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薇经典小语 1
标签:
情感 |
分类: 随笔(原创) |
终于去了沈园,因陆游唐琬以及钗头凤而闻名天下的地方。因凄美爱情更让这里充满了忧伤的诗意,满池的败荷不由得让人伤感。不过此处小小的园子自此便扬名天下,引无数名人雅士竞折腰了。不得不说,凄美爱情与才情的魅力之大。
走进胡雪岩故居,竟被这片私家园林所征服。悠然开心了一下午,喂池中之鱼,与了哥对话,耳畔听得昆曲咿咿呀呀,斜倚美人靠看雅致风景尽收眼底,等待夕阳落幕,这才发觉日子原可以这样悠哉!这景致让我想起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确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谐中自然就会生出美来。
好的文字是有盅惑力的,不需太多言语,几段好的灵性文字足以打动人心。文字间的高低水平,短短数语便能洞悉灵魂的高下。就如调情之分高下,诱之于无形,才是化入骨髓的调情高手。
自由与灵魂有关。当你没有灵魂的时候,自由离你很模糊很遥远。当你的灵魂越发丰厚的时候,自由就来到你的身边,带你飞翔。有自我,但不执着于虚幻,自我与自由就相得益彰。
雨后,夜游。空气中弥漫着松枝泥土与花香的味道,混着潮湿的风扑鼻而至。感觉好似回到大地的怀抱,心瞬间就被迷醉。低头闻那花香,看草叶上点点露珠,听着耳畔悠然的音乐…感觉人融入了这自然的草木间成为一,简单快乐满足占据了整个心。此刻,我只想全然的享受当下,成为夜的精灵,逍遥自在。
一个人并非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成就其心智的成长。我想只有深度阅读书海里自己所喜爱的不同内容的书,才有可能实现。而且还要勤于思考回味疑惑,带着问题再继续潜入到书海里找寻更多的答案……如此往复,在书海中潜水远行遨游翻飞,才能实现心智的历练、豁达、成熟吧。
一个女人只有真正懂得了自我是什么,才会知道该如何去选择,去接受,去拒绝,去挑战。一个女性自我成长的过程有时很缓慢,可能会是一生或是半生,直到明白自己是独立的,独特的,自我的,直到懂得如何去思索人生,女人的生命才会开出自我耀眼的花朵。
人的感性与理性,就像小女人与大女人。小女人充满了才情温柔妩媚,却多情敏感脆弱,心是玻璃的容易破碎。大女人独立自主敢爱敢恨,像个侠女充满了智慧与头脑,她守护着小女人保护她免受伤害。两个女人只有相互弥补各自的不足,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样由理性控制下的感性,才能让女人独立的发光。
我始终认为感性与理性就像小女人与大女人的关系。两者需要协调共生对立统一,不能单独存在。有时可感性大于理性,有时可理性大于感性,这样才会是个生动的人,而非程序操控的机器。人因感性而更具创造性的思维,因理性而更具科学性逻辑推理性。这又好像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不可分,不能分,无法分。
人的很多痛苦其实并不是来源于错误本身,而是来源于对错误的面对、改正,理智的看待。很多人无法做到这点,所以会加深错误的痛苦。
期待自我的绽放,在最美的季节!期待真心等待的日子,终会来到。期待此生成为为爱永远的绽放!
人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安静的聆听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那么,定会成为生活的奴隶。生存虽然是第一位的,但不能成为它的奴隶,否则就会折断梦想的翅膀。
一切的改变都会带来成长,人要有勇气面对改变。”很喜欢这句话,但真的要去面对改变的时候人都是懦弱胆小的,内心总会有个惰性的自我在牵绊着那个想前行的自我。所以,改变真的是需要理智下的很大勇气的,勇于面对一切改变的而引起的未知。战胜内心对未知的恐惧,打破安逸的平衡创造一个新的平衡。
一个孩子该如何来教育,真是太需要大智慧了。溺爱孩子和溺爱自己喜欢的人是一个道理。如果你希望毁了孩子或你爱的人,那么就去溺爱他她吧。最终他她会在这样的溺爱中成为一个废人或庸人。这在我看来,比恨一个人去杀了他还要可怕。因为以爱之名的溺爱是杀人于无形的刀,最终割裂的一片不剩都还不自知。
我爱道家老子的无为哲学,逍遥自在。也爱佛家慈悲为怀,怜惜疼爱受苦之人。但我更爱完整的自我,不分割不矛盾,理性与感性整合,欲望与灵性整合,成为自在的生命体。因此我更爱奥修、克里希那穆提,我信奉真善美。不喜欢不同门派教义相互诋毁纷争,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体的,真善美才是通向大爱之门。
索菲玛索是我梦中完美女人的化身,一直认为做女人就该如此纯粹如此优秀。举手投足皆是女人的妩媚,却不矫揉造作浑然天成只是做着自己,敢爱敢恨,为爱而勇敢!成熟、纯真、自然,诠释着外表美的同时,兼具着爱与内涵。经过时间的历练,有些女人可以绽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有的却如同鱼目般浑浊不堪了。
突然就很想念纪伯伦的诗,想在唇边轻轻吟诵出那样美妙的文字,让字里行间的美都浸润在灵魂里。“我,人类的混沌,混淆元素的一片云翳,我活动在一个完美的世界里……噢,上帝,为什么我应该在这儿,我,一粒充满无比激情的绿色种子,一场东窜西突的暴风雨,来自一颗被烧毁星球的迷惑的碎片?”
如果人生中所有磨难只为让你顿悟,那么为什么要逃避恐惧呢?如果能在一个又一个的磨难痛苦中,思索顿悟到什么,那么痛苦便有了它更大的价值。而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这样的磨难中得到顿悟,这需要更大的智慧更宽广的心胸,放眼宇宙的世界观。如此宇宙之浩渺才对比我之渺小,才会内心生出无限的谦卑感。
每段光阴对于女人,都有不同的意义。能够从一个小女孩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女人,从内心到外在去肯定相信自我,懂得了珍惜,宽容,给予,付出,爱与被爱……这样的成长感觉真好!想起了十几岁时喜欢的那句话“我渴望成熟,但我也渴望纯真。”成熟并纯真着,真好!
珍珠,是由沙粒疼痛磨砺而成为的珍珠。因为那种疼痛的磨砺,却成就了那种温润的光芒,低调、平和、安静,却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淡淡的温润光芒。成为一颗珍珠,我要自己成为珍珠一般的女子,成就温润宁静的光芒。珍珠会成为我一生的挚爱,这是爱它的理由。因它的美宁静致远,像温润的水透着灵秀。
一个内心有爱、有故事、有磨难的女人,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魅力。这个过程就像珍珠的产生。当包容、真诚、慈悲与爱都生发在她的心间,也就是她容光焕发重生的时候。谁说蝶变不需要努力的挣扎,才能破茧而出呢。那个过程孕育着心酸疼痛,但跨过去会是天堂。
蝶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那就是需要自己努力破茧而出,这个过程虽然艰辛却不能要旁人来帮助。否则看似帮助的行为会让蝴蝶羽翼折翅,从此再无缘飞翔了。这如同人的痛苦磨砺,必须要经过自我的磨砺消化溶解。这个苦痛的过程没人能够替代,成长必须是自我的蜕变,就如美丽的蝶变,其中充满了艰辛的磨难。
真正爱一个人该是这样吧:在他遭受到挫折时,默默的陪在他身边。但不去为他做太多的事,让他亲自体尝痛苦磨难所给予心智的成长。在他意气风发时,不给他太多甜蜜的赞扬,只是淡淡的微笑,希望他能经过荣耀光环的诱惑。因为爱,而成就彼此的心智成长与历练,这才该是真正美好的爱。
爱极了海!喜欢站在它的面前,感受自我的渺小无我,感受它的声音与胸怀。爱它的包容、宽广、沉静、波涛汹涌…爱它千变万化的风姿。难怪老子会说“上善若水,有容乃大,甘为人下”海表面平静无波,但内里却可惊涛骇浪。容得下天下的污垢,却不损自身分毫的纯净。怎样的无为,是智者需要思索的问题。
韵味,原来都来自于故事。一个有许多故事的女子,即使静如碧波,但眼眸间依然会蕴含无限欲说还休的种种。正如辛弃疾那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用一颗纯净的心看这个世界,会发觉一切都还原了本真。
当你不懂什么是爱时,请不要轻易去爱。因为你会伤了自己,也会伤了旁人。当你真正领悟了爱的真谛时,请你更多的播撒自己的爱,那爱已不再是爱情里的小爱,而成为了大爱。如阳光般温暖,照进灵魂深处,抚慰忧伤。
痛苦与成就是孪生姐妹。常人只慕成就,逃避拒绝痛苦。却不知痛苦与成就如硬币的两面。没有痛苦的洗礼,成就之日,就无法体尝那甘之如饴的甜美。
悲剧是深刻的,喜剧是肤浅的,所以印象里我们就套上了这样的枷锁。只有痛苦才是深刻永久的,我们不惜用生命的岁月换回不停的阵痛,却没得到阵痛后分娩而来的孩子。还美其名曰这是磨砺,有时想想这可能是误导吧。是否,我们需要换个视角来看待我们的喜与悲、苦与乐、失去与得到。人生的一切尽是感悟。
如果微笑、开怀大笑、幸福的笑,可以让我同样产生深刻的认知灵感,同样不停的去思考,那么,为什么要拒绝快乐呢?通向快乐的终点,必然要经过痛苦这条轨迹的印痕。所有过往的我,成就了今天的我。为此,我向上天祈祷满怀感激之情!人生其实一直就是顿悟而已,除此,最为深刻真实存在的就是爱!
年轻时我们太在意是与否的结果。是,就快乐的笑,否,就悲伤的哭。心智成熟时才蓦然惊觉,原来曾经最为在意的只是浮云,曾经最不在意的才是经典。结果成为了眼中的虚幻泡沫,记忆里最美最令人怀念的,竟然是人生旅途里不同阶段的风景。我们只是学会换一种方式来纪念自己的成长,学会宽容理解爱与被爱。
如果假设我们活在未来的某个时代,来看我们现在的所谓道德本分…那么是否会感觉到诧异惊奇无法理解呢?我想会的。可是,每个时代还是会有超越那个时代而做事的人,他们成为了有前瞻性的人,时代的定格最终会改变。而埋葬的不是他们,不是前瞻性的人,却是那些被同化掉随众的人。
幸福真好!尤其是体会过苦涩的人,感觉到幸福更是甘之如饴了。因为承载了痛,所以幸福也不觉得甜腻了。
放声大哭,开心大笑,经历风雨,却不放弃对真爱的渴求,从容淡定,释放真我。这才可能成为魅力非凡的女人!
我想艺术之所以充满了魅力,是因为它不是1+1=2的科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体会,各自的生活经历阅历知识审美等都影响到她(他)的感觉。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不同感受,每个人都是不同,所以我才喜欢艺术中变幻莫测的美。艺术只是借助不同的手段,来做一己灵魂的表达而已。真、奇、美是精髓。
只有面对更多的挫折,你才能培养出更强大的内心力量。这是必经之路,也是唯一能够快速成长的道路。但常人对这条路都避之不及,因为此路预示着无比的痛苦。
听着小野丽莎的音乐,举杯轻品一口干红,让那红色液体停留在唇齿间,轻轻流淌回旋。浪漫轻柔的醉,就这样来到了身旁,唯缺烛光与月夜的清香。酒不醉人,人自醉。唯愿明月当空照,美人入心怀。
这是我的世界,自在逍遥随性。耳畔听着小野丽莎或IL
发现自己,欣赏自己,成为自己,创造自己。然后,你才会发现你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了,它变得鲜活生动,充满了活力的爱。
一个渴望灵魂自由的人,就有了探索真理的基础。
画了一幅水溶彩铅的淡彩,拍照后调整色调,竟有了梦境中感觉到的效果,欣喜!一直喜欢紫色和绿色,很喜欢两者的搭配。不是很明亮的紫绿色搭配,却能引人驻足,我想就是因为梦幻神秘的感觉。就像人,未必要有多美,只要韵味具足,自然可以引人迷醉,是同样的道理。
有时,阅读的美就在于,阅读的不是文字,而是在阅读一个灵魂。共鸣了,便会让人产生微妙的灵魂震颤感,所以才觉读自己喜欢的文字是一种美与醉。常常惊异于文字的奇妙,常用几千字在不同人手里排列组合后,就形成了万种风情千种面貌,各有韵味。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才会渐渐爱上码字,纯属心灵的热爱。
“我拍的不是人像是灵魂”一个意大利摄影师的话,很喜欢。想到我们的文化教育没有属于灵魂的教育,不许异类思维,人们很难有灵性的迸发。没有属于自己灵魂的特别内涵,无论她(他)做什么,都很难打动人心。生命的美,大概就在于她他是独特的!无论他她是谁,都要彰显自我,这才可能有生命的欢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