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池千佛寺简介

(2019-01-27 17:16:09)
分类: 岳池风景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岳池千佛寺简介

千佛寺简介
                      
       千佛寺位于岳池县北城乡卧龙山千佛寺村与石院墙村交界处(当地民间称睡龙山)上,分上下二院:上院原名千佛岩,下院原名龙德寺(当地民间称牛王庙),离城约3.2公里与不远处瞭望可及的县城全景闹静相映。

    千佛寺佛教历史底蕴深厚,始建于隋末唐初高僧空海上人从长安追寻龙脉至此,化缘募捐刻佛崖造像干佛圣像,名千佛崖又经玄法师西行取经过古道见空海祖师开山虔诚,于是座参禅问道,后来空海祖师圆寂时,崖底滴水观音处一股紫竹大小的清泉油然而生,无论大旱小灾经久不小,源源不断,曰千佛圣泉明代又有大通法师驻锡千佛下修行,发心新建寺院,取名为“千佛寺”,千佛寺坐落于卧龙山下石壁处,卧龙山的传说乃岳池九龙之父在岳池与凤山之凤交融后,风生下九子,分别派往各乡保佑岳池各黎明百姓。故而岳池有九个乡以龙为名,唯有九龙镇为岳池县城在地。为九龙回家探母聚集之所,县城边有一叫九龙堰的地方,就是九龙回镇朝见母亲前洗身之地,有句名言:“九龙朝凤”即此也。而其父亲龙老,由于天意已满,向千佛座下走去千佛寺下院“龙德寺”处有一陵坡,用了一下足力爬,于是个坡被人们后来叫做“龙”当地人家喻户晓。龙老到了千佛座下皈依佛钻进佛像下盘延化为石龙,至今还在千佛座下石龙栩栩如生,每当信众有病,还在龙嘴中摸药元子。据说有缘者才能摸到,而下院龙德寺在宝兴山个超大巨石上,因传说是龙老吐宝珠德泽苍生之处,古而名龙德寺传说每每九龙朝风时节,龙老都会在龙德寺遥望九子,暗暗祝福,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站在千佛寺下院“龙德寺”正门两棵黄果树处向西方望去,不远相距千米处的山脉,一尊仰天睡佛尽在眼前活显,此乃大西南又一自然大佛。站在县城向北望,两条山脉,正中卧龙山,为龙德寺凸显傲首狀整个乃天然巨型的二龙戏珠山脉自古以来就是一块佛家的上水宝地。

千佛崖高12米(佛教的12表圆觉圆满之意,如:观音菩殿的12圆觉菩萨)陡峭如削,状呈“崇”字。崖壁顶凹部刻有三身佛(清净法身毗卢遮罗佛、圆满报身卢舍罗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佛身高约1.6米(不二法门曰1,六和僧侣为6,此乃佛门内敛禅意是也)。中部凸处刻有菩萨三士文殊、普贤、观音像,︷下面有世尊居座殿宇说法、盘龙绕柱、护法恭绕、飞天演艺、两侧罗汉约有15厘米高的20层,每层像50尊余,共计1250尊。这种布局,乃大乘佛教经《佛说阿弥陀经》里记录的“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之圣境:世尊说法图用雕刻展现世人,甚深稀有,此乃末法终生之大福报也!罗汉千姿百态,神采各羿,栩栩如生,上下交错如律如法如艺。下部底部,刻有长须灵珑、尾爪生动的卧龙。相传是岳池九龙之父。与凤山之凤共演艺:九龙朝凤,龙凤呈祥千古绝唱!,又因传说鲁班化身授艺爱徒赵巧雕刻于石崖上故名“千佛崖”。

      据清光绪版《岳池县志》载:乾隆年间时岳池县令黄克星显曾为此寺题有“千佛一心,保佑众生”匾额一道,后任县令余福谦又题“洞天福地”、“须弥示现”匾额二道。可惜均已遗失。

“千佛灵泉”1994年3月,四川省卫生防疫站专家鉴定,此泉水质地良好,且富含锶、硒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符合矿泉水定名标准。据有关专家称:锶、硒对人体主要有促进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功能,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人体所有的组织中都有锶。人体内如果纳过多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而锶、硒却能减少人体对钠的吸收,有预防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抗癌的作用。锶、硒型矿泉水可以强壮骨骼,提高智力,对延缓衰老和养颜有辅助功效。

 1956年,四川省文化局鉴定,千佛崖佛像为唐代摩崖造像,寺庙为明代建筑,列为全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名单。同年8月6日,岳池城郊粮站将庙宇拆毁,材料搬走用于修建仓库,致使石刻佛遭受风吹雨打。当年11月12日,岳池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在工农业生产建设中注意保护文物的指示》指出,为了保护我县文物古迹不受破坏,责令该站将千佛寺庙宇迅速照原样修复。1957年34日,四川省南充专员公署文化科《关于岳池县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通报了上线路。在地、县政府的督促下,开封府庙建筑于1957年年内得以基本恢复,但却与原样相差太远,几乎不像。“文革”时期,千佛寺佛像遭到积极分子严重的人为破坏。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千佛崖由于房屋被拆原因,露宿惨遭风雨侵蚀,大部分的摩崖造像风化损毁,原有的千余尊像仅剩释迦牟尼佛头与身前的三个是完整的。其余只剩莲座与佛身。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村上(当时称“大队”)在千佛寺的殿堂里开办了民办小学,八十年代中期,偶有零星的信徒到千佛寺烧香许愿。到了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到此朝觐的信徒的增多,对师生的教学造成了较大影响,于是村上将民小搬到同村的牛王庙。1993年2月27日,为了发展旅游,县政府决定“建千佛寺公园”。千佛寺先后由九龙镇和北城乡管理。1993年4月30日,千佛寺及其摩崖造像被岳池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县委统战部和县宗局多年的积极争取,1999年5月25日,张永光副县长在县政府三楼会议室主持召开千佛寺整体移交协调会,决定将千佛寺划归佛教管理组织和僧众民主管理使用。6月28日,北城乡人民政府乡长黄小林、岳池县统战部长兼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张传喜、岳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永光分别代表甲方、乙方和鉴证方签署《千佛寺整体移交协议》。协议规定,根据岳府纪【1999】37号精神,甲方(北城乡人民政府)将千佛寺、千佛公园、矿泉水厂全部财产和土地全部移交给乙方,乙方(岳池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向甲方交纳土地占用费、公路补偿费、退场人员安置费、财产转移费共计人民币10万元,分四年付清。当时只交了2万,寺院财、物几乎空空如也,后来8万由释崇扬白手起家募捐还清的,水电路具不通。在县府《议事纪要》的落实和《协议》的签订过程中,时任张永光副县长的秘书唐协明和县府督查办的张道明作了大量卓有成交的工作。1999年6月30日,北城乡人民政府代表刘治安和岳池县民族宗教事务局代表张传喜、黄褐莅会致辞授牌,千佛寺正式作为宗教场所向公众开放。并于2002年初全部将寺庙正式交给以僧人为主的管委会管理
      经营县民宗局的积极争取,二00四年十一月二日,时任岳池县副县长贺宗飞在千佛寺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会议采纳僧人之建议,决定由寺管会筹资修复千佛崖造像。二00五年六月十七日,北城乡代表邓春光、黄小林与县民宗局代表廖中国正式办理了移交手续。从此,牛王庙建筑及其附属的几十亩土地并入千佛寺财产。千佛寺管理委员会接管后,一面由住持释崇扬组织信众捐积功德款,八方募集牛王庙维修资金,一面由引进老板垫资承建维修工程,按照县政府领导确定的“修旧如旧,适当提高”原则及市县文管部门审定的修复方案,于同年八月启建维修工程。历经千辛万苦,幸得众缘和合,发菩提心,感动诸佛菩萨加持,通过半年时间的精心施工,原本破旧不堪的牛王庙终于在二00六年八月修缮随后对千佛崖摩崖造像进行全面修复,并将早些时候人们乱建的一些神像进行清理。塑像师构思奇特,巧妙运用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严格按照原样和佛教的规范对佛像进行修复。经过两年的精心修缮,二00六年仲秋时节,修复竣工并投入使用

   千百年来,千佛寺历经岁月沧桑的颓变与毁损后,但任然在佛子心田中有崇敬和向往,是涤滤身心的家园,是缁衣释子登彼达岸的舟航。千佛寺的僧侣们恒常永记伟大的佛陀教旨,历代祖师与高僧大德们的示导,发菩提心,修悲智行,严持净戒,常当梵行,为自己的信仰,献出青春直至终生,为千佛寺宝刹,勇猛精进,常当种下,慎勿懈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