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川行2021(三)

标签:
旅游教育育儿 |
分类: 边走边写 |
7月23日
当初订这家酒店,还看中了它楼下就是欧尚超市。考虑到一大早就要出发去九寨,前路漫漫不可知,为了防止堵车太久挨饿,茄妈认为出发前有必要采买大量的食品,就算路上用不着,第二天去九寨也是要在酒店里自行解决午餐的嘛,买了浪费不了。
出发前在高德地图上查过,超市开门是8点,所以跟包车师傅约好了,给半小时采购时间,今天早上8点半来接我们出发。
昨晚入住错过了睡点,再加上对于第二天的行程有些惴惴不安,所以近乎一夜无眠。7点去吃早饭,发现自己并不算早,除了惯常早起的良爸外,爱睡懒觉的团长居然也在用餐???并且,看上去心事重重???
等茄妈拿好食物坐下,团长开口了:“我外婆刚刚过世了。”
茄妈惊呆了,这这这,这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吧?再早一点点,团长家估计就不出来了;再晚一点点,我们就发车了,要调头回转成都也难。而偏偏是这样不早不晚,如此非主流的一个时间???
老人的大殓定在7月25日,而此时此刻,7月23日,上海正是台风欲来声满城的前奏之中。团长一家用了几分钟讨论之后决定速战速决,立刻买了3个小时之后的机票,抢在台风之前回上海。
茄爸、良爸一边震惊一边食不知味地吞咽了早餐,然后迷迷糊糊地和团长一起去超市采买。三个人明显都不在状态,买回来的东西基本上除了管饱之外也不讲究什么口味搭配了,最奇怪的是他们还买回来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一次性餐布,一次性纸杯,然而,没有饮料,也没有需要铺开自取的食物~~
司机杨师傅在催促我们赶紧出发,说这一路从汶川到茂县都在修路,堵起车来没个准数,我们比别的团已经晚了一个多小时,再晚就不知道啥时候能到九寨了。我们的团长丢掉了我们的团,我们的团就在这样紧张又混乱的气氛中感觉近乎兵荒马乱地出发了。
才上成都绕城就开始堵车,一路从成都堵到了都江堰。好在出成都之后路开始畅通起来,这一段是都汶高速,路况很好,天气很好,茄妈也终于有点缓过来了:原来这意思是,说好了一起出来逛逛的野象群才睡了一觉,就走失了三头象?
9:59分,再次穿越隧道,杨师傅介绍说这条高速是汶川地震之后新修的,建筑标准很高,建筑速度超快:
而对茄妈来说,这一路的印象就是太多太多的隧道。10:03,第一次看到可以称为风景的景象,其实很平常,但对于两年没出过常驻地的野象天团来说,已经足以激动得隔着车窗连按快门了:

这是灾后的汶川,12年过去了,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植被毁坏严重,山体很新。杨师傅说地震之前,没有高速的时候只有沿着山脚下的一根国道,512那天被埋在国道上的车辆也不知道有多少:

这里明显可以看到崭新的山体滑坡的痕迹,再想到离开都汶高速之后,我们就要走传说中的依山而建的国道,茄妈感觉心里的不安超过了对于团长一家突然离开的震惊,提心吊胆的感觉又回来了:

绵虒服务区,风景很美:

这个字要读对很难:

说实话,这一路行来,四川的防疫比上海严格得多。这不,休息区上个厕所要绿码,要扫场所码,还要戴口罩,不戴不给进去。茄妈糊里糊涂下的车,顶着大太阳走到门口才发现一家三个人就戴了一个口罩,好极了,三个人轮流用这个口罩进去才完成了如厕活动。也是这个休息区给大家提了醒,对防疫不松懈,从此以后大家随身都带好一大包口罩,走哪儿一见人多便主动戴起来。
天气真的好,路况也真的好,开始有闲心看看风景,感觉是很多新造的景点,也不知道里面是个啥:

大禹故里就更让人迷惑了,这不是河南人么,怎么故里跑四川汶川来了?后来去都江堰,看到又一个新版,说大禹是羌人,越来越迷茫了:

11:18,经过汶川新城,拍两张照给在机场候机的团长家看看:

阳光耀眼,一路抓拍,然后盲发,元妈突然发问:“这是汶川?这种地方造这么高的房子?”仔细一看,茄妈也震惊了,果然是高层啊,不知道啥路数:

元元在机场买了个熊猫的钥匙扣,算是到此一游的纪念品,发图留言“不到12小时的旅行”。茄妈顿悟,原来昨天蕃茄那句一语成谶的话讲的竟然是元元家此次旅行的预言么?
团长还在说,如果台风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么7.26他们再买机票飞过来,到都江堰与大家汇合。但是看看上海发布里来势汹汹的烟花,算算登陆的日期,大家都感觉团长家再过来的可能性很渺茫。只是这么一通交流,大家也接受了我们这个没有团长的团单独上路的事实,良爸立刻晋升为副团长,蛋蛋也秒变成了蕃茄最亲密的小伙伴,大家这才明白,原来团长不在,团还是可以继续哒。
午餐饭店:

10多年前去云南,曾经临时参加过阿拉丁的一个香格里拉两天纯玩团,蕃茄记忆深刻的有两桩:团餐近乎全素,上来6盆菜都是白菜炒白菜,而要吃到一口白菜还要凭本事去抢;住宿近乎恐怖,茄妈因为高反对此不太敏感,但在蕃茄口里那个“仁次酒店”简直就是住宿地狱级的噩梦。所以这次出行,对于我找旅行社包车报团,蕃茄最在乎的就是:“吃得怎么样?会不会白菜炒白菜?住什么酒店?会不会比仁次还要差?”
第一顿团餐,谈不上豪华,但比想象的已经好太多,人均40元的标准,茄妈觉得完全达到了:

对比2010年野象团第一次出游新疆,也是通过旅行社包了辆车,也是人均40的团餐标准,但那些饭真的让人一言难尽,尤其是在沿途赶路的时候,司机带我们去的那些小饭店里提供的食物实在是难以下咽,以至于茄妈自以为吸取经验教训,这次还提醒大家买点榨菜,带几个咸蛋,以防再次碰到这样的团餐。可就这顿饭的质量来看,估计带来这些是用不上了。
一路顺畅,12点12分,进入茂县:

杨师傅说过了茂县就好了,于是我们眼巴巴地看着前路。虽然是国道,但路况真的很好,肯定达到了二级公路的标准。依山而行的路段,两侧基本上都有防护网,以防止石块掉落,最多的还是隧道与棚洞,感觉这一路300多公里,至少有一半是隧道与棚洞。隧道很常见,棚洞却是头回看到。
所谓棚洞可以理解成一个半明的隧道,通常依山傍水而建,靠近山的那侧是全封闭的,而沿水的那侧则建成水泥栅栏的模样。可惜试了几次,手机都无法拍出效果,所以就不放照片了。建隧道的原因是为了不绕山不绕路,直线穿山而过,可棚洞就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建造了,也许是这里的山体不太适合凿路修桥,所以索性一个盾构打进去,变成了棚洞?
茄妈这么胡思乱想着,又进了个隧道,然后,开始堵车了:

这车堵起来是一动不动的那种,让人很绝望。杨师傅说,茂县这里在修路,轮流单边放行,所以我们都眼巴巴地等着对面的车流赶紧过来、赶紧开完,就能轮到我们这里走了。可是就这么等啊等的,对面的车龙早就开完了,偶尔零星开进来几辆,明显不存在积压问题啊,搞不懂我们这里为什么还是不放行。
堵了大概半个多小时,终于动起来了,但车速很慢,开开走走了半天,终于看到了隧道口,却又停下了:

有大胆的司机把车开上了对面的车道,杨师傅也跟了过去,说来也奇怪,原来感觉一直没人管的堵车,突然警察就来了,骑着摩托跑来二话不说,先是一通拍照,估计现在我写游记这会儿,罚单应该得缴费了。
一直到开出隧道,还是堵,但是直到最后畅通了,我们还是没搞清楚为什么堵。总共大概开开停停地堵了一个半小时吧,又畅通了起来。
路况真的挺好,一路泯江相伴,回想当年带着年仅6岁的蕃茄大冬天去宁波商量岗滑雪,恰巧山顶酒店停电,再坐大巴黑灯瞎火地沿着冰封又狭窄的盘山公路下来,开在这样的路上其实真觉得没什么可担心的啊:

远处,传说中2020年就该通车的成兰高铁还在修造中,蜀道的确是难,隧道接隧道,路桥架路桥,但通车以后,应该可以坐着高铁到九寨了:

偶尔会有这样的急弯,可能就是地图上所见的发卡弯吧?但因为路宽车少,再加上路的外侧都有护栏,感觉并不算恐怖:
下午3点,终于到了叠溪海子。出发前,茄妈每天会刷N次高德地图,查看从酒店到九寨景区大概需要多少时间。高德地图每次报告的时间基本上都在7到8小时之内,让人不敢相信。
早上出发时,茄妈又看了下地图,显示需要8小时能到。吃午饭的时候又看了一眼,告诉我还是有8小时。而此刻,已经快下午3点,高德地图显示前路还需要6小时,茄妈要晕过去了。
但不管怎么说,路程是摆在那里的,所以茄妈知道,走到叠溪海子基本上就走完了一半,一度我还以为会在这里吃午饭,现在看来是想多了,能在下午3点开到这里已实属不易:

叠溪海子是当年1933大地震后形成的一连串堰塞湖之一,最近很火的叠溪松坪沟景区就在这里面。想来四川实在是就存在于地震带上,我们此行所见山山水水无一不是历次地震之后的遗迹,区别只不过是那地震的时间或远或近罢了。
如果不看人,不看民房,只看山水和道路,感觉这里的风景和当年从西班牙开往葡萄牙的途中的某个OUTLOOK非常相似。区别就在于房子丑了点,附近的游客多了点,小摊贩售卖的东西摆放得不那么精致,牵出来拍照的牦牛也洗刷得不那么干净。但再怎么样,也不是网上所谓的“远看德意瑞,近看脏乱差”,确切地说,这次四川行让人感觉相当不错,一是防疫管控做得很好,二是所到之处都非常干净,无论是景区还是公路上的卫生间全都丝毫没有异味:

大家从厕所出来,买了点当地的李子尝尝,味道还不错。蕃茄指着前面拉客与牦牛合影的当地人说:“别看这个村子小,倒是一、二、三产业齐全,真是个完美的小村子。”
四川旅游局规定运营车辆每开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20分钟以上,所以在这个点停留的时间比较多。茄妈心头一动:集体照,我们还没有拍集体!甚至暗自思忖,是不是昨天在机场没来得及合个影,以至于团长家不得不中途折返啊?迷信的茄妈觉得再不合影,会不会还有野象离团?不管了,集体照,赶紧安排上:

继续上路,成兰铁路指挥部,中铁二局,开路先锋:

高铁在这段已具雏形:

这一路行来,虽然路况超好,司机开得超稳,但车上的提醒就没有一秒钟停止过,不是“您已超速”就是“您即将超速”,再或者就是听上去就很恐怖的提醒:“前方路段附近2公里处有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点,请注意防护”。茄妈从一开始的闻之变色,到后来的充耳不闻,也是经历了一长段的心路历程啊。
下午5点,抵达松潘,鲜明的藏族风格出来了:

松潘县城里也堵了一小会儿,时间不长,出城以后风光大变,虽然远处灰白色的高峰不知道是冰川遗迹还是石头本身的颜色,但这里已经完全是高原的模样:

藏传佛教的寺庙:

下午6点,终于抵达川主寺,这是九黄机场所在地,也就是前面所说88公里的起点:

停车休息打卡,一下车就感觉到寒意,真的是寒意啊,来自高原的寒意:

查了下海拔高度,已经3200多米了,怪不得虽然很凉爽,但走了几步就觉得有点胸口发闷。这一天从早上8点半到此刻,还没有10个小时,却象是感觉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九寨沟口,蛋蛋和蕃茄合影留念,话说此照里的蕃茄为什么那么象藏民?
阿坝气象提醒最近2小时内松潘地区将下大雨到暴雨,心中一跳。回望来路,乌云压顶,估计已经开始降雨了,而这里蓝天白云,端得是高原好风景。大家对蕃茄竖起大拇指:“果然是太阳神啊,以后应该让你和萧敬腾比一比,看看到底谁更厉害!”

川主寺通入九寨的路其实也相当好,只是发卡弯太多了,而且是一拐连一拐,还好提前吃了晕车药,否则肯定会吐。抓拍了第9道拐的路牌:

因为没有修路,没有堵车,虽然难开,但也就花了1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酒店。杨师傅说我们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他接的上一个团开了16个小时都算是顺利的,而我们这一程还不到11个钟头:

中规中矩的景区酒店,房间也很干净,唯一奇葩的是回字型的建筑使得我们房间所在的A区窗户全部对着C区的窗户,两个窗户之间最多只有1米的间隔,别说风景了,不关上窗拉上帘,你都没办法踏实安心地睡觉。
晚饭是在酒店里的自助餐,有10来种炒菜,荤素搭配,但吃上去都一个味道,可能是里面放了太多的花椒吧。草草对付了肚子,茄爸和两个小的早就瞄好了,外面有好多饭店呢,他们打算出去吃烧烤。
大家一起出去溜达。典型的山中小县城风光,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有点象磐安的护城河,尤其是上面安装了光怪陆离的光带,变幻出来的颜色实在让人无语,我这还是挑了个最和谐的绿色:

在地图上踩点的时候才知道这里叫漳扎镇,也是离九寨沟景区大门最近的一个村子,难怪一路是全部是酒店。
细看这河水,流速很快,水里明显有大量碳酸钙,感觉和弓河非常类似,估计也是雪域高原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

光带的颜色越来越古怪了,天色昏暗,配上这小桥流水垂杨柳的风景,有种魔幻现实主义的风采:

两个小的想在这里扫辆共享电瓶车骑,却是没有,退而求其次,来个共享单车吧,竟然也未能成双。郁郁往回走,跟着茄爸去吃烧烤,抬望眼,却见一轮明月空悬于山谷之间,那么亮,那么圆,那么的,不真实:

只是无论我们拿着手机怎么努力,也拍不出那份大,那份圆,那份亮,那份山谷出明月的清丽与魔幻:

很多的美景其实不在景区,只是在路上,在你不经意地抬头回望;很多的景色其实也无法用照片来记录,只是在心里,在你未来某时某刻突然地心中回想。
而照片最终能留下的,也只能是在这样魔幻的灯带下,那轮圆圆的山间明月罢了:

回到酒店没多久,茄爸带着两个小馋猫回来了,顺便给我带回来一盒羊肉串,包装还挺精美哈:

不过他们在店里吃的好象更赞呢,馋鬼茄妈忘记了要减肥的誓言,开始后悔,然后暗下决心,明天晚上非得去补补身子哈:
7月23日,应该是东京奥运开幕,奈何这电视机为什么调出来啥频道都没有呢?良妈打电话问前台,答曰:这里有电视机而无电视节目,同样的,有空调但不提供使用空调。换句话说,这里的硬装全都是摆设,好吧,好极了,和当初在喀纳斯景区门口的四星酒店一毛一样哈。
没啥想法了,准备睡觉。临睡前再刷一下手机,看看阿坝天气,然后,茄妈从床上跳起来了:什么什么?下午2点,今天下午2点,阿坝地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