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问机构的战略思维(8月3日)
(2014-08-03 07:53:28)
标签:
顾问战略两面性财富价值可持续发展 |
分类: 创业投资 |
顾问机构的战略思维(8月3日)
关键词:顾问
顾问机构基本处于很是尴尬的“两面性”的境遇中。虽然有专家之名,但在具体事务中所承担的仅仅是辅助作用,只有提建议的身份,而没有参与决策的角色。顾问机构一面打造高大上的形象,同时为了得到生存所必须的粮草,也需要俯下身段,甚至表现出谄媚的姿态。
财富的原始积累,在本质上都是血淋淋的争夺,甚至都是不择手段的,即使摆地摊收破烂,倒卖水果蔬菜都与貌似光鲜的顾问有相通之处,只有讲究策略的方式,才会给那个过程注入一些容易让人接受的因素。
很多人说金钱如水,本性是朝低处流的,所以为了赚钱,就必须要把姿态放低,所以和气生财的说法也是颇有道理支撑的。任何时候,只要你不愿意低下高昂的头颅,即使遍地是黄金,你都会空手而归。即使是最富的金矿,都要经过艰辛的开采,不断地冲洗精选,并经过后期的加工,才能真正看到最有价值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做那些高大上的事情,虽然会得到一些赞许,却不会给自己带来实打实的利益——除非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公益与民生,当然任何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也都是无法长久的,并非可持续发展之道。
成功机构通常都是有两面性的,做形象的时候追求高大上,从政界到商界、从金融圈到娱乐圈,要找那种“群众基础”最为牢靠的,拥有更为光辉灿烂的前景的,与市场对话更为顺畅的机构及其资源。
能赚钱的前提是会花钱,把那些钱用于解决核心问题,塑造轻易为人认知的形象,搭建像样而且界面友好的平台、组建专业而高效的团队、形成清晰而优化的流程、树立独特的品牌形象。找到足以让你乘凉的大树,并与之建立互赢的关系。
金钱与资源需要精明分配。一部分做实打实的投入,一部分用来攀龙附凤,一部分用来垫底,一部分用来提升。从这种角度看,政府公关与财经公关是很值得深入探究的战略方向,一方面为自己得到切实的利益,让自己提高继续生存下去的概率,另一方面为自己与强大的机构结盟,让自己在依托大树的情况下得到更多滋养。
外部需求是内在价值的钥匙,掌握了需求就可以有的放矢。成熟的顾问机构与管理平台,仅仅可以满足特定需求——仅此而已,切勿贪婪。
大树也需要有相应的根脉,去满足生长所需要的条件,那有些是钱能解决的事,有些却是钱之外的事。你的现金所能发挥的最大功能是在跟大机构对话的时候,增加他们对你的可信度。基本的是你有钱,更好的是你证明你可以赚钱。
高大上的人通常都会由于注重颜面而不想低头不愿丧失尊严而忍受屈辱,这样的人因为活得过于自我,看不到别人,而生活在局限之中。你需要填补他们在那方面的空白。而在市场基层的人与机构,由于务实的视角与思维模式,难以形成有一定高度与全局观的战略思维。需要的更多的是打通向上的战略空间与协作技巧。
我们所得到的钱让我们很是着急。赚钱的过程劳心费力,持有的过程更是如坐针毡,我们所担心的不仅是其来源是否经得起推敲的问题,还有是否经得住花的问题,以及更为深远的,是能否带来更多的价值,形成良性循环的问题。不管结果如何,都让我们身心疲惫。
不管是多少钱,不管那钱来自何方,其最大的用途是给人信心,发挥内心保障的作用。金钱是可以带给你更多的金钱的,因为这个保证金的概念,你会得到更多人的信任。
得到别人信任并不是基于你有市值多少的不动产,你的汽车有多么拉风,你办公室与家庭的装潢有多么奢华,而是你拥有可以任意支配的现金有多少,或者虽然没有那么多纸币,你可以随时换算成为现金的有多少。让别人信任你的核心,是让他们看到你的现金。
成功的机构,不管是制订的策略,还是所招募的人马,都需要同时考虑四面八方的资源与需求,至少在沟通方面追求顺畅有效,在模式设计方面让资源与需求互补,在执行方面逻辑严谨过程可控体验美妙。
贾春宝
2014年8月3日星期日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加载中…