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da原创】一堂知识管理课程的总结思考
(2013-01-19 18:25:40)
标签:
知识管理个人管理学习pkm教育 |
大学毕业之后,除旅游、工作必须之外,很少有6点起床出门的时候。其实对我来说,早起从来不是一件难事,只是有没有促动力。今日为了上一堂课,重新感受了一次早起的感觉。这到底是一堂怎样的课程?为什么我会如此重视?是哪位大师的分享么?大家的问题,我来解答。
这堂课估计很多朋友读书时,工作时都已经学习过,就是知识管理。授课的人也不是什么大师,但绝对称得上时间管理方面的达人,这就是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成甲老师(@世说成语),作为一个管理咨询机构的创始人,他一直在GTD、知识管理等方面进行着实践的应用,有着很深的造诣。同时,他很热情大方,乐于分享,因此,也受到很多朋友、同学的喜欢。是第九课堂出色讲师中的一位。此外,这个帅哥还是我老乡,当然必须推荐。
上周听过纪元老师的时间管理课程,结合了很多实际经验,深入浅出的让我理解了时间管理的思路和方式方法。而这堂时间管理课程则通过成甲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更清晰地了解到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并有效提升个人知识系统性的方法、工具、技巧,同时也结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有微博的已经都关注了,非常感谢。那么这堂课到底有哪些特别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地方呢。结合成甲老师的课程,以及个人的一些工作学习思考,整理了一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知识管理的目的是,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人生成长和发展的智慧。整个过程可总结为“数据-信息-知识-能力-智慧”。
除了大家常规能看到学到的文字、视频、图片等显性知识外,还有很多基于个人经验、实践总结,不易言语表达的硬性知识。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部分,个人觉得特别有道理,以自己从事个品牌营销工作为例,很多理论模型在一些专家讲来头头是道,但在实际项目执行过程中,如何落到实处,接地气地加以操作是有非常多的技巧,而这些技巧和经验都需要非常多的实战和历练才能摸索而来,并非单纯的师傅指导就可以掌握。
所有问题都是关于人的问题,做知识管理同样需要确立方向和目标,才能更加好的规划和指导自己的进程。毕竟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想,以及发展方向,所需的知识储备和内在能力会有所差异,因此明确方向对于进行自身知识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知识的学习也要经历内化到外化的过程,这个可能有点难懂。个人以为,其实用大白话来讲,就是要自己学习,然后通过对话、文字、活动等途径,与人交流,并结合他人的建议、问题、质疑等进行重复的知识提纯,进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彻底成为自己的人生智慧。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PKM),成甲老师指出了目前大家普遍存在的误区:数据管理 ≠ 信息管理 ≠ 知识管理,并加以深入的解读和讲解。根据自己的思考做了一些调整,也梳理除了自己的一个流程:
一.知识的获取途径:可根据个人情况,多元定制组合,其中特别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与高手的交流沟通,以及实践之后反思,这两点至关重要。此外,对于来源于书籍等方面的信息要有效地、加以重复回顾和思考,常读常新。关于阅读,个人的经验是利用一切碎片时间,可阅读,可听读,可观察思考,可与人交流沟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整合有效的学习,当然有了好的想法,要随时记录下来,譬如使用Evernote,或者其他笔记软件、笔记本等。
二.知识的管理:个人感觉特别重要的是有效的存储和分类。结合成甲老师对于Evernote的讲解,个人认为首要的是养成良好的文件整理习惯,这个对于从事项目管理的人特别重要,一个好的习惯,在找寻对应项目的资料时将节省大量时间。譬如个人就会根据年份、项目、基础资料、方案、计划、文案、活动、图片、总结、预算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针对每个文件都会标注相应的时间,由于文件多数要经过修改,在一年结束的时候,只留下最后标注有final的文件,其余可酌情予以清理。
对于个人的知识管理,成甲老师重点推荐和讲解了Evernote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这里不做过多赘述。其中要与大家重点分享的是,在知识分类方面可以如下进行文件夹建设,形成个人的知识库目录:
待处理
行动-年度计划/月度计划/每日三只青蛙(青蛙代指重要的事情)
项目-公司/私人
日记-工作/生活/读书
回顾-工作/生活/其他
备忘-重要项目、活动、任务的备忘
归档-对于以往结束项目,学习之后内容的及时合并整理,还有价值的予以保存,已经得到有效内化的可以予以清除
学习-可根据个人想学习的知识分类进行整理
输出-个人微博/博客/PPT/文章等
以上分类目录为成甲老师的实践总结,一些理解或许不到位,大家可以探讨补充。
三.知识的内化:知识最终的归宿是人脑。信息管理是由少变多,内化管理是由多变少。从外在知识信息转化为自身能力和智慧,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李芳同学说的特别好,我们不是浏览器,我人以为,更跟不应该是存储器,而应该是智能处理系统,能对各种知识信息加以优化筛选、不断应用实践提炼,最后成为自身的一种本能智慧。如何做好知识的内化呢?成甲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非常精炼,那就是:每日记录+定期回顾。
除了成老师讲到的写日志,写文章之外,个人以为写微博其实也是很好的方式,针对某件事情或者书本知识的思考总结,微博是个很考验人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书写本身就是一种脑力激荡,可以很有效的梳理思路,内化知识,使其真正成为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四.知识的分享和传播: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2012年个人深有体会,在速途网、艾瑞网等开设专栏、在第九课堂开课分享,在参加各种活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一方面给予了自己思考和总结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吸取其他朋友观点、意见的同时,让自己有了更多全新的idea,很多以往看似简单和普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大家的交流沟通,得以提炼成为有效的方法论,这都是自己的一点心得。
这里特别提一下,在知识分享和传播的过程中, 人脉管理可以更加快速的拓展和构建和谐健康的关系。
写到最后,非常感谢成甲老师给大家带来精彩而极富价值的一堂知识管理课程。让我们在学习之余,也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后续希望多多交流,共同提高!
另附一些今日大家提到的书籍和优秀知识获取及管理工具:
《无压力工作》《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谈判是什么》《影响力》《如何阅读书》《跳出盒子》《穷查理宝典》
百度收藏/Evernote/Ohlife/冰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