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香港】酸爽姐:没有霸道总裁,姐自己来......(内涵贴,喜记约)

酸爽姐:熟悉一个城市的方式有很多,但爱上一座城却很难,说出来真特么感觉像是“我的心有一道墙”啊。虽然这里号称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到处人潮涌动遍地商机、光是看看各国帅哥美女时间就是不够用的,可纵然千般好,离开之前觉得懒得挪窝,一旦卷铺盖还乡要再回来,那心情每次就拔凉拔凉的。
要不是想到万一我升职加薪了呢,万一外籍霸道总裁爱上我了呢,万一万一,反正没有一万个理由,是快乐不起来的。
因为这些对于人生来说都是浮云啊,都是Window shopping啊,可是有一天我发现了——爱很简单。
(XXX,不是这种......)
只要在每次带着半死不活的心情回来时,立刻去干了一件大大开心的事,这件事最好是能够在的你生理上心理上造成大大影响的事,久而久之,它们就会自动连结起来,形成巴浦洛夫提出的经典条件反射,然后,每次回香港的时候你就都会
兴~奋~不~已!
满~血~复~活!
看,学心理总是有用的,但是,这件要做的事就很有讲究了。它要出于本能又要容易实现,时限性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要立刻马上一秒也不要等就去做!这太需要配合了,所以,我的办法是——直接坐到喜记避风塘辣蟹店,啥都别说了,老板给我来一只!呜呜呜
喜记香辣蟹介绍
喜记炒辣蟹以越南蟹、蒜蓉、豆豉及辣椒为佐料,蟹肉鲜美、蒜香扑鼻,香辣无比;亦有食客还会将蒜蓉打包,回家自己炒制小菜或者拌面也异常开胃。
说起来,喜记的来历也值得八一八,香港远近驰名的桥底辣蟹,其实是现在的喜记避风塘炒辣蟹。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人的夜生活很热闹,大街小巷都随处可见摆卖“大牌档”。喜叔就在马师道天桥底下推着木头车摆卖,大牌档起初没有名字,客人都叫最拿手的炒螃蟹叫桥底辣蟹。由于只在桥底下,所以香气四溢,客人都是跟着香味而来。
名人如黎明、刘德华、蔡澜……香港明星都是常客,久而久之连国内外明星、游客都是席上客,自然地亦为传媒和旅游书籍争先报道。
奶奶说,好东西耐得住年头,只因走进了心头。
刘德华已帅到我们的青春记忆里,这辣蟹的滋味也已升华为岁月的真味。
无论客人还是传媒报道,都叫这道拿手好菜炒螃蟹叫桥底辣蟹。后来香港政府不再让食店在街上摆卖,喜叔就搬到一家小店里,小店要有名字,喜叔就用最简单的方式把自己的名字“喜”字用上,改做“喜记避风塘炒辣蟹”。即使名字改了,可是客人和传媒还是叫他的炒螃蟹叫桥底辣蟹。所以传说中的桥底辣蟹就是喜叔原创的,就是今天的喜记避风塘炒辣蟹。而另一家食店"桥底辣蟹"用了大家耳熟能详和传媒报道的名字。喜叔在炒螃蟹的时候,现在桥底的老板正在卖油条。
哎呀,正能量还是要有,虽然喜叔胸怀宽广海纳百川,从来没公开为这点小事争长短,但爱上一只蟹继而爱上一座城多不容易啊,不同的炒蟹人赋予蟹的味道也是独一无二,寻根溯源便月是故乡明,蟹是喜叔味。
“喜记避风塘炒辣蟹”已经成为香港美食的一道风景线!
喜记蟹将军(尖沙咀店)
地址: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