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语文自主招生学案《文言文断句翻译 》(下)
(2013-01-11 19:14:11)
标签:
教育 |
例4·2011“华约”联考
1.用“∕”符号给下面的文段断句。使
1.使臣曰:琴
2.将下列文段中画横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2.⑴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显现自己的才能;政治黑暗,就隐居起来。国家政治清明,自己贫穷低贱,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⑵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解析]参考答案: ⑵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如果接受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将违背法令;违背法令,就会被罢免相位,我虽然爱吃鱼,这样他们也就不一定再给我鱼,我也不能再弄到鱼。如果不接受鱼,那就不会被罢免相位,尽管爱吃鱼,我能够自己经常弄到鱼。
【反馈练习】
1、(2010北大)断句并翻译: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选自《淮南子》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选自《淮南子》
2、(2010清华大学等五校联考)阅读下列文言文,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①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人,古旧不遗,则民不偷。”
②彭城王有快牛,至爱惜之。王太尉与射,赌得之。彭城王曰:“君欲自乘,则不论;若欲啖者,当以二十肥者代之。既不废啖,又存所爱。”王遂杀啖。
③方羲之之
——曾巩《墨池记》
⑴将上述①②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解析]参考答案:
⑴①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莽撞生乱;直率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尖刻伤人。
②你如果是自己骑,我就不说什么了;如果想吃了它,我可以拿二十头肥牛取代它。这样既不耽误你吃,也保全了我的爱物。
⑵请根据你的理解为文段③断句。
⑵③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标点】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译文】当王羲之不肯勉强自己做官的时候,他曾游遍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在山水之间使自己心情愉快。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所擅长的,也是凭借自己勤奋练习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那么学习下的功夫本来怎么可以少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3、断句并翻译:
吴人之妇有绮其衣者衣数十袭届时而易之而特居于盗乡盗涎而妇弗觉犹日炫其华绣于丛莽之下盗遂杀而取之盗不足论而吾甚怪此妇知绮其衣而不知所以置其身夫使托身于荐绅之家健者门焉严扃深居盗乌得取唯其濒盗居而复炫其装此其所以死耳天下有才之士不犹吴妇之绮其衣乎托非其人则与盗邻盗贪利而耆杀故炫能于乱邦匪有全者杜袭喻繁钦曰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钦卒用其言以免于刘表之祸呜呼袭可谓善藏矣钦亦可谓善听矣不尔吾未见其不为吴妇也
吴人之妇,有绮其衣者,衣数十袭,届时而易之。而特居于盗乡,盗涎而妇弗觉,犹日炫其华绣于丛莽之下,盗遂杀而取之。盗不足论,而吾甚怪此妇知绮其衣,而不知所以置其身。夫使托身于荐绅之家,健者门焉,严扃深居,盗乌得取?唯其濒盗居而复炫其装,此其所以死耳。天下有才之士,不犹吴妇之绮其衣乎?托非其人,则与盗邻,盗贪利而耆杀,故炫能于乱邦,匪有全者。杜袭喻繁钦曰:“子若见能不已,非吾徒也。”钦卒用其言,以免于刘表之祸。呜呼!袭可谓善藏矣,钦亦可谓善听矣。不尔,吾未见其不为吴妇也。
参考译文:
吴地有个妇人,喜欢穿花衣服,缝制了几十套花衣服,到时候就换一件衣服。只是她住在盗贼出没的地区,盗贼贪图她的漂亮的衣服,可是妇人却没有觉察,还是每天在盗贼出没的地方炫耀她的衣服,盗贼于是杀了她而掠夺了她的衣服。盗贼的行为不值得去讨论,我只是奇怪这个妇人只知道炫耀她的衣服却不知道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假使她依附官宦之家,有健壮的武士把守大门,严密地封锁门闩,住在深深的宅院里,盗贼哪里可以得到她的东西?正因为她临近盗贼的居所却又炫耀自己的服装,这就是她死于非命的原因。天下那些有才干的士人,不正像吴国妇人缝花衣裳一样么?如果不和好人相处,而与盗贼相邻,盗贼贪图钱财又杀人成性。所以在乱世中炫耀自己才能的,没有能够保全自身的。杜袭告诫繁钦说:“你若是不断地展露自己才能,就不是我的徒弟。”繁钦最终听了他说的话,避免了刘表之祸。唉!杜袭可以说是善于藏身的,繁钦也可以说是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然,我不见得他们的结局就不会像吴国妇人那样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