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检验的定义及目的
(2010-04-23 10:13:22)
标签:
食品感官检验调香孔雀香精香精香料美食 |
分类: 食品知识 |
所谓食品感官检验,就是以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为基础,依靠人的感觉(视、听、触、味、嗅觉)对食品进行评价、测定或检验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定食品质量的方法。
对于食品而言,只注重其的营养价值还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加工的食品是否味美、 人们是否喜欢吃,即加工食品是否满足人们的嗜好,是评定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食品 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测定其中的蛋白质、脂肪、食盐、糖等含量,能够计算其营养价值,但这些并不能说明人们对该食品的嗜好程度,即使是测定食品的粘性、弹性、硬度、酥脆性等 物性参数,也不一定能得到和嗜好程度完全一致的数据。因此,即使在物理化学等测试技术 和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味香及嗜好度等本质上为主观特性的测定,也不得不依靠人的感 官检验。人类对食品的最终评价,不借助人而只靠仪器评价,就是在将来也是有一定困难的。 可见,食品的感官评价对于评定食品的质量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感官评价除了可 以评定食品的质量外,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感官检验方法从食品制造工艺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的感官特性来预测产品的质量,为加工工艺的合理选择,正确操作,优化控制提供有关的数据,以控制和预测产品的质量和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因此,感官检验对产品质量的预测和控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们对食品的嗜好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因其心理状态、生理状态 及环境的变化,对同一种食品的嗜好表现通常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即使是专家所评定的结果,也不一定能代表大多数人的嗜好。食品感官检验主要是研究怎样从大多数食用者当中选 择必要的人选(称评判员),在一定的条件下对试样加以品评,并将结果填写在问答票(评分单)中,然后对他们的回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来客观地评定食品的质量。可见,食品的感 官检验绝不是简单的品尝,对于试样、评判员、环境等很多方面均具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测 试目的和要求的不同,要采用不同的感官检验方法加以实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