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恒善树书院-按博客目录阅-富华
恒善树书院-按博客目
录阅-富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59
  • 关注人气:6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国(二)(3)

(2017-06-20 04:20:06)

话说那女儿国王,放下手中的铡刀,不慌不忙地将干草放到草堆上,然后脱下外套抖了抖:只见那草屑土灰瞬间化作漫天雪、、、、、、

一阵风夹杂着呛人的烟尘袭来,纵使玄奘和三个徒弟一路风餐露宿经历过黄沙漫卷大雪迷路仍然有眼罩口罩保护,遇到这突来的草尘却也呛得眼泪鼻涕俱下咳嗽喘息不止。

善行:这就是女儿国王给我们的下马威?

善树:不是,是见面礼!

女儿国王将外套重新穿上,将玄奘师徒四人和通译让进帐篷:几位法师请上座,待本王为几位准备茶点!

玄奘师徒三人进到帐篷,发现里面只有一张方桌放在地面,周围一圈地毯。

善树:师傅,哪是上座,哪是客座?

玄奘:等女王坐好就知道了!

女儿国自己到帐篷外,拎着茶壶到一头奶牛处,开始熟练地挤奶!

善树:师傅,女王要请我们喝新鲜的牛奶!刚挤的!

那头奶牛居然懂人言一样,伸着舌头对着善树哞叫几声。

女王将茶壶中刚挤的牛奶放到炉火上,然后从柜子里取出一块大砖茶,在地上摔了半天,将地上的碎茶末放进茶壶开始煮奶茶。

玄奘师徒看得目瞪口呆。

女儿国王又从柜子里取出一个果盘,里面有几个水果,只是都烂掉了半边,还有几块糕点,上面居然有小生物在蠕动、、、、、、

上一秒玄奘师徒张开的大嘴还无法合上,下一秒就嘴巴紧闭!

女儿国王将一切准备好,然后拍拍手跪坐在地毯上:我们女儿国,地处深山,衣食皆靠牛羊,这冬令时节更是大学封山,只有待到来年春天雪融,男人们才能从山外运来新鲜水果蔬菜以及米面日用等物。我们能够招待各位的,只有这些粗陋的茶点了!各位法师请随便用!

玄奘师徒赶紧连连拱手:我们自便!

女儿国王:不要客气啊!

玄奘师徒一起:不敢不客气!啊、、、不对、、、不敢客气、、、不、、、不、、、不会客气。

玄奘:女王凡事亲力亲为,实在令贫僧敬佩!

女儿国王:唉,在我们女儿国,因为国情特殊。所以啊,我们女儿国的女人要当男人用,男人要当、、、、、、那个、、、、、、只能放牧牲口用、、、、、、也是因为男人们有半年在外,只有女人长年在家,所以才由我这个女人家主持国中琐事。

玄奘:我们原本是东土大唐的僧人,想要到西方天竺拜佛求经。途经贵国邻国龟兹,适逢大雪封山,又恰逢龟兹龙马遭受疫病,因而在龟兹盘桓一冬。此次代表龟兹国出使女儿国,乃是为两国永结友好而来。

女儿国王沉吟片刻,将话题岔开了:法师一行翻越天山冰达坂,甚是辛苦,本国虽然地处偏隅,但也有些许物产,本王今晚将用天山中的各种珍馐招待各位法师。本王要亲自为几位高僧准备晚餐,请几位法师稍等片刻。

玄奘看女王不接话题,于是暂且作罢。

    

山里天黑的早,不一时已经华灯初上。

那女王在外面走来走去指挥几个年青女孩忙忙碌碌,有的劈柴烧火有的洗碗刷锅有的添水放料。

很快,女王指挥几个女孩抬着一口热腾腾的大锅进了帐篷,一种从未有过的香味弥漫在整座穹庐。

善树伸头看那粥:只见一粥恰似------混沌天地未分时,茫茫渺渺鸿蒙现。朵朵莲花辨清浊,造化万物皆成善。最神奇的是,在那透明如玉的粥中,朵朵盛开的莲花中间,分布着几十个微型的人形,恰似母体中的婴儿一般,身体蜷缩眼睛似睡非睡,在清澈的粥中起伏漂动、、、、、、

几位女孩开始为出使僧团盛粥。

玄奘大惊失色:启禀女王,我们出家人有五戒八戒,莫说是这活生生的胎儿,即便是那扑火的虫蛾,我们出家人都不曾杀过一只、、、、、、女王美意我们恐怕不能接受、、、、、、

女儿国王:我知道僧人是吃斋的,因此特地为法师们准备了素粥,这煮粥的水都请我国僧人用细棉布仔细过滤过了。这粥虽素,却集合了我天山的精华,先说这米,这米乃是我天山高山特产稻米,一年只有一季。再说这粥中的素菜,其中有我天山特产蘑菇、松露、野菜、松子、红花、、、、、、

我这天山中更有两样天地奇花奇果,一曰天山雪莲,长于高山雪地,一曰人参仙果,成于草甸河滩。

先说这天山雪莲,雪莲花又称优钵罗花,生于天山高处,接上天之元气,每五年才一开花,花期却只有短短两个月,吃它须顶风冒雪登上高峰,在雪线附近搭起帐篷,等待雪莲花开,一旦采得雪莲,立刻有人转运下山,否则须臾之间雪莲花便回归本元。这雪莲花苦中带甜,入肝肾脾三经,可除寒、壮阳、调经、止血,乃是我女儿国中女性最喜爱的滋补神花。

最后说这人参果,这人参果又称为卓老沙僧,更是七年才能成果。广布生于高寒草甸河滩,吸收大地之灵气。这人参果甜中有香,可入胃脾,可以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我国中僧人经常食之,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被人们美誉为人参果,俗称作草还丹。这人参果吃他须用磁器,清水化开食用,遇火即焦而无用。我女儿国的男人们长年在野外风餐露宿,最喜欢用人参果煮粥炖肉滋补身体。

这人参果中,经过七年时间,能长成人形者为最佳,人食用了可以激发灵气疏通心性,我命御厨从历年采集的人参果中,挑选了五十三颗完全长成人形的上好之果,取善才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

故而我女儿国招待法师们的虽是简单一粥,却也周天不凡十全大补。这粥啊,对男人女人都好!

玄奘这时才面露喜色:女王一粥藏禅意,颗颗心意助成佛。我们师徒何德何能,修得这周天般若粥?

女王:我草原民族,自古好客,几位法师为了我国与龟兹关系,不辞辛苦远道而来,自然有此仙缘福报、、、、、、

善树几人一路上水米未进,早已经是饥肠辘辘。

玄奘倒是意定神闲,先是双手合十念段开斋经,然后才对着女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于是,粥宴开始。

善行端起粥碗向着善德使个眼色,齐齐向善树用碗碰个素杯:善树师弟一路上费心不少,喝碗周全大补粥,祝愿你好你也好、、、、、、

善树一头雾水,满腹狐疑开始喝粥。

玄奘瞪了善行和善德一眼,两位师兄才收敛神态。

这时,女王招呼外边的护卫和其它女兵一起进帐篷:天气冷,大家都进来,自己取碗盛粥暖和暖和、、、、、、

玄奘:女王性善,能与国民同甘共苦。

女王:草原上食品种类不多、饮食简单、讲究实用、兼顾营养,这样一大锅粥就可以够这营地里所有人食用,大家无论分工,吃的东西都差不多,便于加工节省时间容易烹调御寒管饱就够了、、、、、、我听说中原寺院也有节日向香客施粥的习俗、、、、、、

玄奘:的确如此。当年佛祖在菩提树下苦修,由于长时间思虑和饥饿多时,因而身体非常虚弱。这时候一位牧羊女,用各种米豆、野果、牛奶以及清泉水为佛祖煮了一餐简单的乳糜粥,佛祖因而恢复了体力。经过七天七夜的苦苦思索,最后在十二月八日悟道。

我佛门弟子为纪念佛祖悟道,于是就在佛祖悟道的这天,向广大信众和贫苦百姓施粥、、、、、、


善行只顾一边喝粥一边和善树开玩笑,无意中眼神扫过粥碗,手不禁一抖低叫一声,善德转身一看,原来善行碗里的粥中赫然一条虫子。

善行和善德放下粥碗,低头不语。

女王看到了刚才一幕,心有成竹,嫣然一笑:两位小法师,不必惊慌,那粥中不是虫子而是虫草。

我们这天山上,还有第三样宝贝,名字唤作中华虫草,又叫冬虫夏草,乃是得大千世界动物与植物的精华。中华虫草外表如蚕虫,在冬天的时候冬眠于地下,等待夏天却变成草长出地面。这中华虫草开一紫色小花,春末夏初之时乃是采集最好时节。

此物为我女儿国名贵药材,可以滋肝清肺、平心静气、强身健体、消淤化食、、、、、本王担心惊扰了几位法师,因而没有告知几位,没有想到还是被小法师发现了,小法师有福了、、、、、、只是照顾不周,希望见谅!

玄奘: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只是我们出家之人,不伤害动物生命,这粥我们可能喝了不合适!

女王:法师不用担心,这中华虫草虽叫虫草,其实只是冬天为虫,到了夏日已经完全变为草了,因而法师食之不算破戒!

善树用筷子从善行碗中将虫草夹起:师兄,我来帮助你消灭这小虫子如何?

善树将虫草放进嘴里吧唧吧唧几下,假作痛苦状,然后又在善行碗中寻找虫草。

善行沉下脸,将碗端起:师弟,占了便宜还卖乖!注意别补过了头流鼻血你又要怪师兄!

女王:这里还有一些面点,在我们这草原上,不比你们中原,面食可是稀罕之物啊!

善德看善行和善树争得热闹,于是大口喝粥,然后又盛了满满一碗,还多捞了些雪莲人参果。

玄奘:善行善树,食不言寝不语。你们看人家善德默默无闻、埋头苦干,已经吃了三朵雪莲五颗人参果了!

善德手里拿个馒头满嘴的人参果差点吐出来:师傅,这你都看得如此清楚?

玄奘:法心如镜,空而不迷、、、、、、

善行善树这才恍然大悟,此粥乃是绝对稀罕之物,此生食用机会恐怕仅此一次了!

于是,大家一起大快朵颐。

小客官起身出去、、、、、大家正在兴头上,并未多注意、、、、、、


帐篷外面篝火已经燃起,一群女儿国的女兵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女王看玄奘师徒已经用膳完毕,于是做个请的手势:各位法师旅途劳累,不如与本王到外边吹吹我们这草原的风!

玄奘:女王美意,贫僧随喜了!

玄奘随女王信步走出帐篷。

篝火旁,草原民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歌舞,火苗似乎也在随着歌舞而随机脉动。

玄奘:女儿国男人半年在外,这诸多的女眷老少,国中一切事务繁杂,女王应是劳心劳力,为何我见女王悠悠然?

女王没有说话,只是从干草地上抓起一把沙土,先是用力抓紧,沙土从手指缝隙中漏出,然后又放松手掌,沙土仍然从指缝中漏出,最后女王手指并拢,用手平托着沙土,于是沙土留在了掌心。

玄奘:女王是说民众如沙土、、、、、、只可敬不可过? 我佛门有诸多“恒河沙”论,谓每一事物皆是真心全体,即每一事皆是全理也。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梵净”。我中原人讲天人合一,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故《春秋》有敬贤重民之意。然世人有生而即不止有善端者,亦有生而即几无善端者,我中原圣人孔子所谓上智与下愚是也。

女王:人之善端如秤之盘,人之不善如秤之砣,人之教育如秤之度,人之善与不善孰重,成其上智或亦下愚,皆取决于教育之度矣。人之为人定有其善与不善之两端而无完善之人,驾驭善与不善也需似秤度上拨砣刻度合适则大局平矣。贵国不亦有阴阳和合之道乎?

玄奘:我中原人的善秤之度为仁义礼智信。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义。知仁义,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安处善,然后乐循礼。乐循礼,然后谓之君子。

我佛门亦有《成唯识论》谓能了境之识有眼、耳、鼻、舌、身五识,须众缘和合方得现前,在此之上更有第六识本能识、第七识理性识、第八识精神识。前五识为入口,后三识为两两相关。           

故儒家与佛家均有顿渐二派。以贫僧愚见顿悟为灵感,渐悟为修身,循序渐进之努力修身方可渐悟,修身至化境则灵感通透才能顿悟。人生之九成为努力修身,而人生一成不到为灵感迸发,然有时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实心之桥通矣。

女王:寡人以为佛家后三识以前五识为基础。我听闻贵国中医将五德与五脏健康之间关系梳理成典籍,为精神与身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此事真否?

玄奘:真!然中医为道教之一部分,五德为儒家之核心。道为天理,儒为治世,二者有相通之处,只因人生于天地之间,万物有灵人为万物之首。然儒家与道教出发侧重不同矣。

女王:那何为佛学?

玄奘:佛学源起为修心之学!儒释道三家有相通之处,然对比不等于类比,我中原之治学者亦有将三教归于同体之说,貌似通透实为不精深之学,儒释道三家有同有异各有所长侧重殊异方为真相。故而中原有圣人正人善人各有所选所用之说,聊备女王参考。

女王:我听闻佛门之学有自修和度人之分?

玄奘:所谓“观色即空,成大智而不住生死;观空即色,成大悲而不住涅磐。色空不二,悲智不殊。”

女王:我对佛学也粗知一二,寡人以为佛祖悟道涅磐,然佛学之始源自拯救贫苦众生,因而佛学自始都是向下的,知人人皆有佛性者方为真知如来。故而窃以为众生皆有佛性,有佛缘者与佛学以佛性共通,有些微佛性通达则可入法门,然佛缘因人有深有浅,悟道系统全面精微程度不同,故而并非人人可以成佛、、、、、、     

玄奘:《成唯识论》云”带有烦恼之识,即有漏识也”,贫苦众生均有天生净乐佛性,佛门佛学识其漏识所在补成即可增其净乐。众生四种烦恼谓我痴即无明、我见即我执、我慢即倨傲、我爱即我贪、、、、、、我佛门对之以开悟、开明、空心、空欲、、、、、、然并非人人有补漏净乐之种识,故而人人皆有佛性并非人人可以成佛。

女王:此所谓转识成智乎?

玄奘:然!识皆转为智,此时无漏识烦恼矣。所谓“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究竟具一切种智,名成菩提”。女王是如何了解女儿国众生漏识烦恼的?

女王又伸出一只手,遮住玄奘的眼睛:全世界是不是都看不到了?

玄奘:是!

女王收回手:那全世界是不是消失了?

玄奘:有即非有,生即无生。佛学有四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世界一直都在也一直不在。中国有句古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说即非说非说即说,想要一手遮天的人其实只是囚禁了自己。

女王:法师如何看待生死轮回?

玄奘:譬如这日月星辰,日月星辰的落不过是下一次日月星辰升的开始?不知贫僧所对可达女王心意否?


突然,人群一阵骚动,大家一起转身、、、、、、一个蒙面的人影突然闪到女王前面不到一丈的地方、、、、、、

女王身后的护卫本能地冲过去,蒙面人突然掏出两个陶罐,用力摔到地上,顿时一片烟雾弥漫开来,所有护卫都被呛得流泪,根本无法进攻,被蒙面人一一挥刀砍倒。

女王身边只剩下了玄奘师徒四人。

善行善德本能地保护师傅,善树回身看了一眼师傅,玄奘重重地顿首,善树转身冲向蒙面人。

刺客又是故技重施,两个陶罐摔到地上,善树也被迷住双眼,瞬时间置身险境、、、、、、

一个身影却先于善树到了蒙面人身前。

女王!

只见刚刚还缓步从容的女王,猛然疾步向前,在离蒙面人还有半丈时,突然左手从口袋掏出一个布袋,迎面挥向蒙面人的眼睛,一股白色的粉末腾起一片迷雾,就在蒙面人闭眼的一瞬间,女王一掌击落了蒙面人手中的刀。

女王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武器,对着蒙面人后背轻轻一点,那刺客像遭了雷击一样。

蒙面人一边大声咳嗽,一边转身向着远处的山脚下逃走,山脚下灌木丛中隐约可以看到一匹马。

女王却没有追!一群女兵叫喊着围追过去。

她轻轻掸掸衣服上的白色粉末,转身向围上来的女护卫伸手:取弓箭来!要鸣镝!

女护卫拿来弓箭。

女王搭箭引弓,一只鸣镝飞向刺客,刺客慌忙中转身看箭,那箭却正正的落在刺客身体前方三尺多处!

刺客向左闪躲,女王又是一箭,还是鸣镝,这次箭落在了刺客身体左侧三尺多处。

刺客向右闪躲,女王又是一箭,还是鸣镝,这次箭落在了刺客身体右侧三尺多处。

刺客后面有大批的人追赶,快速跑动中左突右冲,身体失去平衡,速度慢了下来,但仍然跌跌撞撞地向前冲。

女王又是一箭,这次箭鸣叫着射向马。

一箭正中马缰绳,马缰被射断,马儿受惊奔向远方。

刺客绝望地追向马匹,终于重重摔倒在地。

一群女兵围了上去。

女王将弓箭交还女护卫,转身回到帐篷。

刺客被押进帐篷,面巾也被摘下,原来是个年青女孩。

女王:你是谁?从哪里来?为何行刺本王?

刺客一声不吭,低头看地。

女王:抬起头来!

女刺客甩开秀发抬头,龟兹使团大吃一惊:尉迟敬仁!

善树捂嘴:女的、、、、、我有好几晚因为天冷、、、、、、

善行:你是觉得得意呢?

善德:还是觉得失意呢?

善树一拍光头:阿弥陀佛,到处都是坑啊、、、、、、

女王:你不说,我从你的行为举止也能大致猜到你是匈奴人,你们想要刺杀本王搞乱女儿国的后方大本营,然后再围歼我们那山下放牧的男人,对不对啊?你受命于人,我不想杀你,所以才手下留情,想给你一条生路!只要你肯悔过,我就可以不杀你!

刺客终于垂泪开口:女王厚德,在下谢恩。只是女王应该知道我们这行的规矩,行刺的人没有退路,失手即是死。我的父母都在匈奴王的手中,如果他知道我被活捉、、、、、、所以请女王开恩,杀掉有罪之人,然后将有罪之人置于马背允许还乡,这是刺客的宿命、、、、、、只是此事与玄奘法师无关,与龟兹国亦无关系,我跟随玄奘法师只因从本国进入女儿国有极大困难,因而、、、、、、有罪之人愿独自承担、、、、、、

女王沉思,无奈地挥挥手让人把刺客带下去。

玄奘一身冷汗:女王万福,有惊无险。贫僧差点造下大孽、、、、、、

善树:贫僧慢了半拍,没能保护女王,请女王见谅!

女王:谢过法师了。有时候要保护自己,主动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我要是站在那里不动等别人保护,恐怕危险更大一些。

善树:小僧有一事想要向女王请教,刚才女王使用的是哪两样武器?居然能一招制敌!

女王笑了:那哪里是什么武器。那白色粉末呢,是本王刚才为几位法师作面点用剩下的面粉,我不知道这刺客用的是哪种烟幕,只能是让对方也看不清我,那点穴用的物件不过是和面用的搅拌棒罢了,劳动人民随手就是武器。看我那女儿国民手中赶牛的鞭割草的镰打猎的弦都可制敌,你们中原人砍柴的斧堆草的叉切菜的刀古代原来不都是武器吗?民心才是最大的安全、、、、、、

只是本王觉得有一事蹊跷,刚才检查那刺客手中的刀表面完整,其实刀柄和刀身已经松动,且有被人动手脚破坏过的迹象、、、、、、

听说你们需要用雪莲入药治疗龙马,我这女儿国地处天山,雪莲虽是稀罕之物,但每年也能采得几朵,经年累积倒也有些库存。本王愿意赠送龟兹国雪莲一车,请法师带到龟兹国就是了、、、、、、

    玄奘:多谢女王陛下!

女王:我这女儿国国中也有寺院若干所,如果几位法师愿意留在我国,我可以聘请玄奘法师为国师!我这女儿国虽然寒冷空旷,却也环境优美风景绝佳,有利于各位法师修心养性修养生息、、、、、、不知四位法师意下如何?

玄奘:贫僧此次为龟兹国出使女儿国,也是因为西往天竺路上大雪封山,故而在龟兹国逗留良久,恰逢龟兹龙马遇到疫病,而龙马与我中原华夏先皇周穆王西行有着历史渊源,故而为拯救龟兹龙马,来到女儿国游说两国永结同好。贫僧本次西行使命乃是到天竺佛祖出生地取到真经,之后回转东土大唐造福黎民百姓。

    女王叹了口气,然后从帐篷中取出一口破旧的皮箱,打开皮箱里面还有一个皮箱再打开还有一个皮箱再打开、、、、、、大家都伸着头看,原来是一堆烂衣服,女王拿起一堆旧衣服,下面还是旧衣服,终于在角落的一堆衣服的地方放射出一道红光、、、、、、

女王将其取出,吹去表面的尘土,原来是一颗稀世硕大红宝石:这红宝石乃是我女儿国镇国之宝。据先王述说,当年到天山深处打猎,遇到一只九色鹿,追随到一个山坳,九色鹿不见了,却出现一道红色光芒,先王在那里发现了这块稀世红宝石、、、、、、

这红宝石乃是神物,理应作敬拜佛祖之用,只是我女儿国寺院不多僧人稀少因此一直闲置在这里。

为感谢佛门大爱,我决定将我国国宝级的红宝石奉献给法师,这颗红宝石巨大无比长可盈尺世所罕见,请代为送到佛祖出生地,作为女儿国国礼供奉在佛祖舍利前面。

感谢几位东土大唐高僧的从中斡旋,既解决了我女儿国的国土安全,又改善了与龟兹国的关系。

玄奘:这都是如来佛祖保佑。女王一片赤诚之心,佛祖必将护佑女王陛下。

女王:传我命令,派女儿国精锐骑兵百人,护送玄奘法师安全回归龟兹国、、、、、、

女王风清云淡地将红宝石献出后,又回到帐篷前继续铡草、、、、、、

善树拿到红宝石,不仅赞叹:真是好东西!

善德:师弟对红宝石有研究?

善树:我对红宝石没有研究,我对一尺有研究。体型盈尺的红宝石,一定是好东西、、、、、、

玄奘突然转身:贫僧恳请女王陛下再赐我一件礼物?

女王靠着铡刀莞尔一笑:是那个女刺客吧?

玄奘:女王先知先觉、、、、、、这个刺客受命于人,实出无奈。贫僧观此人良心未泯,用断刀行刺,一则完成使命程序,二则恐非真心杀人、、、、、、我们出家人慈悲为怀,不忍弃生命于不顾,愿意将其带离贵国教化,令其永不进入女儿国、、、、、、、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女王:其实法师有所不知,以匈奴人的规矩,刺客失手必须自尽。这个匈奴女子已经好几次想要自杀,都被女兵发现救下、、、、、、如果法师能够开悟此人,本王倒是乐意让她跟随你们回去,毕竟她实在是太年轻了、、、、、、但法师需要说服她的,恐怕不是放弃杀人的念头,而是不要再自杀!

玄奘:女王真乃大慈大悲的活菩萨,能够如此关照一个预谋行刺自己的人、、、、、、陛下海量啊、、、、、、贫僧此行任务已经圆满完成,那贫僧告退了、、、、、、


玄奘师徒一行人,离开女儿国,虽说有些许插曲,总体上任务完成的还算不错,主要是人马都完完整整地回去了。

但一系列的突发事件,让大家都默默地骑马前行,各有所思。

玄奘师徒四人坐马车,而尉迟敬仁则骑马随同在侧。

玄奘:尉迟敬仁,你知道你的武器是谁破坏的吗?

尉迟敬仁:弟子愚钝,不知是哪个、、、、、、

玄奘:是我、、、、、、

大家都一脸惊异。

玄奘:你太年轻了,你以为你的意图大家都看不懂,其实在路上贫僧就早已发现你不同于一般客官,只是对你的真实意图没有完全弄清,因而一直在暗暗观察你的行踪。但是有一个人早就知道了你的意图、、、、、、

尉迟敬仁:谁?

玄奘:女王!、、、、、、你自己都没有注意到,路上有许多形迹可疑的女子在跟踪我们,如果不是善行善德暗中保护,你恐怕连龟兹国都到不了。但当时我也不知道这些女人究竟是干什么的、、、、、、因而出于善心一直保护你,直到女王设粥宴款待我们,你偷偷出去取武器藏在帐外,我才明了你图谋不轨,因而悄悄破坏武器以防不测,而这一切在女王皇帐周围发生,女王又怎可能不心知肚明?也正因女王明了我破坏武器之事,因而女王才对使团没有产生怀疑,否则另一个国家的使团中有刺客,这个使团还可能被女王信任吗?我们的出使任务又怎可能完成?

尉迟敬仁:尉迟愧对法师,是法师给了尉迟重生的机会、、、、、、

玄奘:是你的本性善良给了你自己重生的机会、、、、、、你发现刀已经被破坏,却依然执行计划,说明你已经不是想杀人,而是想自杀!女王也正因为这一点而原谅了你、、、、、

尉迟敬仁:多谢法师点拨,弟子愿洗心革面、、、、、、

玄奘:只是尉迟敬仁,贫僧不得不提醒你,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有时是容不下丝毫幼稚的、、、、、、你我皆未成佛,大家都在尘网中、、、、、、

尉迟:弟子认命、、、、、、

善树:师父,尉迟已经认错了,女王也原谅了她,给她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吧、、、、、、

这时使团后方远远地腾起一阵尘烟,一队十几个人的匈奴骑兵队快速卷袭了使团,善行善德一左一右保护师父,善树站在车厢后端警卫。一个匈奴骑兵快速从一侧冲击马车前方的马,马车被迫转向、、、、、、女儿国护卫也追随马车转向、、、、、、

这时大家才发现这十几个匈奴骑兵的目标根本不是他们,所有匈奴骑兵一起压向了尉迟、、、、、、


黄沙,夕阳、、、、、

尉迟躺在善树的怀里大口喘气:善树,其实有些事我也早已明了。你知不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些人只有两个时刻是最幸福的:一个是出生的时候,一个是离开的时候。我们匈奴彪悍好战,家族仇杀不断。我一出生就被当作杀人机器训练,你能理解一个人只能希望从一群亲手把她送上绝路的人那里获得点滴慰籍的感受吗?是冷彻骨头的那种冷!

从我加入使团之后,我为了不被发现,学着和你们一样待人处事,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温暖,然而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杀手、、、、、、你们才是杀手的杀手、、、、、、

尉迟说到这里笑了笑:善树,你知道不知道,我每次住店的时候,都故意睡在你旁边?而每当我冻得发抖的时候,你都会假装翻身从后面抱住我,你其实早就知道我是女的,对吗?你演的可真像、、、、、、

善树哽咽着点头:因为我也冷、、、、、

尉迟看了一眼天山的夕阳:好美的夕阳、、、、、、善树,托你一件事啊,你到了佛祖的家乡,替我向佛祖祷告,求佛祖让我下辈子投生成一只鹰,这样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草原的天空飞翔了、、、、、、

善树低头哭泣、、、、、、

尉迟气息渐弱:善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在驿馆中其实只是心冷、、、、、、并不是、、、身体冷,我感觉到你冷的发抖,所以才假装自己冷的、、、、、、发抖、、、、、、我现在才是真的、、、、、、感觉好冷、、、、、、

善树埋头呜咽:佛祖,这世界之大,为何却容不下一个弱小的女子、、、、、、

                       

夕阳下,一匹草原老马驮着尉迟敬仁的躯体向着匈奴方向走去,消失在黄沙遍地的草原尽头、、、、、、

玄奘师徒双手合十念诵《超度经》、、、、、、一只雄鹰在上方盘旋飞翔、、、、、、


   

                    色色原本无色

                    十万里丈量心性

                    已静

                         立志学道修行

                         富贵功名过眼轻

                         前定

空空亦非真空

                         大千界一花梵净

                         能容


                         灵鹫法心归正

                         静喧语默本来同

                         持恒

                         悟彻菩提妙理

                         忠良善果弥光明

                         太平

                         西梁扭彻性情

                         梦中人缘何说梦?

                         来生


 镜头切换。

 玄奘师徒顺着一条山涧结伴前行,前方一片金黄色的树林、、、、、、

玄奘:善树,你已放下了吗?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便是成佛菩提因。

善树:往事浓淡色如清。

玄奘:孩子,年青时都这样!无情无种动非动,能善分别义如用。自体三身自有真,不失道义入法门。

善树:经年悲喜净如境。

玄奘:你口中的JING是哪个JING?

善树:境界的境、、、、、、

玄奘长出了一口气,望着远方的山林: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忆故林。

小沙弥:师父是想念家乡了吗?

玄奘没有回答:功完八九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

然后骑着黄金龙马哼着过了山涧:黄龙马蹄儿朝西,只驮唐三藏不驮仨徒弟、、、、、、


夕阳下,一个骑马的身影和一个步行的身影对话。

小沙弥:师傅,这世界上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大男:鸡蛋变成鸡,鸡不过发挥引申鸡蛋中所已有之官能而已。然岂可因此即谓鸡蛋即是鸡?从鸡蛋到鸡,就是从潜能到现实,也就是进化或者进步。所以,鸡蛋和鸡是一个前进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前后循环往复而已。

如果以具体与抽象论之,鸡为存在,鸡蛋为潜存,故《庄子》曾记录”卵有毛”、、、、、、

小沙弥:那男人和女人呢?

大男:具体到男人和女人,人为男人女人共相,男为男人共相,女为女人共相。共相,抽象潜存而不变者也。个体,具体存在而常变者也。若论抽象男女则各自潜存不变。以共相抽象论之,盖男女乃相对而论,自有男时已有女,已有女时必有男。若论具体男人女人个体,则引用庄子之”卵有毛“论之可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玄奘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