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ONE-一个:韩寒触APP,引爆自媒体合唱

(2012-10-24 00:47:21)
标签:

杂谈

ONE-一个:韩寒触APP,引爆自媒体合唱

香港凤凰卫视詹晟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210/43/595543_f0351483c4c2fe18af1f45846ae5ab84.jpg

《深圳特区报》今日披露,“著名青年作家”(借用2011年香港书展对韩寒你的介绍,即便当事人更喜欢把自己叫“作者”)韩寒,即将开始主编科普读物。在文章末尾就大谈韩寒如何运作“ONE-一个”这个APP,并在一天之内就高居免费下载应用类的榜首。

笔者对于韩寒个人没有什么意见,但是韩寒如果主编科普读物,就不免持有三分怀疑态度。首先韩寒的文章中不乏情绪性的宣泄以及文字上的戏谑,科普读物和他的一贯风格反差甚大。严肃的对于下一代青年的教育内容,如果让一个满怀个性的小说作者,而非专业教育人士来编撰,会否误人子弟?有人说,其实韩寒的对头方舟子,更适合来搞这个科普读物,只不知方先生是否有可能将致于打假的精力,再分一部分出来教育大众。

http://blogfile.ifeng.com/uploadfiles/blog_attachment/1210/43/595543_a0de83175448ec8a177406ba581e8731.jpg

ONE-一个

如果文真出自其手,可以说韩寒的文笔甚好,即便不言之有物,但至少生动活泼。

“ONE-一个”作为一个大家在Apple Store上可以免费下载,并每天收到韩寒的一篇独家原创文章的软件,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理念:一张图画、一个段子、一篇文章。而在宣传上,也满足了资讯过载的读者的“减法”心理:只要每天半小时,你就可以读完我。

但个人认为,如果ONE-一个,更像一个韩寒粉丝平台。而非具有更多功用,个性化的表达本身就代表着对于全面关照的简化,由此也失去了普遍意义上的启蒙作用。希望至少在文章之后,加入更多文章提及的内容的背景链接或者资料简介。

独唱团的新生

《独唱团》运作了第一期之后,就迅速夭折。想必该团队经历过痛苦的反思,此次韩寒的运作似乎更加成熟而隐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独唱团》的出版运作中,没有出版经验的韩寒除了披露申报、修改的自身痛苦,还冷嘲了一下这个杂志所存在的舆论环境,引来不少麻烦,甚至一段时期的封杀。

《独唱团》团度此次运作ONE-一个,有理由相信可以借用新媒体平台得到新生,更为沉稳地打造作为自媒体方式存在的“韩寒”品牌,也能引发更多此类APP如春天般怒放。

从而,意见领袖的作用也日益发挥出来,示范效应可以让ONE-一个就变成了First-第一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