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2010-04-20 18:35:05)
标签:
杂谈 |
创新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近年来,我校针对普高学生实际,深入开展“创新德育活动,创建和谐校园”活动。教职工们在王习刚校长“赏识、鼓励、引导、创新”德育理念的指引下,以人为本,致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激励、感受他人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让学生不因读普高而自暴自弃,更多的从进步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学校校风、学风、教风进一步纯正,呈现出“学生奋发向上,教职工爱岗敬业、师生互敬互爱”的良好氛围。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教育实效的德育活动,注重活动立意、形式和方法的创新。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实现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第一、“爱心和德育”科研花繁叶茂
“爱生”是师德的灵魂,是一切教育工作的源泉和动力。针对绝大部分教师还很年轻,缺少相关经历的现状,学校开设了“爱心和德育”校本科研课题,请县教育局老领导欧阳万铭作顾问,让大家将爱心洒向学生,收获成果,享受喜悦,并不断总结经验,找寻规律。绝大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边实践边研究,由感性的事迹经历总结出理性研究成果,并在校内交流和改进。自2006年开始,我校每年围绕“爱心与德育”召开一次“班级工作艺术”专题研讨会,班主任们从一件件具体的事例中进行进行探讨,从如何转化学生、如何开好班会、如何培养学生干部等等方面总结了不少经验,形成了许多共识。学校还专门邀请黄冈师范学院教授韩冰清来校讲座,指导班主任如何开好班会课。热爱学生、讲求育人艺术已成为我校教师的自觉行为,如今我校正涌现出一大批爱生如子爱校如家深受学生欢迎的一大批班主任。
第二、“感恩教育”开展深入持久
我们认为,“学会感恩”是学生一切美德的起点。因此,我们始终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第一抓手。在国旗下讲话、校会、班会、团会以及训话时,我们都把感恩教育贯穿其中。今年还特地邀请著名青年励志演讲家王亮老师来校对全校学生做了“让爱你的人为你自豪”的感恩演讲,要求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都要知恩图报,学生深受感染。利用感恩节晚会、感恩黑板报、展板、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学生的孝心、爱心、责任心都明显增强,各类感人事迹层出不穷。
第三、“学生管理实践周”活动富有实效
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习惯,一直是各学校最头痛的问题。空洞的说教和机械的强制管理都不能从根本上把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良好习惯。有不少的学生总是对学校的管理存在不满,以不同方式进行发泄或投诉。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开展了“日常行为规范实践周活动”。具体做法是:在学生会、团委会履行日常管理的同时,每周由一个班负责课余时间的综合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分点站岗,监督师生的行为习惯,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协助学校完成阶段性的整治活动和创建工作;监督外来人员的校内行为(例如控制周围群众上教学楼拾垃圾等);监督食堂内各项工作;力所能及地处理一些校内偶发事件,完成公益性活动(如秋天给操场洒水)等。每周值周完毕,由班长写出实践总结,其余学生写出心得体会。值周总结由班长在下周的升旗式上宣讲,心得体会用专栏展出。学生总结成绩时入情入理,指出问题时一针见血,学生自己提的问题和意见,更容易被同学接受。这种管理效果十分明显,经常换位进行思考,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明显提高。
第四、寝室精细化管理成绩显著
我校立足精细化管理,注重从生活细节着手,培养学生的细节意识;注重从细节锻炼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注重从行为习惯着手,培养学生严谨的生活态度。学生寝室是一个教师监管相对薄弱的地带,学生在这里的行为是真实自我的表现,如果在这里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我们每一期都要进行文明寝室评选活动,每一位学生手中都有一份文明寝室达标要求,具体是要求卫生做到“七个一条线”和“三个整洁”,每人负责一项要求的检查落实,弘扬积极向上的寝室文化,从精神风貌、文明语言、和谐共处等方面进行考评,每天都有专人进行检查评分,对不合格寝室要求立即停课整改到位。要求班主任每周至少三次到寝室进行抽查,每天晚睡实行点名制和室长报告制。通过以上措施,将原来较为脏乱的寝室打造成了学生文明的殿堂,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大增强,浠水县闻一多中学还专门带全体班主任来我校参观学习。
第五、“成人宣誓”活动催人奋进
高中学生叛逆心理强,不愿意师长把他们当小孩看。我们抓住这一特点,每期举行一次“成人宣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成人的意义和责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强自律,不断进取。我们发现,宣誓前后,学生表现大不一样,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
第六、“成功档案”点亮学生心灯
“偏爱优等生,厌弃后进生,忽视中等生”是各学校的通病,在教师紧缺的农村高中,此类问题更为突出。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切体会到教师的关爱,我们通过建立“成功档案”来促进教师关注每一位的成长进步。每个班有几个科任教师,就把学生分成几小组,每个教师对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全面负责,既关心他们的学习,更关心他的生活和心理状况。教师每两周内必须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一次深入交流。尤其是要帮助那些情绪波动、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树立信心,点燃希望。向他们讲明读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历程,不管将来发展如何,高中三年不能虚度,只要有奋斗就会有收获,而收获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每人建立一项档案,由师生共同记录他的成长历程。这个活动开展后,不少学生摆正了心态,正确定位自己的发展目标,焦燥情绪减少,积极性大大提高。还有十几名打算辍学的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又安心地回到了课堂。
第七、“文明修身”机制发挥作用
实践证明大多数违纪学生都是因为情绪失控,行为失范,孝心、宽容心、责任心、进取心等存在缺失所致。传统的教育方法侧重“矫形”而“育心”不够。我们通过开办文明修身班来“育心”,根本目的是让学员从“静心”到“净心”,即静下心来反思、忏悔、展望和自我激励,从而到达净化心灵、向往美好、走向成功。自觉成为和谐家庭、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一份子。具体规定是:受纪律处分的学生,必须参加“文明修身班”的学习,推行学分制,规定受不同程度处分应获得相应学分后方可取消处分。开课时间一般选择在晚自习。我们要求所有教师在授课时要改变一些传统的说教方法,杜绝批评和训斥,努力创设一种感染人的氛围,让学员在真情实境中自我觉醒、自我感动。课程设置有给自己的父母写家书、军训、背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义务劳动、听法制专题讲座、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读催人奋进的励志书籍并写读书笔记等等。
两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深受学生认同,收效甚好。参加学习的人中,无一人有再次重大违纪行为,并且在他们的影响下,因违纪受处分的学生越来越少。通过后期观察了解,他们的这些表现绝不是对制度的屈从,而是内心受到震撼后的真实改变。
第八、巧借外脑,利用活动促成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当今的德育工作中,不能坐井观天,我们通过请进一些成功人士来校讲座,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我们邀请了旅美博士郑胜平来校进行励志讲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扬起了学生理想的风帆;我们邀请了湖北师范学院陈春生教授来校进行“戒除网瘾”讲座,让学生明确了网络的危害,理性对待网络,健康上网;我们邀请了青年演说家王亮来校进行感恩教育,学生现场哭成一片,触动很大,反响很深;我们邀请了广东佛山南海福教育咨询公司来校进行“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放飞心灵,自信人生”特训营活动,对学生进行团队、感恩、责任教育,学生思想明显好转,爱心、感恩心、责任心明显增强。
通过多年努力,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有明显进步,绝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谦虚、谨慎、理解、宽容的良好品质。当然,我们所做的工作还是在摸索中前进,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些做法还很肤浅。我们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