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兴业银行VS新华保险攻略2015-1-24
重要提示:
1,老股民是个乐观主义者,一切都喜欢乐观,大家请注意我的乐观情绪。
2,老股民持有兴业银行与新华保险,请注意或有可能的屁股指挥大脑。
3,老股民股价看那么高,但不一定持有到那么高才卖出,只要我找到市场中更高性价比的公司,我会毫不犹豫的卖出,不管什么价,哪怕亏损割肉也不管。我没有成本概念,心中只有标的公司未来价值与性价比。
4,只要公司基本面判断不出现重大偏差,只要大盘牛市模式如期开启,下面的思考将是我未来操作的指导攻略,利用市场波动、公司性价比进行换股操作,抛强换弱,高抛低吸。其实,这就是我挑便宜货、相对价值投资理念的精髓并付诸实践。也就是说,多数人在同一个标的上进行高抛低吸,我在不同的标的之间采用性价比模式进行高抛低吸,以选择N个中长跑选手接力赛赢得马拉松比赛的操作策略。
5,下面具体的分析思路建立在未来三年是大牛市,2017年上证指数将达万点的基础之上,假如没有大牛市,那么这个分析思考就没意义或者说天方夜谭,具体的操作就更无从谈起,只能也必须回归银行股持有拿股息过日子。
6,同时,向准备在新华复牌后追高买入的人一个警告!按目前的风向风力,新华复牌两个涨停或以上是应有之义,你不能看见“新华三百不是梦”而不顾一切的追高买入,在股市任何目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何况比较价值显得已经得不偿失不划算了。假如你还是决定买进,那么这是你自己的决定,你的人民币你负责,和我没关系。
趁着现在新华保险停牌,银行股处于低迷期,我赶紧说这个话题,以后恐怕就没机会(在上涨过程中我不敢说新华)了。为了适应快餐文化与个人懒惰,我尽量提纲挈领,减少码字,达到减少你阅读时间,增加你思考时间之目的。
兴业银行,银行业,在未来的三年中,存贷利差或有可能下降一点,总资产收益率有可能稍许下降,中间业务收入继续大幅增长的空间不大,成本收入比继续下降的空间不大,随着资产质量的稳定,信用成本将大幅下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信贷资产增长将继续维持在10%以上;随着优先股发行与资本高级内评法的实施,经营杠杆将逐渐提高。也就是说,银行未来经营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量的增长。2,信用成本的下降。3,经营杠杆的提高。毛估估未来三年(2015年起)的年均增长20%左右。
兴业银行在未来三年的大牛市中,可以达到的市场价在80元-120元之间,市盈率在20倍-25倍之间。当前市场价16元,6倍市盈率,未来股价有着5倍-7倍空间。
新华保险,保险业,在未来的三年中,随着股市泡沫的逐渐形成,分红险的销售将高速增长,权益投资比率将高速增长,导致投资收益率大幅提高,新华保险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于权益投资比率提高及投资收益率提高。毛估估未来三年(2015年起)的年均增长50%-80%左右。
新华保险在未来三年的大牛市中,可以达到的市场价在200元-400元之间,市盈率在30倍左右。当前市场价53元,20倍市盈率,未来有着4倍-8倍的空间。
新华保险未来将有可能与贵州茅台及中国平安争夺股王(第一高价股)之称号。
如上所述,在此各取目标中间价,提出两个让持有者欢欣鼓舞的梦想口号:1,兴业百元不是梦!2,新华三百不是梦!
嗯,假如取牛市泡沫中这两者或有可能的中间价,那么目前银行与保险的或有收益半斤八两,新华没什么优势。
从以上两个标的公司基本面分析中大家可以看见有以下几个不同点:
1,银行的业绩增长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是否牛市没什么关系。保险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于牛市泡沫的形成,没有牛市就没有高速增长。
2,银行的确定性比较高,只有宏观经济发展一个约束因素。保险的确定性比较低,有着宏观经济发展与股市发展两个约束因素。
3,在牛市疯狂中,从目标价低位看,银行5倍空间高于保险4倍空间;从目标价高位看,保险8倍空间高于银行7倍空间。
4,目前保险股市盈率远高于银行股,假如在平衡市,保险股的市场估值并不低,银行股绝对低估。所以,在未来的牛市中,银行股上涨更多来自于市场估值提高,相对比较安全。保险股上涨更多来自于业绩的高速增长,相对缺乏确定性。
同时,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点:目标价的实现需要大牛市的泡沫。
在股市,有人说,风(牛市或者说资金推动)来了大象也能上树,猪能飞起来就很正常了,就目前的市场来看,保险股在风头上。
就我买入保险股来看,实验账户的买入属投机范畴,主账户的买入属行业分散范畴,我的主战场还是在银行股,就因为银行股安全可靠无担心能安睡。持有保险股得观察风向风力,坐保险股的过山车并不舒服,需要强有力的心脏保证,一般人估计受不了。
为了说明保险股的攻击性,我这里假设一种情景吧:假设某一年,随着股市上涨,新华配置了2000个亿的权益、指数基金,年内股市上涨了40%,那么将获得毛利800个亿,其中的10%增加员工奖励或者说费用成本,减25%所得税,还有520个亿的净利润,就目前的总股本,合每股净利润16元,正常年份可实现的每股净利润2元,约90个亿的收益,就算是弥补过去几年的利润缺口吧。
换个角度再说这个,假设新华老总如安邦般的魄力,在今年年初配置1000个亿的权益、基金资产,未来三年大盘从3300点上涨至万点,上涨三倍,那么这个一千亿资产就变成三千亿,产生两千亿的收益,假如其中的一半支付所得税与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成本,那么就还有一千亿的净利润,合每股净利润32元,如此,就可以在15年分配4元每股净利润,16年分配8元每股净利润,17年分配16元每股净利润。嗯,剩下的约200个亿收益就给分红险客户分红吧。
如此,2017年16元的每股净利润,连续几年80%以上的利润同比增长,市场会给予什么样的估值呢?当然,以上这些分析只不过是为了说明攻击性的问题,实际上我估计不会有那么高的收益,因为我国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实在是差强人意。
相对来说,在牛市环境下,新华的利润增长将高于平安,目前的市场估值却相差无几。当然,我也持有平安,就因为相对来说平安比较稳定比较安全。
总而言之,就目前的市场估值来看,虽然银行股已上涨50%,但还是绝对低估,且可靠性强,更安全,攻击性或者说爆发力差一点,长期持有收益也不会低。在保险股来说,中国平安更稳健更安全,但攻击性稍逊一筹。
就目前来说,我最希望看见的是:保险股在年内翻番上百元,银行股在资产质量的困扰下仅上涨30%,然后我就可以重新归队银行股,等待着银行资产质量稳定以后,经营业绩高速增长,市场进行戴维斯双击。如此,实验账户市值将有可能达到两千万左右,以一轮牛市20倍收益收官,为实验账户第三阶段计划打下坚实基础。
保险股牛市中的攻击性分析
链接:http://xueqiu.com/9528220473/35250067
附件:国泰君安非银团队调研四大保险2015-1-12
四.保险股趋势依旧向上。
过去两周国君非银团队分别调研了四大保险公司的开门红情况,总体上四大保险公司开门红业绩突出,保险板块逻辑依旧。
一方面,投资收益率超预期:
预计2014年保险行业综合收益率接近8%,上市险企综合收益率超过7%。估计11月以来险资在权益资产上提升超过2千万。
1、寿险公司杠杆率高。简单测算1元的资本金可以产生8元的保费收入,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寿险公司看做不断膨胀的自营盘。这类公司在牛市后期往往表现卓越。同时,团队调研发现,过去2个月保险公司普遍减持部分金融股,投资收益基本兑现。
2、保险公司目前股票和基金的配置大幅上升。
3、债市情况良好。对大量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保险公司是利好。
另一方面,保费收入超预期:
开门红期间,中国人寿首周保费增长200%,新华保费增长150%,太保、平安由于去年保费收入基础高,今年只增长100%。
1、外部:居民大类资产配置转移,随着央行的降息,保险投资产品(特别是分红险)吸引力加强。
2、内部:2014年,保险公司营销员数量质量明显改善,保险公司人力、健康人力活动率、人均产能均快速增长,使得个险新单大幅超市场预期。我们首推中国平安,因为其业绩明确、主题多、估值低。
嗯,这个附件就不解读了,大家自行解读吧。
另:请朋友们帮我记着,到了1股新华接近可以换4.5股兴业的时候提醒一下,我准备在1股换4.5-5股的区间回归兴业。谢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