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街头-城隍庙

标签:
门神文物保护香客城隍庙游记 |
我这里讲的城隍庙是单指城隍庙。进城隍庙需要购票,据说平日进入的游客达十万,感觉有些夸张了,不过逢某些日期则另当别论了。
此大门上有两位把守门神张贴,分别是秦琼和尉迟恭。其实也就是上了岁数的人知道,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对门神之类的印象淡薄了,不知是谁,不知干什么用了。


前后两个院落之间是个过街连廊,叫仪门也叫二门,上方有“为恶必亡,为善必昌”八个大字的两个匾额。匾额的中间高悬着一把巨大的算盘,算盘的上方有八个大字:“人有千算,天只一算”。仪门两旁木屏上镌刻一副对联:“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必昌;作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必灭”。其实在各家的庙宇都会有一些廊柱,柱子上都会有对联书,言不同,语不一,无非就是些做人警世之语。
城隍庙不大,却有数个殿堂,除主殿之外,还有月老、三官、慈航、财神、祈福等殿堂,供香客各取所需。
城隍老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城隍庙并不是每个聚集地都有,一般只有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能设有官方的城隍庙。它与城池、官衙、文庙、武庙等官方设施,在古代社会里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标配。
城隍老爷在各地都不同,北京城隍杨椒山、福州城隍陈文龙、福建省都城隍周苛、芜湖城隍纪信、柳州城隍柳宗元、苏州城隍春申君等,上海的城隍老爷据说是汉朝名臣霍光。也有说不是,其实我去过N次,也没在意究竟是哪位老爷安坐其上。只顾着磕头、焚香、祈祷了。下次再去,一定仔细端详、辨别。
其实在远古时期,以农业经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们常常显得软弱无力,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使得民众往往把希望寄托于对图腾、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中,通过一定的祭祀求得自然力和祖宗的护佑,在“万物有灵”与“天人合一”观念的支配下,出现了有关神灵的崇拜和祭祀仪式,逐步形成原始信仰。而这些经过历代皇室的庇佑宣扬传承至今,形成民间的宗教信仰和文化。
前一篇《周庄夜景》审核用了两天时间,已经很不错了,有进步就要有表扬,就要有不断地更新和改革,难能可贵啊,得来的不易,自然要加倍珍惜才是,千万别固步自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