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anda的Branding
Panda的Brandi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59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anda原创】首次技能交换总结:国学开蒙与知识管理的提升

(2013-02-06 15:11:57)
标签:

时间管理

国学启蒙

史元君

南怀瑾

原本大学微言

教育

做技能交换还是首次,此前在第九课堂上看到史元君同学发布的消息,也犹豫了很久。人总是有惰性以及诸多疑虑,对很多想做的事情缺乏实干精神,并且对其总有各种不信任。好在史同学很认真,在文字介绍里,特别提及可以通过微博、QQ进行提前的沟通及交流,以确保技能交换的有效性。他的提示让我对其有了初步的印象,这是个非常严谨的人!再想到他本身从事多年财会金融工作,也有工作病之嫌,后来见面交流,果真如此,非常有趣。
    在通过QQ、邮件多次沟通后,我们互相对技能交换做了很详细的要求说明,以及自身能提供的经验分享清单(其实做的过程中,个人是带着玩乐的兴致在做,有点像幼稚园的小朋友得到一件新玩具般的兴奋)。在交流几次之后,又偶然发现了元君是我老乡,感觉上就又亲近许多,于是这次技能分享对于我个人而言,就越发期待。
    2月5日,在飘雪的清晨,这次技能交换很随机的成行,我们见面是在雍和宫的Costa,见面就与老友一样,做了比较深入的交流,聊了两个小时,先给元君解答了一些他的疑惑,针对性地给了一点意见。在午饭之后,我们跑到附近的一间小茶室,由他给我分享了关于《国学》、以及他自己的时间管理秘籍,收获很大。于是昨晚就说好了要总结出来,分享给很多感兴趣的朋友。

关于《国学》

http://s8/bmiddle/6324ea1atd5091f8e27d7&690



    关于《国学》很陌生,但又似曾相识,毕竟身为中国人,多少有骨子血脉里的传承,但要说有多深入,还真谈不上。好在自己此前有读过《古文观止》、《菜根谭》等,同时,身为居士,多少对一些佛理有所了解和自己的评判,也算有基础。再加上工作多年,有些工作、生活阅历,经历了种种之后的经验。这些都被元君称为大有裨益之事。

元君以南怀瑾老师著作《原本大学微言》为开蒙,深入浅出的阐述了自己对国学的理解,引导我这个“门外汉”进行了思考。关于整个分享的脉络,我整理了思维导图,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到我的微盘里下载。链接地址:http://vdisk.weibo.com/s/pN33v

在这部分学习中,Panda选择几点谈下自己受教的内容和理解:

1.国学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目前主流讲国学,大多人理解可能是与人处事的学问,其实1949年之前的医学、建筑学等等都可以算的上国学的内容。因此对于国学的探索和研究不是看几本书、听几堂课就可以的,需要用一生去学习和实践。但好处在于国学深埋在中国人骨血之中,生活里处处可见、可触及、可捕捉到,只是需要有心、有意地去获取。
    2.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能力所及,对国学的学习顺其自然即可,不需特别的拼命与执着,那样反倒落了下乘。感觉这与古人做学问有点类似,核心在于“悟”!“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路程上 ,并非每个人都必须达到平天下的境界,也并非都可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因此依靠个人能力可以走到哪个阶段,就到哪个阶段。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段文字很有深意,需要不断去琢磨,听了史同学分享,并且回来差看了一些资料,个人理解是,一个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和做人准则,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做人的至理,并且身体力行去做好自己,进而通过自己影响周边的人,帮助其他人一样完善自身。最终达到不需刻意,真正实现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无我境界。在现实里,其实是解决了诸如“是否要随波逐流”,“是否要放任自流”,更贴近于当下的正能量,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影响他人,传递正能量,这也是对此句的现实解读了。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与史同学还探讨了一些关于国学与宗教、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内在关联,很有启发,也算是为Panda彻底打开了神秘的国学大门。达者为先,在这方面,史同学算是Panda的老师了,以后还会多多请教,以求进步。

关于时间管理

史同学从事财会金融工作已经有6、7年的时间,他很有钻研和探索的精神,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自己开发了SaveYourTime的小应用,辅助大家进行数据分析的实用工具,在沟通之后,他表示要进一步进行完善和细化,预计2013年年中会正式推送给大家。

此外,史同学是一个非常有计划和规律的人,同时也是个非常有创新能力的实干家,其给自己定制的时间管理的工具也分享给了我,通过Excel编程,他自己设计的时间管理工具可以起到很好的任务数据汇总分析作用,在进行时间管理应用时,起到很好的量化监管作用。我很喜欢,已经偷了过来,打算在2013年中认真加以应用。也非常感谢史同学的分享。

关于时间管理,史同学特别强调了知识管理中的标签和目录的价值,Panda在受教之余,也推荐给大家,良好的标签和目录规划,将为后续的时间管理应用起到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还是要特别感谢史元君同学的坦诚热情分享,以及@第九课堂 这个平台给大家创造的良好平台。期待更多的朋友能在上面获取知识与技能,提升自我。文章浅薄,请大家多多指正,帮助Panda,共同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