:

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常见典故:龙城飞将李广、燕然、长缨、细柳营、斩楼兰、长城自许

边塞诗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豪迈旷达、雄奇壮美

豪壮悲慨、委婉清丽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1、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

2、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3、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夷指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龟兹  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4、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5、乐曲,《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咏史怀古诗

 

国家-国运衰微 统治者-荒淫奢侈

古地-昔盛今衰、世事沧桑

古人-壮志难酬、年华易逝

①缅怀前贤,表达敬仰。②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③总结经验,以古鉴今。④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寄托国运衰微,暗含对现实的不满,借古讽今。⑤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表达观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

1、对比手法(今昔、古人今人的对比)

2、借典抒情言志

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4、衬托,渲染与烘托

5、借古讽今,借古喻今

 

含蓄蕴藉

雄浑深沉

生动形象

意象:历史人物、吴钩、淮水、六朝、华清宫   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隋宫、隋堤、汴河、金谷园、姑苏台、乌江亭、马嵬“玉树”,“后庭花“指《玉树后庭花》曲

 

羁旅诗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
抒发厌恶战争。如柳中庸的《征人怨》。

 

1借景抒情

2渲染

3乐景衬哀情。

4虚实结合(想像家中怀念自己)

5侧面落笔(也叫对写或主客移位)。例如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

②“鸿雁传书”

③“折柳送别”

④“杜鹃啼血”

除此之外,还有月亮、秋风、秋霜、衰草、梧桐、寒蝉、杜鹃、猿啼、沙鸥、鹧鸪、沙鸥、浮萍、船、孤舟、寒灯、孤灯、孤馆等。

闺怨诗

1抒发别离苦情——孤独、寂寞

2、抒发怨妇青春易逝的感伤

3、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

4表现闺中女子的怨恨

5借思妇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A、以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B、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C、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D、以冷落薄情寓遭排挤打击

 

 

 

 

 

1.比兴(比喻)团扇比喻君恩无常;桑之未落……其黄而陨是比兴比喻爱情的兴衰;以闺怨寄托“不遇”情怀2.对比、衬托3.细节描写(动作、神态,尤其是细腻的心理描写)特点1.常用女性第一人称2.常以做梦的形式

 

1.有浓重的感伤色调

2.语言朴素自然,浅显易懂,意境却深婉悠长,含蓄无尽

常见意象:

1、月、梦、泪、雁、寒蝉、更漏、笛声等言愁意象;2、织布、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行为类意象;3、灯、烛、帘、被、团扇、床枕、帷幕、帏、镜等室内用具类意象;4,高楼、宫殿、玉阶、窗、危楼、小楼、危栏、西楼等庭院建筑类意象

 

山水田园诗

①表达对大自然山水的喜爱和赞美。

②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

③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宁静平和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④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⑤赞美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淳朴。

⑥自己遗世独立的纯洁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先写景后抒情,

首句奠定感情基调,首句总领全诗,

④首句交代时间、地点、季节、天气

⑤以景结情

写景表现手法:衬托(动静、明暗、大小)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

抒情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描写见长,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隽永优美,

恬静淡雅

 

 

 

自然山水、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咏物诗

1、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例:《杨柳枝》(白居易 

2、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例如:《卜算子·咏梅》(陆游)

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例如:《画眉鸟》(欧阳修)

4、表达个人志向。

例如:《早梅》(齐己)

5、表达个人喜好和兴趣。例如:《菊花》(元稹)

 

托物言志   象征   

比喻   形象生动。

拟人 形象更生动、具有人情味

用典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对比、衬托  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以突出形象、渲染意境。

环境烘托   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烘托物的品质。

 

 

 

 

生动形象

凝炼简明

含蓄委婉

①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②梧桐:凄苦

③猿啼:悲伤

③鹧鸪鸟: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④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⑤沙鸥:飘零、伤感

⑥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⑦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⑧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⑨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送别诗

①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都是对友情的咏唱。

  ②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的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表明自己不为遭贬而改变玉洁冰清的节操。

 ③重在劝勉、鼓励、安慰友人

劝勉之中带有明显的君子赠之以言的倾向,如高适《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因为是知音,说话才质朴而豪爽,又因别离,才以希望为慰藉,于慰藉之中倾注信心和力量。

    ④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

    ⑤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一般以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送别诗的一般写法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等字眼;2. 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中间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趣,意味隽永为佳。

一、托物寓情:

1、《赠汪伦》/李白

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二、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啊谊的。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三、运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

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样的佳句,《别董大二首》

四、对比衬托

五、虚实相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六、修辞手法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送别诗从情感基调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

1、写景之昏暗、寒冷、迷茫、凄清,表达凄婉感伤、悲伤痛苦、惆怅迷惘的感情。此类送别诗有着浓重的伤感情绪,缠绵悱恻,意极为凄悲。

2、运用优美的文字,勾画清新的意境,创设轻松的氛围,抒发无限眷恋、依依惜别的深情。

3、一洗悲酸之态,吹响豪迈的号角,激情荡漾,健康高雅的格调。有开阔的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

1、送别地点:长亭、谢亭(又叫谢公亭)、灞陵、客舍、西楼、望江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阳关、或都门。

2时间:夕阳、日暮、月夜。

3季节

4、意象:酒、斑马、晚风、古道、芳(春)草、弱柳、杨柳、杨花或柳絮、残笛、寒蝉、烟波、水、浮云、落花、落叶。

5.送别之曲:《阳关三叠》、《折杨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