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孩子一样,我从小就爱玩游戏。当时家里条件不好,但附近有一个哥哥,家境富裕,家里有一台电脑,当时那台“奔腾586”得花掉我家一年的积蓄,我周围几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去大哥哥家里看他玩游戏。一开始看他玩单机,后来有一些多人游戏,他也允许我们几个小屁孩一起玩,所以很多经典的游戏,我都是从最早的一代开始玩的,例如仙剑奇侠传系列,例如大富翁系列,例如三国志系列。
后来长大了,也经常跑去电脑房玩游戏,当时的电脑房还没有网络,连存档都是换一台机器就没有了,老板用纸记录你的上机时间,到时间了就催你下机,艰苦无比。再到后来,有了网络,有了网络游戏,有了石器时代,网金,魔力宝贝,千年,精灵,传奇…等等。时代在进步,游戏在发展,但几乎没有一款当时的网络游戏,能让我玩超过两年时间,直到一款名叫《魔兽世界》的游戏出现。我迄今为止还深刻的记得,当时下载了一个美服内测的单机客户端,打开游戏,被丰富多彩的种族选择所折服,选择了最显眼的牛头人,以及从来没有在其他游戏中见过的职业“shaman”。由于是英文单机客户端,我愣是端着英汉辞典,去把所有的任务说明阅读了一遍,我想当时自己惊讶的张着嘴巴,端着辞典玩游戏的画面,一定很搞笑吧。可那是因为我真的被震撼了。莫高雷荡涤人心的草原,雷霆崖巍峨壮丽的山崖,从此将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魔兽的世界。
也许就像初恋让人难以忘记一样,后来我玩得最多的职业是萨满,玩得最多的种族是牛头人,就这样默默做了十年部落猪。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学生,十年后我已成家创业。十年前,我在游戏中与队友并肩作战,十年后,队友们早已各奔东西。十年前,我在游戏中收获快乐,也在游戏中收获家人的苦口婆心,十年后,我在游戏行业工作,收获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人生没有多少个十年可以浪费,值得庆幸的是,这十年里,我一直有魔兽相伴。
好吧,如果说魔兽世界和我的故事,估计能写十万字,咱们说回正题。再到后来,魔兽世界的各种周边产物也陆续问世,魔兽世界题材的小说、动画都层出不穷。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我叫MT》。恐怕当初谁也没有想到,原本只是爱好者们制作的附属于魔兽世界的作品,渐渐就像dota与魔兽争霸的关系一样,有了如此深远的发展,甚至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现象。就像魔兽电影我们孕育了十年,我叫MT的大电影也历经了7年的艰辛,才终于走到了台前,成功与我们见面。而我作为配音演员之一,昨天晚上也受邀去观看了《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的点映。
如果说《魔兽》,是拍给所有魔兽玩家和一部分爱看大片的非魔兽玩家看的电影,那么《我叫MT》,恐怕真的就只是拍给我这种魔兽和MT的粉丝看的小众影片了。令我意外的是,点映场,居然无一空位,连第一排都坐满了人。我悄悄坐到自己的位置,却马上被现场即时弹幕的观影方式所吸引住了,七城同映,弹幕互动,武汉的观众给上海的观众问好,广州的观众给北京的观众表白,场内的氛围甚至比我去看魔兽首映的时候都要热闹,这感觉确实非常棒。
当然,具体的剧情我就不剧透了,简单评价一下电影本身吧,首先是画面,熟悉的角色形象,但画面得到了天翻地覆的进步,极度流畅的纯3D动画表现毫无疑问达到了目前国内顶尖的水准。最重要的配音,原班人马打造,同时加入了我们ImbaTV六位创始人的配音,哇哈哈哈哈,配音10分不解释。说有两个我个人认为不足的地方,一是情节节奏偏慢,具体原因涉及剧透不能说,但很显然导演是准备把电影也当连续剧来拍呀!!!二是电影时间偏短,我知道动画电影每一秒都是钱,但我确实觉得短了一点,不符合我这种硬长粗的气质啊!
最近几年经典IP大电影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好在观众会用脚来投票,网络大电影也从最初的匆匆上马,到了精工细作的阶段。《我叫MT之山口山战记》,也许不是一部能够创造历史的巨作,但相信绝对对得起大家手上的那张电影票。
对了,电影6月17号正式上映,你们能找到我配了哪几句话不?评论里第一个准确答出的,我送你MT原型手办一个,包邮哦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