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王家大院

标签:
城墙山西第一雕刻王家大院旅游 |

看上去,高墙大院,壁垒森严,这就是山西乃至全国大名鼎鼎的王家大院。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而且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如城堡深不可测;如豪村家家有钱;如博物馆处处有故事。





城楼?进城了。

它高墙矗立,豪华气派。有着“民间故宫”、“山西紫禁城”、“华夏民宅第一宅”等美称。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镕基题字:”王家大院“。这是位不愿给人题字的前总理,不知为什么,这次却破例了。


是民居,也是博物馆和艺术馆。整个王家大院有大大小小的院落加起来有231座,房间2078间,而且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假如每个房间住上一晚,约需五年多时间。

进了大院门是个上坡道,然后才是各个院落。

王家大院的建筑,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


进小院门前有下马墩。

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王家大院无论是砖雕、木雕还是石雕题材都十分丰富、技法相当娴熟,它们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将儒、道、佛思想与传统民俗文化凝为一体。

门楣上的木雕与石雕精细完美,无懈可击。所有的木制门窗,都有雕刻。


从屋檐、斗拱到门窗,处处都透露着古代匠人的奇思妙想和巧夺天工的手艺。置身其中,仿佛自己身处在一座天然的雕刻博物馆中,令人回味无穷。


扶梯的把手都有雕刻。


门楣上的雕刻栩栩如生,形象生动。


厕所的隔墙也有雕刻。

院落中的佛龛。



门前两侧各有雕塑。

屋檐几乎都是龙头雕刻。
王家大院的建筑装饰,是清代“纤细繁密”的集大成者,结构附件装饰均绚丽精致、雍容典雅。如穿廊上的斗拱、额枋、雀替等处的木刻,柱础石、墙基石等石刻装饰以及各院落内的楹联匾额,形式多样,做工极佳,体现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民居
“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特点。












五蝠捧寿,十分精美。













过了这座桥就是另一个院落群。


城楼。气派的王家大院城墙有五六米厚,二十多米高。城墙上还有垛口和兵屯。



长长的甬道,两边是院落,院落太多,房子太多,根本无法都面面俱到。


大院内,凡堂必有楹联,凡门户必有匾额。一联、一匾,全部都贯注着不同的含义。而且无一雷同!每一句都意境悠远,给这座老宅增添了几分儒雅之气。











老王家专用的醋坊。








从高处俯瞰王家大院,你会发现院子里的房屋密密麻麻,十分有序地被城墙围住。大院内的建筑十分别致,院落很壮观,整个大院地势呈上坡状,很大气。




城墙上的走道也是很宽敞的,中间还有楼。






这是城墙上的角楼。
故宫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但是如果只算建筑面积的话,大约是15万平方米。而王家大院的总面积却达到了25万平方米,足足比故宫大了10万平方米。这是座极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
据说王氏家族鼎盛时期,入宦者仅从二品到五品就有12人。罗授、封、赠在内的各类年官员大夫达42人。
王家大院,说白了就是个官商之家,为官之道,经商之道,在此演绎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三百年的风风雨雨,成就了一个大家族的辉煌业绩。
前一篇:游山西-黄河壶口瀑布
后一篇:游山西-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