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街头—圣心医院

标签:
康复医院门诊大厅八角钟楼圣心医院游记 |
宁国路杭州路拐角有家医院叫第一康复医院,以前不叫这个名。据说旧时有个叫陆伯鸿的商人最初立足于上海法租界,经营着华商电气公司,并在1931年创办的圣心医院和1937年艰难举办的圣心女子职业学校,均在最大的工业区杨树浦,为贫弱者创建慈善医院。无论对此人如何评价,都无法回避,此人在当时所作的一些益事。
最早建立于1923年(民国12年)6月,陆伯鸿出资建造医院病房6幢,随后在1931年(民国20年)扩建并称之为“圣心教堂”。教堂采用了折中主义风格砖混结构,顶部为八角的钟楼,券拱大殿气派美观,整座建筑整体俯视呈H型,西侧为圣堂,中间及东侧为办公及原圣心医院门诊区域。这样这块区域就成了既有医院又有教堂的混合体。


有很长一段时间,此地名叫杨浦区老年医院。属于二级医院,不知什么原因,医院并不张扬,病人较少。出于距家最近的原因,我是多次到过这家医院看过病,包括因车祸受伤做的理疗。不过那时对这家医院的来龙去脉根本就不知道。
门诊室前的这块写有“圣心”二字的大石头,没有印象。什么时候安放的,一头雾水。

门诊大楼的正面墙上有“1933”字样。



所有诊室楼的大门上方都有一个突出的阳台。


除了南面的门诊室,后面都是住院部,即便现在看也就是个带康复性质的护理院。所谓门诊多数是些看常见病、普通病的科室。一般人有些较大的病都不会在这里,而是去杨中心或新华医院。



门诊大厅外部整体风格的教堂气派,内部大厅的教堂氛围也是别具一格。室内窗户镶嵌欧式彩色玻璃,图案别致、色彩绚丽。内部的回廊、扶栏和拱券也是精致无比,地面铺设的马赛克拼嵌几何图案,亦曾流行于民国时期,据说是当年从国外引进的,甚是珍贵。现在的地面已经是光滑的白色大理石地面。
现在看很稀罕,那时我来看病,也注意到这个门诊大厅有些不一般,花里胡哨的,与众不同,但又不明就里。最近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至于那些图案别致的回廊是不是还是以前的原样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距家很近,慕名前去再次打卡,仔细观察,以前也是忽略了。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