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请别将我遗忘 ——回应:《香港,请将我遗忘》

(2015-06-24 18:53:04)
标签:

杂谈

香港,请别将我遗忘 <wbr>——回应:《香港,请将我遗忘》 (作者:香港资深媒体人、前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主编:詹晟,作者微信:22010362,邮箱:22010362@qq.com)
 一篇名为《香港,请将我遗忘——一个7年港漂的心路》的文章经公号转载,在各个陆港微信朋友圈也引发热烈探讨。笔者仔细拜读文章,中肯定的说,该文确实反映一部分情况,但并非全部。
生活压力大家都有,关键看怎么去应对。同情并支持港漂压力大之说。但另一方面,也要指出,该文对于香港人的歧视有一定的偏见,尤其逃离的原因之一是“歧视”,其实这一点不足为取。不可否认部分香港人因为时代原因产生优越感,会因为普通话而歧视新移民。换作在大陆,很难因为方言问题会被人歧视(幽默地调侃倒有可能。即便春晚小品常见东北话的调侃。虽有部分评论指摘,但更多的还是被公众所正面理解)。
但《香港,请将我遗忘》一文作者既然在香港生活7年,不论愿不愿意,其实这7年来就是香港社会的一份子,不论愿不愿意,也具有对这个社会传递正能量的能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去改变却去逃避,其实没有必要。即便要“逃跑”也不必都放下,用“遗忘”这个重词。现在都融合了,选择性遗忘有点out了,谁能遗忘谁呢!如果“港漂”大家都跑了,又怎么有香港未来。
笔者选择了赵雅芝的照片作为题图,并非美女效应。细读《香港,请将我遗忘》一文,便会发现作者当初可是心怀赵雅芝女神梦来的香港啊。可惜他到7年就撤了。可谓:风吹雨打寒心去,女神依旧笑春风。
笔者也遭遇过文中所谓“歧视”个案,但作为在香港生活了远不止7年的,也拿到永久居民身份的前“港漂”来说,“歧视”一定是个案,香港作为多元化社会,选择“歧视”或者选择“逃避”都并非香港的主流。只要自己是心态正常者、自信者反而会同情所谓的歧视者。一个开放、多元为主流的社会,一定是平衡了各方观点,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同时也能一定程度自我纠偏:
  封闭者歧视开放者,立即舆论来治。
  无能者歧视有能者,迟早社会来治。
不可否认,《香港,请将我遗忘》这篇文章,给我们很多反思。笔者认为,与其论“漂”不如反思大环境如何可以改进!用积极的心态而非逃避的心态来应对香港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还要说的是,歧视伤心事小,伤害机制事大。歧视到个人头上可以小宇宙足够强大视而不见或者一笑了之再或者逃避,但对于社会而言社会文化的畸形可能会造成机制偏差以致决策失误造成实际伤害,这又不能不引起重视。歧视还不是最大问题,最大问题是冷漠。拒绝沟通,社会成本远比歧视要高得多。
大家携手,让喊出“香港,请将我遗忘”的朋友,改变心态,一起喊出“香港,请别将我遗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