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沈阳晚报形象大使 2010年6月1日

(2010-06-03 20:41:29)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闻报道文章
 对家庭问题及青春期少年的心理颇有研究的孙淑君,因为给高考生作心里辅导,最近每天下班之后都难得空闲。5月30日,孙淑君把女儿在北大未名湖畔穿博士服拍摄的图片发在了自己的博客上,“让所有关心孩子成长的妈妈爸爸一起分享。”在此之前,她用一本《妈妈给你追梦的翅膀》,“原生态”记录了女儿从一个呱呱落地的“丑小鸭”成长为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的过程,打动了无数父母。
    与孙淑君情同姐妹的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序言中一语点破了孙淑君新书的“动人之处”——在当今社会,这本书是更珍贵的礼物,每一页都饱含着深深的母爱,读这本书就如同聆听一次家庭教育讲座。让孙淑君没有料到的是,这本书还引起了高层领导的关注。5月下旬,来辽宁调研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专门邀请孙淑君到宾馆做客,并赞扬孙淑君说:“我一口气把书读完了,你教育了一个好女儿,为北大输送了一个好学苗。”稍早前,全国人大外委会主任委员、前外长李肇星邮赠给孙淑君一本新书,在书的扉页上,李肇星用遒劲的毛笔字写道:“含泪读您的《妈妈给你追梦的翅膀》,深受感动和启发。我将推荐给全家人和朋友看。”
    在母亲的角色之外,孙淑君还有很多重要身份——沈阳市残联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与这些响当当的“实职”相比,孙淑君同样看中“沈阳晚报形象大使”带给她的荣誉和激励。
    
    形象大使
    沈阳晚报:你和晚报是如何结缘的?
    孙淑君:1990年,我准备为残疾儿童创办一家幼儿园,但在资金等方面遇到困难。沈阳晚报记者李振勇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写出《残疾青年胸怀博大创办残疾儿童幼儿园》一稿,发在了头版显著位置。市政府时任主要领导立即做出批示,市政府为幼儿园拨款30万元。启智幼儿园成为当时全国惟一一家残、健儿童合一幼儿园,填补了辽宁乃至全国特殊教育的空白。从这时起,我与沈阳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沈阳晚报:20年来,沈阳晚报在你心中是什么地位?
    孙淑君:刚创办幼儿园时,我的生活条件还很艰苦,但也要省吃俭用,订阅沈阳晚报。2003年,我调入市残联工作,领导问我有什么要求,我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为我订阅一份沈阳晚报。1995年7月1日,晚报10岁生日,刊发了我的一篇文章《沈阳晚报流入我心田的小溪》。我在文章中说,“我的包里可以没有口红,没有眉笔,但不能没有沈阳晚报……”这篇文章打动了当时所有晚报报人,许多人阅后泪流满面。
    1999年末,我被沈阳晚报聘为形象大使。这些年来,我当上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工作岗位也变化了,但沈阳晚报始终陪伴在身边。一天没看到晚报,就像失去了什么。只要见到沈阳晚报的记者、编辑,我就特别亲切。刘禾、刘生生等晚报的老报人,还成了我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家在一起谈家庭,谈事业,谈子女教育,彼此成为精神上的支柱。
    沈阳晚报:你感觉沈阳晚报办得怎么样?
    孙淑君:沈阳晚报报道的都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特别现在的晚报知识面更加广泛,趣味性更强,版面也增加了,更可读了。如果说原来我对沈阳晚报情有独钟,那么现在我对晚报更是厚爱十分。
    
       市残联副理事长
   
    沈阳晚报:2003年初,你调任沈阳市残联副理事长,主要为残疾人做了哪些工作?
    孙淑君:调入市残联前,我一直是省、市、区三级残疾人肢残协会主席。调入市残联任副理事长,我认为这不仅是官位,更是一种责任。残联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作用,还要代表政府做改善残疾人生活的工作,如帮他们就业、找对象,使他们受教育等等。
    沈阳晚报:你本身也是一名残疾人,做残疾人工作是不是有一些优势?
    孙淑君:我既是残疾人工作者,又是残疾人中的一员。我带着一种感同身受,同频共振的心态做残疾人工作,为他们奔走呼吁,残疾人对我非常认可。我和他们说什么,心中所想,口中所至,批评他们,他们也能理解。因为我和他们是一样的人,我能代表残疾人利益,又能和政府保持一致。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受教育程度低,但他们懂最得感恩,有奉献精神,你拿出心来对他们,他们更会真心对你,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令一些健全人汗颜。
    
 
 全国人大代表
    沈阳晚报: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你提出过许多高质量的建议和议案,这些建议和议案是否得到了落实?
    孙淑君:我多次呼吁的残疾人特殊教育、精神赔偿法已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允许残疾人驾驶机动车,我在人大呼吁,海迪在政协呼吁,我们呼吁了八年,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政策。现在国家七部委终于出台文件,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可以驾驶汽车了,全国广大残疾人欢欣鼓舞。有的残疾人就是踮脚,或缺两根手指,但却被剥夺了开车的权利。残疾人和健全人有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力和机会,我们不仅要扫除出行障碍,更主要是扫除人为障碍,为残疾人建立无障碍环境非常重要。我虽然是沈阳市试驾机动车的第一人,但现在还没有顾及自己将来能不能开车。
    沈阳晚报:你的很多建议和议案都是为了残疾人的利益,对吗?
    孙淑君:中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由于身体原因,他们有些人生活还比较贫困。残疾人队伍中,我最惦记的是盲人和精神病患者,特别是精神病患者最为痛苦。但国家对精神病院的投入,对精神病人的供养,还有法律法规都没有完善。今年的人代会上,我做了相关内容大会发言,引起强烈反响。
 
   阳光使者
    沈阳晚报:你是辽宁少数几个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之一,平时有时间做心理咨询吗?
    孙淑君:我一般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朋友或身边人做心理咨询,当然都是免费的。夫妻矛盾啊,缓解考生压力啊,这方面咨询比较多。我很愿意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可以快乐自己,我感到满足。我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有益东西,比如有的人活得那么艰难还坚强地活着,他们给我一种力量。
    沈阳晚报:一年一度的中高考临近了,一些家长和考生很焦虑,你对他们有什么好建议?
    孙淑君:这种情况是挺普遍,有的家长比孩子还要焦虑,无形中给孩子施加了压力。一些家长期望值过高,给孩子定的目标像天边的云彩,根本够不到。家长要量体裁衣,为孩子设计的目标要踩着台阶跷脚就能够到。
    无形压力比有形压力更可怕。考前家长别让孩子产生情感的波澜,家长不要说“人生命运在此一搏”、“我起早贪黑,你考不好对不起我”之类的话,七大姑八大姨最好也别打看似关心的电话,要让孩子保持平常心,把中高考当成平常的一次考试。
    
  
    贤妻良母
    沈阳晚报:你的腿有残疾,对日常生活是否有影响?家里的家务活谁来做?
    孙淑君:在家里,我除了不能蹲下擦地,别的家务活都能做。我特别爱下厨房,许多朋友到家里品尝过我做的饭菜,吃过我包的饺子,我能包好几种馅饺子。每天早上我都要做四个菜,从不糊弄,而且一周不重样。
    沈阳晚报:你的女儿成长为北京大学双料博士,与你的精心教诲不无关系。你是如何培养女儿的?
    孙淑君:说来话长,现在我只说一个方面。女儿上初中时,我早5点叫醒女儿,让她给我读英语。其实我一点也听不懂,但我听着特别开心。6点女儿开始预习新课,我下厨房,半个小时后,全家三口人一起吃早饭。餐桌上是一家人一天美好的交流时间。
   
    本报记者李明欣
    摄影本报记者王晓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