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抗日军队反击侵绍之日军
1941年9月,日军进攻长沙,中国军队组织长沙会战。国民军为牵制日军兵力,令驻浙西南的李默庵部向日军出击。奉命进攻绍兴的是第四十九军的第二十六师和一O五师。
占据绍兴城及其外围据点之敌为日军第二十二师团八十六联队二大队及特种部队一部,共约1500余人。另有伪“反共和平建国军”500余人,“浙东保安队”400余人。
9月24日,第二十六师主力进入绍兴平水镇东西大山、别虎山、陶家山、青龙山、赵紫山等地,计划以一部袭击绍兴城,尔后诱敌至平水镇附近包围而歼灭之;以所属第七十六团占领平水至汤浦间担任警戒,并设伏于东关西南,阻击由道墟方向增援之敌;以第一O五师一部,占领绍兴西之梅岭尖一带,截击由萧山方向来援之敌,并派兵攻击柯桥、钱清之敌。
25日2时,第七十七团第二营向城东郊瓜藤山发起攻击。3时许,敌军退守若#山、凌家村据点,突击部队进占杨梅山、坝口山、瓜藤山。同时,第一营主力也潜抵香炉峰,并派一部攻击禹陵之敌。敌从若山、凌家村用炮火猛烈还击。10时许,敌约200余人向瓜藤山反击。二营经激战毙敌30余人,己方也伤亡重大,遂退守大西山阵地。攻击东关、白塔桥、樊江各据点的第七十六团所部,因雨大河水暴涨无法渡河而受阻。
26日8时,第七十七团第一营向进占杨梅山南端山地及石子山之敌进攻,因敌炮火猛烈,形成对峙。至16时才攻占该地。第七十六团五连由银山向泾口之敌攻击,并在义蜂山击退由皋埠乘船向泾口增援之敌。
27日,国民军重新部署:第二十六师以一部截断曹娥至绍兴、绍兴至三江敌之交通,阻敌增援;第一O五师以1个团的兵力袭击钱清,截断与萧山之间的联系,另以1个团扼守夏履桥、临浦镇及富春江南岸各要点,并派一部袭击萧山之敌,主力则分别置于绍兴漓渚镇、诸暨店口镇附近,策应第二十六师及防敌南窜。暂十三师集结于诸暨安华附近,随时机动。
29日傍晚,新三二师向百官、余姚之敌,第一O五师向柯桥、钱清之敌,第二十六师之七十六团向吼山、樊江之敌,第七十七团向箬篑山、凌家村之敌,第七十八团向野鸡山、亭山之敌发起全面进攻,战至29日凌晨,第七十七团再克杨梅山、瓜藤山,并向若#山、凌家村推进。七十六团占领樊江、白塔桥。七十八团除以一部监视香炉峰之敌外,主力进占牛山,并向包公庙、亭山之敌攻击。各攻击部队虽然数度强攻,但均为敌炮火所阻。至6时,双方在若#山、凌家村、禹陵、亭山之线,隔河对峙。13时,敌发起反击,亦被击退。
30日晨,敌约500余人,乘汽艇、木船抵杨梅山翼侧登陆,向杨梅山、瓜藤山攻击。七十七团顽强抗击,打退敌之进攻。30日晚,新三十师攻占百官镇,第一O五师所部占领钱清。
10月2日,日军从皋埠、若#山向樊江反击,陶堰、大稷山、东关之敌向白塔桥反击,绍城之日军由稽山门向庙下反击,但均无进展。 3日,七十六团主力于午夜攻占皋埠,4日2时逼近昌安门,12时占领昌安及其桥梁,敌退守城门,双方激战于王家山(蕺山)附近;七十七团由龙舌嘴经庙下向五云门、稽山门推进,至17时,抵达五云门、稽山门河岸一线;七十八团由南池包公庙出发,经伏虎桥向南门挺进。第三营营长杨松林率领步兵2个连突入城内,直扑塔山、府山等据点。城内敌军进行疯狂反扑,亭山之敌也从左侧袭击配合。在此情况下,第二十六师急调补充团接替既得阵地,以第七十七、七十八团主力攻城。5日,各团继续攻城,但由于敌凭借碉堡及城内三山阵地,又有护城河及铁丝网等障碍阻隔,主力被阻于城外。突入城内的2个连除一人生还外,自营长以下全部牺牲。其时,日军八十四联队林山大队1500余人由杭增抵绍兴。6日,第二十六师遂停止进攻,撤出战斗,集结于平水、岔路口、胡家塔地区。
7日,日军出城追击,七十七团出敌不意,在杨树下毙敌数十人。余敌退守芋艿湾山、尚和山,又被暂十三师及七十七团包围。战至8日黄昏,敌向西回窜,国民军缴获武器弹药一批,俘敌伪3名。10日,各团撤至枫桥一带休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