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街头—上海展览中心

标签:
金碧辉煌高大挺立友好大夏上海展览中心游记杂谈 |

12月6日是我的博客开通15周年的生日,没想到时隔十五年后我的博客还在半死不活地努力着挣扎着,是的,非常的艰难,而且是在煎熬。为什么就不能让我比较舒服或者说顺心一点地写点东西呢?不就是些微不足道的游记吗???经常地、三番五次地、每篇都是审啊审……而且一审就是五六天、七八天,没完没了。

上一篇《逛公园—工农公园》被审查了10天。说实在的话,这一篇,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放行。
两个月内连续进入三次,这是上海展览中心。第一次是书展八月中旬;第二次是九月中旬老字号博览会,第三次是九月下旬观光影展。从来没有如此密集过,也是因为每个活动都那么吸引人,非去不可。虽然目的不同,各有所需,但最大限度地见识了上海展览中心的真面目。
正面是巍峨雄壮的大厦主建筑,顶部矗立着高耸入云的鎏金钢塔,顶尖上的五角红星,如利剑冲天,夜间红光闪烁。钢塔高44米,距地面110.4米,曾是上海的制高点。眼下的中心喷水池1100平方米,池内31朵彩色琉璃荷花晶莹剔透,造型精美,喷水时水珠如帘,不喷水时,池水波平如镜。夜幕下华灯初上,景色更是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大厦由前苏联建筑艺术家安德列耶夫设计,在9万平方米土地上造起一座占地8万平方米的展览大厦,为古俄罗斯风格。大厦座北朝南,正南为大场,有大厦音乐喷泉。主楼矗立正中,上竖镏金钢塔,与主塔相辅辉映,金光灿烂。


这个主题雕塑为《创世纪》,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xx创作,雕塑高9米,由一个男青年双手高举一个象征科技的自由变换的抽象线形体构成,雕塑家采用极概括的体块处理手法,突出了男性的张力和力量。

大厦由前苏联建筑艺术家安德列耶夫设计,在9万平方米土地上造起一座占地8万平方米的展览大厦,为古俄罗斯风格。大厦座北朝南,正南为大场,有大厦音乐喷泉。主楼矗立正中,上竖镏金钢塔,与主塔相辅辉映,金光灿烂。


这个主题雕塑为《创世纪》,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xx创作,雕塑高9米,由一个男青年双手高举一个象征科技的自由变换的抽象线形体构成,雕塑家采用极概括的体块处理手法,突出了男性的张力和力量。


上海展览中心为俄罗斯风格建筑,占地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展览面积2.2万平方米,大小40多个多功能会议室和会议厅。南部以序馆、中央大厅、东一馆、西一馆组成展览区,北部以友谊会堂和东二馆组成会议区。两个区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南展北会、能分能合的功能格局。



上海展览中心的总体颜色呈现出经典的浅金黄色。


从外观看,几十根立柱,高大挺拔,如中流砥柱般支撑着整个大厦。据说此建筑没有打过一根地桩,而是用钢筋混凝土在底部浇出一个“箱型基础”,再在上面盖楼,真是啧啧称奇!







两侧的东西花园,遥相呼应、相映成辉。花坛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左右对称的旋梯盘旋而上通往二层。建筑与花园,和谐融合,美不胜收。


友谊会堂位于展览中心整体建筑群轴线的最北端,站在南京西路上眺望,建筑门廊以8根通高两层的花岗石立柱支撑起高大宏阔的廊檐,构造出气势恢宏、大气端庄的主建筑,居中的方柱上镶有4个金色大字“友谊会堂”是xxx同志的题字。会堂前骏马昂立、马蹄飞跃的雕塑高6米,展现出蓄势待发的凌厉之势,具有一股积极进取,奋勇前行的拼搏精神。








拱形门窗,设计得花里胡哨且又透露高贵典雅,金碧辉煌。70岁的老建筑内部中央大厅是展览中心最耀眼的部分,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大厅内宽阔敝亮,屋顶跨度39米、共有15道圆拱横跨无柱大厅,视野开阔,屈指一首,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中心的穹顶更是让人开眼,将数个圆弧集拢而后又以花边花卉展开,与众不同的吊灯更是让人耳目一新。通往各个展厅的过道其实也是展厅,呈圆弧状的一道接一道,加上镶嵌的灯光,如彩虹展现,似桥梁横空出世,壮观非凡。
哈同花园是一座精美绝伦的中国式园林,内有26个知名景点,还有假山池塘、奇花异草,处处宛如人间仙境。
只可惜1931年哈同先生离世后,它就日渐荒芜了,后来更是在无情的战火中,被摧毁成了一片废墟。
直到1953年才重新迎来命运的转折,在曾经的传奇花园之上,建起了一座友好大厦,也就是1984年改名后的上海展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