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2021-08-11 12:14:04)
标签:

旅游

教育

育儿

杂谈

分类: 边走边写

727

 

除了九寨沟之外,今天上午的熊猫基地是此次旅行的第二重头戏,甚至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其重要程度超过了九寨。

 

据说每天早上8点是都江堰的熊猫们吃早餐的时间,也是一天当中最好的观察时间,所以我们本来,咳咳,本来我们是想赶个早集的。但后来呢,酒店的早餐要从7点半才开始,而且这酒店的早餐风评还相当不错,所以呢,大家一盘算:如果我们去看熊猫吃早饭,我们就吃不了早饭。如果我们吃了早饭,就看不到熊猫吃早饭。那到底是我们吃早饭重要,还是看熊猫吃早饭重要呢?这么一想,我们和杨师傅约了:8点半发车!

 

其实起还是起了个大早的,习惯使然吧,好象出门在外也睡不来懒觉。可谁让酒店的早饭这么晚才开张呢?赶了个晚集不关我的事,但关我事的是,这酒店的早饭真没有传说中那么好吃 啊!按良妈的说法:这不还是给和尚吃的早饭嘛!

 

茄妈四处瞅有没有明档下面条或者馄饨的,有倒是有,但问题是,那不就是昨晚爷儿仨看中的那家店么!怪不得说在酒店门口,根本就是一个店好不好!算了,酒店的自助早餐没啥可吃的,直接在这里买馄饨吧,也算大清早地就解决了一个目标: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良妈在自助早餐那儿晃了好几回,终于等来了肉包子,虽然小,但毕竟,这不是给和尚吃的东西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8点半,准时出门。这酒店白天看看也挺有味道: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一座廊桥连接起两幢楼,我们和良妈住在左楼的第三层,蛋娘和两个娃儿的房间在右楼的第二层: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蕃茄又开始自夸:“看我睿智伐?为了防止被清退的悲剧再次发生,我特意在房间里留了张字条。”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杨师傅说好了就把车停在旅游大巴停车场的,我们自己走过去,结果他已经把车开到了酒店门口。本来是想省时间的,没想到才开出去10来米,就遇到了工程车在刷墙,直接把路给堵了。要说堵也不算完全堵,小车能过,矮车能过,短车也能过,就是我们这伊维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恰恰不能过: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都江堰的警察响应还是很到位的,堵了大概10多分钟警察就到了现场。后来蕃茄指着照片告诉茄妈:不是这里的警察响应快,而是工程车刷的那幢楼就是警察局。额,好吧,就堵在警察局门口啊原来。

 

前后最多也就是浪费了20多分钟吧,但大家都觉得:熊猫们肯定因为这堵车浪费的时间,全都去呼呼了!

 

是的,我们不反省自己贪吃贪睡不干活,只怪堵车浪费了20分钟,嗯,如果今天看不到活动的熊猫那就怪这堵车了,是的,就是酱紫的。

 

途中经过一所不太知名的大专院校,学校门口排了2公里的长龙,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茄爸怵然:“这个是,排队测核酸?难道昨晚的人确诊了?”

 

茄妈查了查自己关注的那一大堆公众号,没有啊,四川还是只有泸州一例,还是从上海跑过去的嘛。但这架势真的有点吓人啊,真的很象是排队测核酸啊!

 

良妈说:“说不定是排队打疫苗呢?你们想 那么多干吗!”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9点半,终于抵达了都江堰熊猫乐园。947分,终于看到了第一只熊猫,但是,5555,但是它真的呼呼了呀!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看了熊猫档案,再仔细辨别,发现上面的确是有两只熊猫在呼呼,估计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宝宝: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好吧,我的手机,我这犯二的手机,就是这德性了,反倒是拉远了看得清楚: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晕死啊,所有的熊猫都在呼呼,吃饱了,喝足了,不呼呼还能干吗: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是唯一一只出来活动了一圈的滚滚,年纪还不小,茄妈庆幸自己抓拍到了一段视频,如果不是这段视频,偶简直怀疑这个熊猫园里阿会放的全是滚滚们在呼呼的标本啊???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真的是晕倒,别说大熊猫了,连小熊猫都在睡觉: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那姿势,那位置,那隐密,难道我们是来玩大家来找茬吗?请大家忽略我这自带朦胧的神经病手机: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太隐蔽了,实在是太隐蔽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茄妈那个懊恼啊,就因为贪吃一碗抄手!哦,不是,和抄手没有关系,是因为那辆该死的工程车!对,就是那该死的车!

 

现在,好极了,连熊大熊二都傲娇地不见客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都江堰的熊猫基地也有电瓶车,据说很多从成都出发去九寨的团会在一大早带游客到这里参观一小时。如果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呢,那你肯定要坐电瓶车才能浏览完了。可我们有的是时间慢慢走啊。

 

但是呢,话又说回来,人家到得早,虽然时间紧,但任务都完成了呀,都看到活的滚滚们吃饭了呀。我们呢,慢慢走是慢慢走了,可看来看去只能看看滚滚们妖娆的睡姿呀!

 

好吧,这位的睡姿实在太撩人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蕃茄说自己上早课就是这个模样,所以一定要我拉个近镜头,然后配上文字:这个叫‘上早八的滚滚’!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你别说,自从看到了这个早八课上趴着睡觉的滚滚之后,我们的运气就开始好起来了,前面出现了一只坐在水坑里一边纳凉一边思考熊生的滚滚: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哇塞,这俩家伙也太活泼了吧?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虽然离得远,但架不信这兄弟俩动作丰富,一会儿转圈一会儿打架的,忙得紧啊: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个家伙怎么了?怪可怜见儿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看来是碰到了一只出门没带钥匙的滚滚啊: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就是哟就是哟,忘记带钥匙了嘛,你们谁过来帮我开下门啊!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蕃茄说,熊猫一天要吃2036斤左右的竹子,每天得花1216小时进食。茄妈心想,那还不得早饭吃罢想中饭,中饭吃了想夜饭么?如此一想,大家都开心了:错过了早饭怕什么,我们可以等它们吃午饭啊,反正,有的是时间!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果然,前方出现一只躺吃的滚滚: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真是的,人家吃点东西都不太平,拍什么拍啦,有什么好拍的啦!不给你们看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只躺吃的滚滚显然不是很饿,因为它吃几口竹子就要瞄两眼那个门洞,瞄两眼再吃几口。茄妈一开始想不明白,为什么它们都想回屋子里去,良爸一语点破:“肯定房间里适意,有空调呀!”

 

就在这个时候,门突然开了!说时迟那时快,这个躺吃的滚滚立刻扔掉手里的竹子,两三个箭步,真的是虎躯箭步啊,大步流星地就蹿到那空调房里去了。

 

果然是吃午饭时间到了,这兄弟俩领到了一大捆竹子,安生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真的是排排坐,吃果果啊,两个滚滚的动作实在太好玩了。然而良妈发现:“这两个家伙不就是坐在房门口在吃饭啊!”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样吃了一会儿,两兄弟琢磨着:“咱这屋子有门有窗,你晓得待会儿是先开门还是先开窗啊?”

 

于是,一个守门,一个守窗: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到底是两个才刚刚3岁的小家伙,活泼好动,还思维活跃,想法颇多。各自蹲守了一会儿之后,守门的那个觉得自己吃亏了:“我傻啊!窗是镂空的,会有冷气漏出来啊,门板在那儿堵着我这是犯什么二嘛!”得了,现在变成二熊把窗: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上早八的那个只滚滚也醒了,开始吃午饭: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到底是上世纪出生的老熊猫,用娴熟的啃竹子技能告诉你们,什么叫作“姜还是老的辣”: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买了一根熊猫雪糕应应景: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守门的兄弟俩把竹子全啃完了,门还是没开,窗户也没开,绝望了:“不带这么欺负熊的,今天虽然凉快,但也不能这样啊,我们都在外面接了一上午的客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告别这了三个最有意思的家伙,继续往前,没想到双楠园里还有熊猫。

 

“咦,这是什么东西?”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我猜是一种乐器吧?笛子,对,这个应该是笛子。”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啥?笛子?有病吧你,这明明就是竹子,咱天天吃的竹子!”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你才有病吧,笛子就是竹子做的,懂不懂,你懂不懂?对了,那什么,哦,那萧也是竹子做的,只不过是竖着拿,看我,多有学问。”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好吧好吧,你吹笛子,我弄萧,还不都是竹子子,吃到嘴里还不是一个味儿,死讲究!”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兄弟,你说得没错,吃到嘴里果然都是竹子味儿,嘿嘿,一个味儿。”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所以啊,搞什么音乐嘛,就这样 躺吃,不是挺好。”

 

“对,你说得对,躺吃,我们就赢了百分之一百的人类了,搞个毛线的音乐嘛!”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你们俩个说什么呐?赢了百分之一百的人类?还想躺吃,哼哼,保护费,这个月的保护费还没交!”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都江堰看熊猫的感觉真好,人少熊猫多,这体验,真好!

 

出来在纪念品商店里逛了一圈,良妈买了个头箍,然后摆了个好夸张的POSE,好吧,太如花了:

 

 

 

午餐,又去了昨晚上的那个饭店,又给整了一桌子的菜,真的是不容易啊,连吃两次,两次还不带重样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比脸盆还大的一锅鱼汤估计在上海就能卖280,大家面面相觑:这饭店莫不会亏本吧?茄爸感慨:“吃团餐能吃得这样兴高采烈的真不多啊!”

 

走出饭店,良妈面色凝重:“唉呀,明天团长一家过来了,我可能要提前回去了,我妈住院了。”

 

这这这,茄妈真的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为什么那些大家都可以撂开手,放宽心,不用挂念家里会发生什么意外,开开心心拖儿挈女周游列国的大好时光一下子都没了踪影呢?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才明白太多太多的寻常其实都并不寻常啊!

 

杨师傅把我们送回酒店,都江堰就在后门,自己走过去便是。现在看清楚了,昨晚的那座塔的确是在半山上,可能就是牌匾上写的玉垒塔吧?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因为上海对口援 建都江堰的关系,持上海身份证游览都江堰享受当地市民同等票价:15 。不过呢,进都江堰的大门好象并不要买门票啊,大家有点迷茫。

 

上来就先爬一长串台阶: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台阶上去有一小段平地,还是没找到买门票的地方,走几步,又是一长串台阶,额,好吧,瘸子茄妈本来以为今天可以休养一下,现在看来还是不行啊。这手机,不想说啥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一溜爬完了,碰上一个走下来的老先生,看我们到处在找买门票的地方,示意大家不用着急,慢慢进,这一段是城隍庙,不要门票,走到都江堰景区还有一长串路呢。

 

这个镜头是标准的成语:勾心斗角。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马王殿不知道是什么来头,茄妈只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哈。想让小马蕃茄来一张,人家已经往前走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门洞、窗户,总会在构图上发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虽然是一个脑残的手机,却也成图挺美。茄妈一度想让大家在这里拍集体照,可人来人往的不能堵塞洞口吧,只能放弃: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远远地,已经能看见都江堰标志性的鱼嘴了,还是没有收门票啊: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都江堰这个景点茄妈是来过的。但应试教育的下场就是偶当年站在那里,除了记得一个知识点:李冰父子之外 ,啥也不知道。彼时没有互联网,没有随手可查的度娘,身临其境时想了解一下这个举世闻名水利工程的原理,却是无从知晓。于是乎,30年后我对于都江堰唯一的记忆是:那儿的江上有一道飞(索,人可以吊在上面飞过江的,可惜老师不给我们坐。

 

而此刻,站在西关高处,眺望着这个真的是惠及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茄妈觉得怎么都应该先查下百度,看看它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些其实已经很形象很通俗的名字,但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还是很难单凭想象来理解它们存在的理由和工作原理,而此刻站在这里,再对照网上查来的文字说明,终于理解了,也终于折服了。什么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什么叫知行合一,可能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吧。

 

旱涝分流、束水攻沙,这些我们现代人觉得是常识般的存在,但最初的实践者在没有电脑模拟,没有前人经验,更没有机械辅助的基础上,直接上马如此浩大的一个工程,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多么惊人的想象力啊!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松茂古道,起于都江堰,止于松潘、茂县,也就是说我们这一路,是走完了单程的茶马古道: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看都江堰、松茂古道这种人文景观,最适合的情感就是追古思今,它不象看纯粹的自然美景,除了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便只剩下沉浸其中的赞叹。以前,茄妈一直是倾向于走自然路线的,但这次四川之行走下来,却不得不承认大自然的很多风景其实是类似的。即使网名叫“热爱大自然”的蕃茄,也不得不一路戏说:“这个算是小班夫吧?这是小棉花堡?这是小卡帕。”然而,人与自然的纠缠与斗争,最后留下的人文景观却各有各的不同,30年后,重临都江堰,茄妈忽然对一直不太感冒的人文景观有了新的兴趣。

 


 禹王殿,这里说,大禹是羌人: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里,终于要买门票了,不买这门票大家心里不踏实呐!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二王庙到了,蕃茄和茄爸一边走一边指着那些牌匾说:“算了算了,这门上面的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认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台阶实在是太多,茄妈不想再上去了。这手机我已经无力吐槽,重启了好几次了,出来还是这样的照片,二王庙是被ZHA了么???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因为没有接到蛋爸说逢庙必烧香的指令,蛋蛋和蛋娘也没有上去,三个人在下面东看西看,发现屋檐上这些小物件拉近了看看很奇妙啊,还都不一样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茄妈想起当年系里有个同学特别喜欢研究瓦当,在那个大家都很穷的年代,自费到处跑,收集各种瓦当。那也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所以这同学最后去了一个韩国的航运公司,做了一个小小的货代。在一个巨大的时代契机面前,能守住本心的人注定是不多的,而最后的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又有谁能说得清呢?如果大家都年到半百,回首往事才明白,说到底,我们不过连浪潮中的一滴水都算不上。

 

这些物件究竟是镇邪用的还是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啊,象西游记的人物,又象是八仙过海?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良爸给蛋蛋发来请香的说明,这里的香还分了三六九等哈: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父子俩看完了二王庙,慢慢走下台阶。蕃茄摇头道:“这二王庙也太新了吧,真的是簇簇新。”

 

茄爸说:“现在我终于搞清楚了,你猜这二王庙里供奉的是谁?”

 

茄妈道:“不是李冰父子吗?”

 

“那李冰父子里有一个是谁你知道伐 ?”

 

“这不一个是李冰,一个是他儿子吗?还能是谁啊?”

 

“你知道他儿子是谁吗?他儿子是二郎神啊!你不上去看看可惜了。”

 

茄妈头都晕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嘛,李冰的儿子是二郎神???”

 

“对呀,确切地说,是杨戬托胎到李冰夫人的肚子里,生出来是个儿子,排行老二,所以后来杨戬就叫二郎了,后来他帮李冰修好了都江堰,大家就供奉他们父子二人,所 以他才叫的二郎神。”

 

茄妈已经象张飞一样完全混乱了,不是呀,好象二郎神的故事不是这样的啊。算了算了,不去费这个脑子了,本来就都是神话故事,爱怎么编就怎么编吧。看来在民间传说中老李家的夫人都特别厉害,李靖的老婆生了个哪吒,李冰的老婆生了二郎神。这些乱七八糟的故事都是唐朝编的吧?茄妈胡思乱想一通,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然后表扬自己:“高,实在是高!”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副团长良爸是个标准的IT理工男,平时寡言少语,存在感很低,看完二王庙之后却难得开口:“你们知道伐,汶川地震的时候二王庙几乎全毁了,所以才会这么新,都是重建的。就在512那天,在这里参观的人全部被埋,死了65个,其中63个游客,还有2个导游。”

 

所有之前没听到这段的人都闻之色变,感觉站在这个地方都阴风侧侧,赶紧走人。都江堰工程的6字真言,蕃茄和蛋蛋喜笑颜开:“学问见长啊,这里面只有一个字不认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终于走到了江边,这块铭牌年我应该见过,当时肯定是不舍得浪费胶卷来拍它的,现在留个念想吧,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来这里了。奶奶个熊啊,谁也别拦我,我要砸手机!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不记得当年有这座索桥,但现在上面的人挨挨挤挤,看着很是热闹: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据说这个叫“天下爱情第一桥”,夫妻得手拉手走才能永不分离。反正总得过去呗,那就应个景吧。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蛋娘大叫:“你们走吧,蛋爸不在,我拉谁啊?”

 

“你拉蛋蛋呗,这不是你们爱情结晶品么?”

 

人头攒动的爱情桥: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走过桥后,才能看清分水鱼嘴。一路奔腾而来的泯江在这里被鱼嘴分为了内外两股水流: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也许只是江中的一块礁石,也许只是水里的某片沙洲,触发了李冰的想象,但还是那句话,在没有电脑模拟、也没有前人经验的时代,就凭着一丝半缕的想象,上马了如此浩大的一个工程,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魄力。

 

终于找到一张景点的官方说明书: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看完鱼嘴,就有点迷茫了,是原路返回,还是坐电瓶车去这边的景区出口?原路返回感觉有点亏,电瓶车么,排的队老长老长,还有个问题是这边的景区出口是哪里呢?网上说叫离堆公园,但不清楚离开酒店有多远啊。天挺热的,虽然太阳不见踪影,但走了这么久,大家都有点累。7个人不是7个主意,而是全部思维混乱没主意。没主意的7个人就这样莫名其妙跟人流逆向而行走了起来,走进了个类似于都江堰工程介绍馆之类的地方: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有图片,有说明,时不时还会有导游带团过来讲解可以蹭听,但最关键的是:这里有空调啊。茄妈发现我们这些人是搞不好了,经常为了贪图一时的安逸享受放弃自己原来的目标,之前在九寨的观光车上是这样,早晨看熊猫的出发时间一改再改是这样,现在,又是这样。

 

泯江真的很长啊,看地图,我们才走了一半,下游一直要到宜宾才汇入长江: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终于看到了这个,象是当年渡江的飞索?但为什么我记忆里它的位置很高?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时蕃茄突然说:“团长他们登机了。”

 

团员们纷纷精神一震,野象要归团了啊?团长就象一个精神图腾,给团队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大家拿出手机导航一看:哦哟,离酒店还不到2公里嘛,继续向前走吧!

 

这里应该是从飞沙堰到人字堤,实施了二次分流: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水流相当湍急,再次感慨李冰父子的想象力与魄力时,蕃茄忍不住插话:“你有没有想过,这其实也是幸存者偏差。因为几千年后留下来的当然都成了神,但那些失败的案例呢?你不会看到也不会听说过啊,那些人不是被砍头,就是直接被水流冲走了嘛!”

 

好吧,浪淘尽,千古风流: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终于走到了离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整个都江堰景区的设计很有意思,两个入口都是不要钱的公园,这边叫离堆公园,那边是城隍庙,只有主体景区才收费。

 

三三两两地往外走,蛋娘忽然大声招呼:“茄爸快来,快来,这个字,我们这里百分之一百的人都不认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茄爸看了半天,确认他也不认识,好么,的确是百分之一百的文盲啊!

 

茄妈问了下度娘,上百下心,还是读“百”,暗自摇头:真是吃饱了撑的,为了取个名字生生造了那么多的怪字。

 

离堆公园出来,过了南桥,就回到灌县步行街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茄妈实在受不了这个破手机了,盗下良妈昨晚的图: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是一座廊桥,晚上看的确漂亮: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即使白天,即使这么多人头,即使这么破的手机,也还是不错: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又开始逛吃的节奏。想起来那时候老师带我们吃火锅,里面有一味兔头,当时没敢吃,今天鼓起勇气买了一个,打开一看,我了个去啊,有鼻子有眼还有牙,太恐怖了,放弃: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腊肉,看着就香!忽然想起来1991年的夏天,茄妈头一回在外地的电视台里看到和上海不一样的广告,那是一则猪饲料广告,产品的名字叫“四月肥”,文案到现在还完整记得全部,一个男声在产品的照片后面轻松愉快地念着小快板:“四月肥,四月肥,四月不催肥,厂家包索赔!”好吧,茄妈就是这样一个多年来一直没被收进去的精神病患者,脑子里记的全是乱七八糟的东西。

 

不过呢,这个广告是不是说明了四川养的都是国产猪呢?所以要催肥,所有脂肪含量高,肉膘厚实,比如眼前这些老腊肉: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良妈拉着良爸去吃冰粉了,蛋娘去昨晚蕃茄和茄爸商量的那个牛肉饼摊门口排队,真的哦,白天排长队啊!蛋娘和蛋蛋足足排了半个小时才买到。不过呢,等排到摊前的时候,蛋娘发现了排队的秘密:“搞啥啦,他们存心搞饥饿营销。拿那么小两个锅子烘,一锅最多只能放4个饼,做的人么存心慢吞吞慢吞吞的,哪里象阿拉上海的生煎馒头摊,这里一大锅还在煎,那边已经一锅生的摆好了。”

 

茄爸接过蛋娘好不容易排队抢来的饼,尝了一口:“味道很一般啊,就这还排长队?果然是饥饿营销!”

 

蛋娘:“骗子!”

 

茄爸:“果然是骗子!”

 

蛋蛋汇报:“但是旁边有个店里卖蛋挞,哈便宜,只要15一个,上海至少卖4块钱吧?”

 

蕃茄:“啥?嘎便宜?我也想要。”

 

这时,杨师傅来催我们出发吃晚饭了,问6点出发行不行。茄妈说:“完全吃不下啊,6点半吧?”

 

良妈说:“我觉得不吃也可以。”

 

蛋娘说:“我不想吃饭,我想去街上吃乱七八糟的东西。”

 

茄爸忍无可忍,这人心太散了,队伍实在没法带了,团长啊,你快点来吧!

 

又去了午饭的那个店,这是我们在店里吃的第三餐了。进门的时候已经摆了这么一大桌子菜,和之前两顿仍然不带重样的,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店家还在往上端: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大家都傻了:“还有菜啊?”

 

“还有两个呐。”

 

“吃不下啊,完全吃不下啊。别上了,别浪费了啊。”

 

“那这,要不给司机师傅吃吧?”

 

最后两个荤菜没有上,就这一桌子已经让人很饱足了,茄爸说:“简直就是感动中国的团餐啊!”

 

茄妈忽然想起来,看旅行社的安排,明天的午饭也是包的,但照我们这速度,半天时间肯定不可能从青城后山上下来啊。于是和卓玛联系,问她午饭怎么办。卓玛很爽快地说如果我们自己解决的话,她和司机师傅联系,让他把钱退给我们。如此说来,果然是象茄爸所说,旅行社把餐费交给司机,由他自行安排我们在哪里就餐的。所以,这不仅是感动中国的团餐,我们更是遇到了个感动中国的良心司机啊!

 

大家一商量,明天的午饭肯定得自己吃了,至于退不退钱我们也不去问师傅要了。盘点一下库存,还有一包萨琪玛,两个刚抢来的牛肉饼,那还得再采购一点。良妈听蛋蛋说这世界上居然还有15一个的蛋挞,激动得脸都红了:“去啊,去买呀!嘎大的便宜怎么可以不贪啊!蛋挞皮买买也要1块多钱呢!”

 

蛋娘也拍板:“好,个明朝中饭就吃蛋挞了!”

 

于是,茄爸茄妈领着蛋蛋和蕃茄直杀蛋挞铺: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我们吃晚饭的时候,团长他们的飞机落地了,看看时间已经快晚上7点,决定不来都江堰了。此时刚在成都的酒店办完入住手续,茄爸问他们周围环境如何,吃的东西多不多,元妈回复了一堆菜品的图片,表示他们正在陈麻婆豆腐总店吃晚饭。

 

茄爸向他们描述:“都江堰简直就是吃货天堂啊!”

 

蕃茄让茄妈拍这个照片让团长猜:“这里有6个蛋挞,5个小泡芙,1个芒果酥1个菠萝酥,你猜多少钱?”

 

团长从50元猜到393015,两个娃儿还要说“高,太高,还是高!”

 

团长傻了:“你们阿是化缘化来的啊?随缘,看着给点就行?”

 

这么大一包西点,12块钱,但凡有点良心的人应该都象蕃茄此刻一样笑开了花:

  

而茄妈和蛋蛋觉得,干了这碗冰粉,人生终于完满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团长一家不过来了,大家觉得已经空置了一晚的213房间不能浪费,干脆,打牌吧!

 

213的位置正对步行街,元最爱的臭豆腐啊,本来他说今晚要拿来当饭吃的呢,不知道陈麻婆里有没有臭豆腐呢?(请一定帮我砸了手机!)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打牌的位置坐得不太舒服: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蛋娘表示没有关系,我可以坐垃圾桶上头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你们看,改造以后的垃圾桶,坐着很舒适嘛!

 

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天的牌风是一边倒,良爸给良妈当参谋,经常参谋到最后两个人一起露出这种苦恼人的笑来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七)

 

这圈大怪路子才打了1个多小时,对手就气极放弃了,良妈呼叫团长:“明天有一副要三进贡的牌等你们来收摊!”

 

得知我们今天看熊猫看得很满意,元妈决定明天他们先去成都看熊猫,然后到三星堆。元在群里发了一大堆饭馆链接,说是今天的出租车司机推荐的,等着集合以后一家家吃过去。大家觉得这样也行,熊猫未必要看两遍,但四川美食绝对不容错过,接下来,我们就在成都逛吃加躺吃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