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火热,终于被今早的一场雨水给扑灭了。尽管雨停之后尚有余闷,但毕竟,空气湿润了。于是,写完作业,忽然想起经常去过的酱豆书屋,不晓得贾平凹的《消息》是否有新消息?
《消息》,是贾平凹在年初推出的一部最新长篇小说,3月份,先由大型文学杂志《十月》2025第二期刊出,并预告,单行本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5月份出版发行。于是我就一直在等这个单行本。因为我现在的阅读,已过了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热时的青葱与激情,不似当年,但凡一本杂志上巿,恨不得即刻先睹为快,在学校在单位,大家常常是为了一篇小说一本杂志,争来抢去,夜不能寐。然而至九十年代,再世纪之交,当电视电脑网络手机忽然摆在每个人面前时,文学的热度便悄然地退却了,以至于今日,西安的马路边,再也见不到一家报刊亭,杂志报刊似乎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贾平凹大师,如今已有七十三岁,但他老人家每两三年还能推出一部长篇小说的劲头,着实让我钦佩有加。一部长篇,几十万字,不要说前期的准备加上创作,即就是换给我们这些以写字装点门面的人,一两年时间,我们能抄几十万字吗?所以人称贾大师是中国文坛的“劳动模范”,的确当之无愧!
然而造化又常常在捉弄人,以大众的眼光,贾平凹那么大的名声和风光,出个新书,何难之有?人家那是畅销加长销书的大作家啊!然而事实上,他的新著,每次出版,都崎岖起伏,《废都》一书,当年沸沸扬扬,人所共知,新书甫出,即遭封禁,遂使盗版成万,书商获利。十几年后,终于解封,又能再版,贾平凹于是高兴地写了个《酱豆》,大略记述了《废都》成书的前前后后。我当时也很想看这个书,因为《废都》创作的前后经历,及至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及奖品由法国大使送至西安的过程,我大略知道一些。然而当书店预收了订书款后,此书却再不见了下文,又过了几年,方知中途流产,转而交台湾出版。台湾版的《酱豆》,我是见到了,但没买回,理由是湾湾的书不能在陆地发售,所以我只能拿起看看再放下。
而这本《消息》又会如何?我当然不知道。问了酱豆书屋一一贾平凹著作专卖店,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原来的预告是5月份,然而6月、7月,如今已是8月,我在永松路的酱豆书屋,书院门的酱豆书屋都去过,工作人员羞赧地说:不好意思,我们这儿还没接到任何消息。
无奈,只好趁着今天上午的凉风,蹓车也蹓人,便蹓到永松路的酱豆书屋,盘桓一阵,把《十月》杂志买来,先看着再说。要是有一日单行本出了,那就再买一本留存,要是又意外了,那咱还有个备份,吹起牛来,也不脸红:啊啊,贾大师的《消息》,本人,看过滴一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