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祠: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什刹海西海的西北小岛之上。乾隆26年(1761)重修,改名为汇通祠。匾曰:潮音普觉、功兼利济。祠内有巨石一块,纹如鸡狮,称鸡狮石,鸡左向右走式,狮右向下伏式。曾设有水关及长约1.90米的镇水神兽石螭。1976年修建地铁时,汇通祠惨遭拆除。1986年复建时,水关及镇水神兽石螭石螭已荡然无存……
乾隆帝曾御制汇通祠诗两首:
一座湖亭倚大堤,两边水自别高低。
片时济胜浮烟舫,春树人家望转迷。
烟中遥见庙垣红,瞬息灵祠抵汇通。
雨意溟蒙犹未止,出郊即看麦苗芃。
郭守敬纪念馆:位于汇通祠内。郭守敬(1231-1316),元代杰出科学家,毕生从事天文、水利、测量、历法、算学研究和实践,及天文仪器仪表制造等科学技术活动。曾历任提举诸路河渠、副河渠使、都水少监、都水监、工部郎中、同知太史院事、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等职。曾推行治水,规划大都水利,开凿通惠河,完成京杭运河最后贯通。又测天制历,并取得了10多项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水平的发明创造,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元至元28年(1291),郭守敬向元太祖忽必烈建议开凿通州至大都的运河,完成京杭运河最后贯通,以利漕运。工程于1292年开工,全长元制164里104步,忽必烈赐名:通惠河。南来漕船可经由通惠河直入大都,京杭运河全线贯通,以积水潭为北端终点码头,极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元大都的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