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子教育沟通家庭与孩子父母孩子 |
分类: 育儿话题 |
对孩子的教育要针对自身的个性发展而定,不能照搬别人的。首先说说孩子的生活教育,比如:大家都说老人带孩子不好,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从孩子的入园情况来看,来园后哭闹厉害的,在家往往是妈妈一个人带的。他们的这种“分离焦虑”症状比较明显,反之的,症状相对低。因为被几个人带大的孩子从小就适应了这种生活,没有妈妈在身边他们一样会开心的游戏。
我儿子从小跟他奶奶的时间比较多,所以现在就会主动的跟我和他爸爸高兴的说再见,当我们要上班的时候。现在儿子已经上幼儿园,因为儿子的这种“分离焦虑”我们在家就已经度过了,所以,孩子在园表现真的是21天就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再说说孩子的学习教育,有些家长经常会这样做,我们楼上谁谁都报什么什么班了,我们也报,根本不征求孩子的意愿,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其实孩子对知识是有自己的需求。记得我儿子大概一岁多左右,有一天对我说:“妈妈,给我讲故事”,我突然意识到了,儿子这是一种对知识的需求信号,这时给他想要的效果要比提前给的好,我就立即给他买来故事书,没想到儿子当天晚上特别兴奋,一连让我给三本故事书都讲完,更令我没想到的是他居然都能记住。接下来我又给他买了故事学习机,上面有好多个故事,但是他自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我记得他最爱听《三只小猪》的故事。所以说,别看孩子小他也有自己的喜好,因该遵循孩子的需求进行教育,这样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最后说说孩子的随机教育。其实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都存在教育的良好时机。记得7月初的一个周五下午,我下班早接儿子回我们家,顺道去菜市场,儿子也许是没来过这个菜市场,对什么都感兴趣。尤其是磨香油的地方,他问了好多问题。后来我们买菜,这个卖菜的把黄瓜和苦瓜挨着摆放,儿子见过也吃过黄瓜,但没有见过苦瓜,因为我们家人不喜欢吃。所以,儿子很好奇的问:“这是什么?”(指着苦瓜),我告诉他这是苦瓜的同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于是,引导儿子观察它们的不同,并通过画画来巩固这种知识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