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主四环”的高效教学模式的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本人拙作教学励志 |
http://s8/mw690/6327bb9dtdd43b9535037&690
小学“三主四环”的高效教学模式的
构建与研究
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的还不够,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薄弱,教师的头脑中仍存在着种种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陈旧,难以展现学生的个性。实施新课程又强烈地呼唤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主动发展,改变过去陈旧的低效的教学模式用新的学习方式代替,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主体性。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三主四环”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目标
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实施学生“主动学习”的模式和策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能力和习惯。
三、“三主四环”高效课堂教学理论依据。
1、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具有创造的探索的潜能,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活动方式。
2、根据主体教育理论。主体教育认为:学生既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
3、根据现代教学论。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种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活动。
4、根据布鲁纳发现的学习理念。布鲁纳认为建立认知结构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在教学上,要重视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学生自己思索探究和发现事物。
5、根据现代具有影响的教学流派。
(1)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育能力。
(2)江苏“洋思经验”,以三流的师资、硬件、生源,却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成为教育上的奇迹。洋思经验的重要内容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3)山东“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采用“预习――展示――反馈”的教学模式,他的大动作主要是“课堂时间采用10+35模式和取消讲台,让学生生动起来”。他们注重学生自学,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6、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理念。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由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个体组成的。
四、“三主四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守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创设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问题让学生自己揭示,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2、民主性原则。师生民主、平等是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前提,也是自主参与教学的重要原则。因为离开了民主,离开了师生间的平等尊重,学生长期处于服从地位,其个性必然受到压抑,创新思维的火花必遭泯灭。因此在“三主四步”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3、合作性原则。建立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研究过程。
4、创造性原则
以学生自己的观察和实际为主,发扬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知识,自己发现真理,主动探索尝试发现、帮助学生学会创造性开展学习。
五、“三主四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三主四环”高效课堂教学概念的介定。
“三主”即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旨。其中教师的主导是要导兴趣、导学法、导议论、导应用,学生的主体就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发展。能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三主四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教学流程和结构框架。
1、定向激趣。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是学习活动的定向阶段。教师可采取创设情境,以旧引新、启发诱导、设疑激趣等多种方式创设学习研究的情景,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明确具体的学习研究目标。该环节重点是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这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前提。
2、自探共研。这是模式的核心部分,“自探”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解决问题,“共研”即学生个体探索与师生共同研究相结合,教师要围绕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观察、阅读、思考等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可以独立学习可以互商互议,通过阅读教材,主动思考,畅所欲言、多向交流感受,理解新知识、初步释解疑惑。
3、汇报导释。即汇报交流、导学释疑。这一步是在小组成员准备的基础上,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课堂的交流包括“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通过文本,生生、师生的对话,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完善,并达成共识,教师要心中有数,把握好导什么、导到什么程度,当学生有了质疑,要引导他们学会质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不要承包,只对重难点和关键之处加以点拨、引导,对存在的普通问题,答疑解惑,做简单的归纳、概括。
4、实践应用。教师要组织学生将探索归纳出新知识、新方法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加深拓展迁移知识、升华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内容,研究问题,梳理思维过程。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训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发展能力。
“三主四环”课堂教学模式结构框架。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三)“三主四环”高效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环境。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发展。
3、要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自己讲授的时间。要特别关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信任学生。
4、教师引导学生在不断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六、“三主四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学校制定总原则,对参与研究这种模式教学的教师给予鼓励,在年终教师工作绩效量化中分别给予适当加分,制定“
七、实验方法
1、实验法。建立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比较的实验,对比统计,控制自变量(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动手实践等)来影响应变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发展能力等)结合分析统计法、比较法等对比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2、调查法。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问卷、座谈、咨询等方法作出客观和科学的分析。
3、经验积累法。通过对平时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不断分析、总结、提炼、升华,归纳成研究报告、案例分析。
八、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1、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果,制定研究方案。
2、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选择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实际,作出相应分析。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0月)
1、按方案制订各年级段课题实验工作计划,开展研究。
2、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研讨活动观摩实验课,评优课和教学论文竞赛,以及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小结。
(三)总结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数据处理,总结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编写教师教学论文,集体完成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个案集一本,并进行教学反思,以备以后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