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日本“鬼子”专业户的待遇怎么样?(图)

标签:
娱乐 |
分类: 娱乐酸史 |
我也是心很软的,虽然看了那么多抗日神剧,对日本人没有什么好印象,不过呢,写这篇文章时,对那些在电视电影里深恶痛绝的“日本鬼子”,居然有一丝的同情。别想歪了,我说的是饰演“日本鬼子”的几位苦逼的日本演员,在中国真的很受歧视的,演“鬼子”的那个不被骂?不过他们也是很有勇气的来中国发展。
冢越博隆——日本“鬼子”之一,早年来到中国却是无所事事,整天琢磨着是吃拉面还是吃盒饭更饱,过了两年收拾行李回到日本,突然接到导演电话:“抗战胜利60周年到了,有很多戏要拍。”于是,他的“鬼子”生涯从此开始,一次导演要求他在雪天强奸一村妇,“导演,这不太可能吧,这么冷的天,不会有人想干这种事吧。”“你不懂,那个时候日本人就这样。”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去演,裤子还没脱下来,屁股就冻僵了。在他出演的大多数戏中,导演的要求只有一个:一喊开机马上就要凶起来。“时间长了,眉毛都会一下下发抖。”一次拍戏,导演让他加一段踢身边的汉奸的戏,演汉奸的人特别激动地说:“不能让日本鬼子踢我!”
拍戏拍多了,博隆也会和导演交流对角色的看法。一次,他向导演建议,演八路军的人是不是太强了,稍微弱一点大家势均力敌会更好看吧。结果,男主角走到博隆面前,看着他只说了五个字:“中国人,无敌。”一次,他和另一个演员演得很卖力,两个人想表现出生死离别之情,但作为日本人又不会选择外露的方式。临场发挥时,冢越博隆和另一名演员面对面站着,低下头,大声哭泣着讲过去的笑话。一声“CUT”后,导演告诉他:“这样的戏要少一点”。
涩谷天马——他的“鬼子”之路也并不平坦。初到中国的那段时间,他频繁地在剧组扎堆的地方奔波,“你太瘦,不凶,不像个鬼子。”呵呵,这对“鬼子”是多大的侮辱啊!“鬼子”不是你想演想演就能演啊!
三浦研一——他是一位很有思想的“鬼子”,在影视中扮演了超过六十次“鬼子”。有一次,他饰演一位处死赵一曼的宪兵队长。他查看了许多资料,在家中准备了两周,第一次开拍时拍很有感情,导演摇摇头:“三浦,不要这么多,上去把电闸拉下来就可以了。”他也曾在德国导演的电影《拉贝日记》中扮演一个拿喇叭的日本兵,戏份就是拿起喇叭喊战俘们吃饭,把他们骗去屠杀地点。“导演,这个士兵知不知道战俘们要被处死?”德国导演很惊讶,认真和他讨论了很久,最后得出结论,这个人是知道的。导演还让他在喊“吃饭了”这句话时要带着紧张、害怕的心情,“要带颤音的”。而他在参演一部由美国导演执导的二战题材电影时饰演一位日本兵去抢夺村民财产。美国导演告诉他,在杀村民的时候不要想着自己是日本兵,而要像一个强盗,就像所有的罪犯一样。
戏里是这样的,戏外呢?虽然只是饰演日本“鬼子”,但是他的博客还是留下了一些“很不好听的话”,遇到这类事,他一整天都会心情不好。不过,他还是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后来导演给了他一份没有台词的剧本,让他自己设计台词,这件事令他觉得“受到了尊敬”。
谈及未来的发展,是否会把“鬼子专业户”继续当下去,三浦研一强调自己是中国培养出来的演员,会在中国一直演下去,不过看到当年和自己同在《走向共和》里跑龙套的矢野浩二已经开始接“鬼子”外的角色,他也很想效仿,但如果要继续演“鬼子”,也不会排斥。对于回日本演艺圈发展的可能性,他并不乐观,认为在中国的“鬼子”形象会给自己回国发展减分不少。
矢野浩二——他是当前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日籍演员,从跑龙套开始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鬼子”,为了演好“鬼子”,他看了大量的中国经典抗战片如《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等,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希望要这种凶狠的鬼子”。虽然导演说什么就是什么,但是还是很珍惜这些机会,还是要“认认真真地演没有人性的恶魔。”
2005年以前矢野浩二只出演过四部抗日题材电视剧。但2005年一年便有四部他出演的抗日剧上映。2006年,在接连出演数部抗日剧后矢野浩二感到深深的疲惫,“没办法一直保持仇恨的状态”。于是2008年矢野浩二开始在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中担任主持。“在中国演戏的日本演员98%在戏里都是要死的。”而现实中也是很残酷的,曾传言矢野浩二回国探亲时遭人殴打,还有日本网友骂那些饰演“鬼子”的日本人是卖国贼。
在中国饰演“鬼子”的日本人真是一个苦逼的群体,在戏里被中国人虐、日本人骂;在戏外是被中国人骂、日本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